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达沃斯勾勒全球经济新动向-瞭望周刊社

夏季达沃斯勾勒全球经济新动向

2025-06-30 15:19:04 来源: 瞭望 2025年第26期

 

在天津举办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上,嘉宾参加“能源转型现状如何?”

分论坛(2025 年 6 月 24 日摄)   孙凡越摄 / 本刊

➤达沃斯与时俱进的议题设置,是各界人士“把脉”国际形势新趋势、探寻世界发展新方向、求解全球合作新走向的一扇窗口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白佳丽 李亭

  当全球经济版图在变局中加速重构,增长曲线于不确定性中蜿蜒前行,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于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举行。这座承载百年通商历史的城市,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成为全球经济智慧的汇聚地。

  作为被誉为“世界经济风向标”的对话平台,本届论坛吸引了来自9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名商界、政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代表参会。他们围绕“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等核心议题展开研讨,在思想碰撞中探寻破局之道。

  盛夏已至,渤海之滨的盛会,为全球经济协作的新故事增添鲜活注脚,寻找最新“拼图”。

  共话经济新议题

  现场观众在摄像头前做出手部动作,两只灵巧的机械手便紧随观众手势,复刻出抓、握、捏、按、手指开合等复杂动作。

  这是今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展出的多维触觉灵巧手DexH13,也是全球首款“多维触觉+AI视觉”双模态仿生灵巧手。

  “观众能实实在在感受到,多维触觉感知正在给具身智能领域发展带来巨大变化。触觉维度的加入,能够让机器人更好地与物理世界产生交互,真正进入到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帕西尼感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许晋诚说。

  作为夏季达沃斯论坛的“新面孔”,青年企业家许晋诚难掩兴奋。“论坛上,大量人工智能领域前瞻议题,为我们提供了近距离拥抱全球技术浪潮,与行业领军者们对话的好机会。”许晋诚说,通过论坛,企业能连接全球客户资源,对接顶尖院校或科研机构,与产业链上下游尤其是来自海外的企业交流,拓展更多发展可能性。

  自第四次工业革命启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革新,已成为撬动生产力变革的关键杠杆之一。本届论坛的议题设置,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约四成议题与人工智能相关。

  “达沃斯与时俱进的议题设置,为各界人士把脉国际形势新趋势、探寻世界发展新方向、求解全球合作新走向提供了新窗口。”长期追踪达沃斯论坛的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原副校长佟家栋说。

  回溯夏季达沃斯论坛的过往议题,每一届主题都是洞察时代经济面貌的风向标。从“塑造未来经济”“创新:势在必行”,到“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再到“领导力4.0:全球化新时代的成功之道”……这些议题折射出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深层逻辑,预见未来变革方向。

  今年达沃斯论坛以“新时代企业家精神”为主题,聚焦前沿领域、新兴热点,围绕“解读全球经济”“中国展望”“剧变中的产业”“投资人类与地球”“新能源与材料”五大议题,精心设计了平行论坛、双边会谈、经贸交流等活动。

  佟家栋说,此次论坛期间,众多嘉宾围绕“不确定性”开展预测,并探讨“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找到新的增长点”等议题。

  作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展望”这一议题吸引了众多嘉宾热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帅表示,通过新领军者年会,中国将展示在高质量发展中取得的非凡成就,也将重申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我们鼓励全球工商界积极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共享中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涌现的大量机遇。”

  在全球经济重构背景下,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成为新一轮全球化的重要议题。本届夏季达沃斯联席主席,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认为,跨国企业作为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要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战略,从单纯追求效率转向效率与公平并重,惠及产业所在地的经济社会发展。

  “TCL海外制造基地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也助力当地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李东生介绍,例如越南工厂目前已有7000余名本地员工,巴西工厂积极开展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项目。

  共谋合作新路径

  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风险挑战,已经成为各界普遍共识。

  世界银行发布的最新报告预测,2025年世界经济增长2.3%,比年初预测下调0.4个百分点。随着地缘政治、科技、可持续发展和人口结构等因素重塑传统的增长引擎,全球经济增长正处于十字路口。

