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型毒品犯罪综合治理-瞭望周刊社

推进新型毒品犯罪综合治理

2025-06-30 14:46:13 来源: 瞭望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屈辰

  

  6月26日是第三十八个国际禁毒日,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分别举行的禁毒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近年来我国毒品犯罪案件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2025年1至5月,全国法院一审审结毒品犯罪案件9343件,同比下降29.31%;2024年1月至2025年5月,全国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5.3万余人,同比下降14%。

  但与此同时,新型毒品犯罪问题日益显现。一方面,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等成瘾性物质滥用情况突出;另一方面,以未成年人为犯罪对象的案件频发,呈现出滥用群体低龄化、犯罪主体年轻化特征。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五庭副庭长李晓光介绍,青少年涉新型毒品的情况复杂,有的被引诱、教唆、欺骗甚至被强迫吸毒,沦为受害者;有的已经形成吸毒瘾癖,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毒品吸食,成为消费者;还有的作为犯罪主体,被不法分子利用或控制参与毒品犯罪,沦为“工具人”。

  据了解,医用麻精药品具有药品和毒品双重属性,在正常发挥医疗效用时属于药品,被滥用则成为毒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其麻醉功效实施迷奸等衍生犯罪,社会危害性大。

  “个别医疗从业人员违反法律规定,导致部分医用麻精药品管理失控,流入非法渠道。不法分子将其作为传统毒品替代物滥用,相关案件数量增长较快。”最高人民检察院重大犯罪检察厅厅长元明介绍。

  坚持治罪和治理并重,推进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问题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已成为司法机关共识。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李睿懿表示,人民法院对于涉医疗用麻精药品案件,既坚决惩处导致麻精药品流入非法渠道的犯罪,又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界限,保障人民群众合理用药需求,确保案件定性准确、罚当其罪。

  “检察机关注重审查涉医用麻精药品犯罪线索和来源,通过介入侦查、监督立案、追捕、追诉等方式精准打击毒品犯罪,全链条惩治‘上下游’关联犯罪。”元明说。

  “最高人民法院将持续开展好新型毒品犯罪新情况新问题的司法应对,注重发挥案例库、法答网作用,持续深挖毒品犯罪尤其是新型毒品案例资源,不断提升入库案例、精品答疑统一价值导向、发挥裁判规则的指引功能。”李睿懿说。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加大新型毒品问题治理力度,会同多部门研究制定专项行动方案,共同推进毒品犯罪和新型毒品犯罪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和依法治理,构建禁毒综合治理新格局。”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苗生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