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蒙电实践
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的 220 千伏高压直流输电线路(2024 年 7 月 16 日摄) 徐自宏摄
➤电力服务站全覆盖后,辖区内3019家规上企业均配备专属电力服务员,累计为5135家规上企业提供“代帮办”服务,辅导解决绿电交易问题743项
➤截至目前,77个行政村(嘎查)实现新能源转网电,农牧民用电“电压不稳”“电力不足”等问题得到解决
文 |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海峰
当前,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电力市场深刻变革,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使命担当、主动服务、实干快干“三个理念”,履行电网企业政治、社会、经济“三个责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牢抓住基层基础,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供电服务各环节,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增强电网企业供电保障和优质服务核心功能,最大限度把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筑牢稳定和谐供用电关系,持续优化地区用电营商环境,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入蒙电实践。
突出“使命担当”:优化营商环境 服务经济发展
电力,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党的二十大以来,集团公司坚持“宁肯电等发展、不让发展等电”,深入落实电力助企行动,助力内蒙古经济增长和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集团公司主要领导挂帅督办,靠前对接蒙西地区呼、包、鄂等8个盟市政府,深入电网辖区内57个工业园区,指导建设园区电力服务站(绿电绿证服务站),开通办电绿色通道,主动与园区深化合作,精准对接地方产业布局和民生用电需求,详细了解地方招商引资动态和企业生产用电规划,将园区内“源、荷”项目全部纳入项目储备库,为园区企业提供电力市场交易辅导、上门办电和电力金融保理等一站式服务。
深化推动电力服务站(绿电绿证服务站)与各园区管委会之间实现依托招商引资同步获得用电信息、土建开工同步答复供电方案、项目落地同步审批电网工程、政企联合同步服务接电过程“四个同步”,大幅提升服务及作业效率,接、办电时限压减三分之二,保障园区项目电力供应无缝衔接、园区用电事项“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
邀请全区新能源企业召开“全面深化服务举措、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共商问题解决方案,掌握新增用电需求。发布“优化企业办电绿色通道”“创新企业办电响应模式”“拓展企业接电服务机制”等8个方面助企举措,积极服务规上企业。精准制定电力助企惠民行动方案,针对内蒙古重点产业,出台“助力提升绿色电力占比”“省间购电保障连续生产”“用好交易金融策略”等22项举措,助力区内晶硅企业和绿色算力产业平稳发展。
据统计,电力服务站(绿电绿证服务站)全覆盖后,辖区内3019家规上企业均配备专属电力服务员,由“坐等客户上门”转变为“主动登门走访”,提前介入、全量受理、快速响应、全程指导。累计为5135家规上企业提供“代帮办”服务,辅导解决绿电交易问题743项。2025年以来已取得一系列亮眼成绩:
——持续稳定存量负荷,集团公司开通“蒙电e电通”业务,通过“电费+信用证”“电费+票据”“电费+贷款”“电费+保理”等方式为用电企业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金融服务,累计开展业务规模突破100亿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大工业存量2900万千瓦负荷稳定运行。在充足电能供应下,企业供电辖区内晶硅材料企业生产稳定。
——不断开拓增量负荷,集团公司主动服务区内144个招商引资项目,为9.2万家中小微企业免费接电,为1071家大中型企业延伸电网建设投资到客户红线,其中209户大工业用电企业实现提前送电。2025年,新增项目投产负荷预计达60.61万千瓦。
——接续挖掘潜量负荷,集团公司主动服务待复产企业启动负荷52.96万千瓦。针对合金、钢铁、晶硅、化工、电石、铝锭行业实施“一厂一策”增供扩销策略,确保大工业存量负荷电量稳中有增。
为积极响应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促进铁合金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文件精神,集团公司还从稳电价、强网架、新能源签约等方面出台实施多项举措,助力区内铁合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保证乌兰察布市铁合金发展规划落地,集团公司在丰镇、化德、兴和、卓资等铁合金园区规划建设10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多项500千伏线路工程,将新增主变容量816万千伏安,满足约652万千瓦新增铁合金产能用电需求。当前,崇正、南井两项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开工建设,计划年内投产。鼓励有绿电消费需求的铁合金企业在中长期交易过程中积极参与绿电交易,主动参与电力系统调节,助力新能源消纳的同时,降低自身用电成本。
目前,集团公司依托“主动登门走访”,已形成盟市供电公司与盟市、旗县两级政府对接,供电分公司与乡镇街道对接,基层所站与社区村组对接,电力服务员与社区网格员对接的“四维服务矩阵”。紧扣区内企业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先后发布57项全新电力服务产品、制定11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清单,和11项助力源网荷储高质量发展举措,把惠民生、促经济、稳发展、助企纾困工作做细做实,全力提升辖区用电服务品质。
强化“主动服务”:转换服务模式 实现质效同升
集团公司紧扣内蒙古办好“两件大事”这一抓手,推进“五大任务”、实施“六个工程”、开展“六个行动”等重大任务,全面实施供电服务质量提升工程,转变工作作风,当好客户身边的电力服务员。