  “全球经济正在经历根本性转变,我们面临的各项挑战相互交织,仍然需要各方合作。”世界经济论坛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博尔格·布伦德说。

  区域经贸合作的深度拓展,是全球经济增长不可缺乏的动力源之一。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贸易额达到33万亿美元新高,较2023年增长3.7%,但贸易增长势头在2024年下半年有所放缓。2024年发展中经济体的贸易增长超过发达经济体,发展中经济体全年进出口增长4%,第四季度增长2%。其中,中国和印度第四季度贸易增长势头更加强劲。

  深耕家具出口领域多年的天津凯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堃,对此深有感触。他说,企业的合作伙伴从最初来自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如今已扩展到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新兴市场增速较快,且未来5年企业还将把业务重点放在非洲等地区。

  “今年以来,我们出口额同比增长超过50%,客户范围延伸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维度防爆工具(天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杨景维说,“希望通过此次达沃斯,接触到更多企业,达成新的合作方式和模式。”

  “作为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区,亚洲推动着全球60%的经济增长,其中中国贡献了一半,并在众多创新、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方面处于前沿。”在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梁锦慧看来,与会嘉宾可以通过论坛加深对中国和亚洲趋势和机遇的了解,洞悉充满活力、快速变化的区域创新生态。

  来自韩国的企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沈钟勋十分关注达沃斯论坛中涉及的区域合作议题以及亚洲区域的金融合作。作为韩国IBK企业银行在中国设立的唯一法人行,前不久,企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天津市分行签约,双方将在资金市场、银团贷款、外汇业务、支持中韩中小企业海外市场拓展等多个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我们将共同为客户尤其是参与国际经贸活动的企业,提供更全面、更便捷、更具竞争力的金融解决方案。”沈钟勋说。

  共铸产业链韧性

  本届达沃斯论坛期间,一辆辆汽车往来穿梭,为参会人员提供出行保障。记者注意到,这些车辆中大部分为新能源汽车。

  随处可见的新能源汽车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缩影。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销量均突破1280万辆,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时,中国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0.9%。

  不仅新能源汽车,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继续领跑全球制造业,为全球经济碎片化背景下构建供应链韧性提供了中国方案。

  创新是答题的密钥。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创新生态系统之一,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保持稳定增长,总量超过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此次论坛持续释放出加强科技创新,在不断发展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强烈信号。数据显示,全球私营部门对技术的投入预计在2025年达到5.6万亿美元。

  “全球变局正在重塑行业和价值链。”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米雷克·杜塞克说。“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形势下,创新、企业家精神和合作对于确保长期竞争力必不可少。”

  在不少跨国企业看来,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与当地共建共享创新成果,增强供应链韧性。目前许多跨国企业积极推动本地研发、本土制造与本地市场深度融合,提升产业链韧性与本地响应力。

  不久前,GE医疗天津基地正式获批开展高端医疗器械全球保税维修业务,公司将依托天津基地全球领先的制造与服务能力,积极探索医疗设备绿色再制造路径,推动中国从“智造中心”向“服务+智造”双枢纽升级。

  “此次获批保税维修资质,让我们能够基于已有的系列高端设备和关键部件的国产优势,融合智能化、低碳化技术,在实践中探索医疗器械产业资源的循环利用。”GE医疗中国副总裁郑杰明说。

  作为GE医疗全球最大的磁共振生产基地之一,天津基地自2014年建成以来,实现了从1.5T、3T到PET/MR全品类磁共振的国产制造。并携手GE医疗在北京、上海等其余六大基地、7大工厂培育出160家专精特新企业——这一供应链生态基础也将为保税维修业务提供核心支撑。如今,GE医疗全球销售的每两台磁共振设备就有一台产自天津。

  也有不少中国企业助力海外共建工业能力。TCL在波兰建设了智能制造基地,并设立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基础科学的欧洲研发中心,实现“从研发到市场”的全链条在地化。

  “企业家需要秉持长期主义信念,以穿越周期的战略定力,引导全球化走向更加公平、包容的未来。”李东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