集团公司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决策部署,热情服务电力客户群众,靠前保障辖区用电企业,以主动服务换产业和价值、亮品牌和形象、博支持和信赖,着力打造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服务不缺位、矛盾不上交的新时代“枫桥经验”蒙电服务样本。
在加快推动建设现代供电服务体系方面,2024年以来,集团公司于72万平方公里供电辖区内塑造站、点、网、员的蒙电服务新模式,在5958个嘎查(村)布局电力服务网,同2.24万个社区网格实现“双网融合”,4000余名电力服务员网格报到、双岗服务,上门入户服务,进群记录民情,走访率、入户率均达100%,累计获取36369户基础信息、解决社区用电问题8291项,协同效率及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其中包括:
——对群众提出的新能源车充电难问题,持续开展充电续航行动,为8687名新能源车主提供“免审即享”服务,累计建设充电桩1.1万个,满足私人充电桩接入需求,为新能源车主提供52万次充电服务,自营充电设施累计充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
——有序推进高层小区一级负荷双重电源改造,集团公司第一时间出台《新形势下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工作措施推进方案》,简化线上办理流程,按照“严格准入,严控增量,应改尽改,改必改好”的原则,计划两年内完成全部存量高层小区一级负荷双重电源改造。3月24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万泰城小区环网柜成功送电,迈出集团公司首个存量小区改造第一步;呼和浩特、包头供电公司与属地政府深化对接,政企联动共同推动改造工作;其余盟市供电公司已对相关高层小区发起新增供电回路业务工单,进入具体实施改造阶段,计划年内完成40%,即140个存量小区改造任务。
——对供电辖区内居民非电网直供电等民生用电领域问题,2024年,集团公司投资5.15亿元在全国率先开展非电网供电“清零”行动,联动各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客户主体等,助力解决实施过程中涉及物资采购、征拆补偿等诸多难题。先后出动电力服务人员4000余人次,摸清非电网供电主体和终端客户底数,实现抄表到户、服务到户,493个非电网直供电小区得到治理,25.77万户居民用上舒心电、省心电。
——对重大民生工程煤改电“温暖工程”,集团公司严格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按照自治区能源局部署安排,将“煤改电”接网列为近年“一号工程”。2024年,投资51亿元推动煤改电工程,并于当年9月30日,完成确村确户的25.7万户接入工作,在寒冬来临之前兑现了向老百姓的承诺。
聚焦“实干快干”:拓宽服务渠道 赋能乡村振兴
一直以来,集团公司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电网支撑服务保障作用,为自治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全区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用电需求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集团公司依托“村网共建”,累计在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和阿拉善盟5个蒙西边境地区设置11个供电所,为379个村(嘎查)布局电力服务点,延伸乡村供电服务渠道,1002名电力服务员弘扬“蒙古马”精神驻守边陲保供电。他们依托“线上+线下”“实体+网络”等形式,为农牧民提供家门口的用电咨询、电费缴纳、业务办理等服务。
集团公司还在村委会设立“百姓电力服务便民角”,主动提供用电信息,开展节约用电“义诊”、安全用电“体检”、高标准农田用电“特诊”等服务和“春耕助农、秋收保电”等多项电力助农措施,解决农牧民各类办电用电需求;建立柔性服务团队,聚焦农村集体经济、高标准农田建设、偏远农牧区和边防哨所等用电项目,主动收集农牧民用电诉求,当好“村情民意信息员”,及时跟踪反馈,搭起零距离百姓电力服务“连心桥”。
截至目前,77个行政村(嘎查)实现新能源转网电,农牧民用电“电压不稳”“电力不足”等问题得到解决。
对“三线”整治工作,集团公司建立“政府主导、电力先行、规划引领、试点突破”工作机制,把整治工作作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消除安全隐患,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聚焦电力线、通信线、广播电视线突出问题治理,以“整治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为原则,按照“隐患治理先行、试点立标示范、经验总结提炼、全域提质增效”实施路径,制定《农村“三线”整治技术标准》,创新提出“布局集约化、杆塔共享化、下户隐蔽化、工艺标准化”四化标准体系,稳步推进整治任务。
3月10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太阳升村完成首个自然村“三线”整治工作,消除安全隐患74处,空间利用率提升37.5%,打造了治理样板。截至目前,集团公司乡村安全隐患治理工作惠及438个自然村,整治安全隐患10956处,在实践中凝练形成“融合共建、集约共享、和谐共生、发展共兴、群众共为、电靓乡村”的“五共一靓”典型经验,有效守护百姓用电、出行安全,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
此外,集团公司立足建设美丽乡村,积极服务乡村文旅业发展,组织村(嘎查)电力服务点党员服务队主动对接了解各旅游景点用电需求,开展电力延伸服务。比如在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成陵景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乌梁素海景区、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哈素海景区等地,电力服务点工作人员定期排查供电线路、配电室、变压器等电力设施用电安全,及时解决客户的用电难题,为乡村发展各类致富产业、走好乡村振兴特色之路提供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