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让生命归于繁花和绿荫
➤“生命公园,就是在荒山瘠地、低产低效山林地建设的‘公园式’村级殡葬设施,可实现草坪葬、树葬、花葬。”
➤为确保生命公园的公益属性,漳州禁止社会资本参与,以政府奖补一点、村级筹集一点、群众捐赠一点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
➤“建设生命公园迅速得到群众普遍支持。这表明,回归自然、回归乡土,是乡亲们心中生命最好的归宿。”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吴剑锋 周义
清明前夕,位于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甘寨村的生命公园绿树掩映,黄花风铃木绽放一树灿烂。一块块占地不到0.4平方米的“生命里程碑”斜卧在草地上。带着一杯清茶、几盘果子,陈炳文在母亲的卧碑前点燃三炷香。
陈阿婆长眠于一棵树下。没有冰冷的立碑,只一片柔软的青绿,托起生命温柔的告别。
陈阿英2015年辞世。由于当地公墓紧张,她的骨灰一直寄存在骨灰堂。2022年底,村里传来建设生命公园的消息。没有繁复的仪式,陈阿英成为生命公园的第一批“住户”,她以最朴素的方式,回归最熟悉的乡土。
“生命公园,就是在荒山瘠地、低产低效山林地建设的‘公园式’村级殡葬设施,可实现草坪葬、树葬、花葬。”当地村干部介绍,这里用卧碑取代立碑,看山还是山,看树还是树。
在漳州,已建有595个生命公园提供超过60万个穴位,它们既是后人寄托哀思之所在,也是草木葱茏、生机盎然的生态公园。“一村一园”或“多村一园”的建设模式,令公墓选址难问题迎刃而解,也让“回归自然”的生态葬理念落地生根。
安睡花草间
诏安县四都村的桂树下、华安县上田村的樱花旁、龙海区塔潭村的竹林里、龙文区扶摇村的龙眼树边……漳州595个行政村建起生命公园,已故村民的“生命里程碑”被有序安放在植被间,春夏有花绚烂,秋冬有树静美。
在诏安县龙坑村生命公园,目之所及,荔枝树郁郁葱葱。58岁的林海原是这里的“生命摆渡人”,他的工作是陪伴家属把骨灰盒埋进土里。每天,他要花上半天在这里锄草、添土,并用衣角仔细擦拭着每一块碑的浮灰。
在林海原看来,树下安睡着他曾经嬉笑打闹的朋友,或是帮助过他的人,他们都有一处不大却温馨的“家”。
“生命公园倡导‘先公园、后安葬’‘不砍树、多种植’的理念,采用可降解骨灰盒进行深埋,让生命回归自然。”漳州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金生介绍,生命公园精心选种黄花风铃木这类恰在清明时节绽放的树种,构建花园式的空间格局,打破传统墓地压抑沉重的固有印象,为人们提供别样的追思纪念场所。
“对村里的特困、低保、百岁老人以及对社会有突出贡献者,我们提倡提供免费安葬服务。”漳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科长庄淑英说。
缓解“人地矛盾”
2022年以前,长泰区湖珠村有一个不成文的习俗:有人去世,只有前三年去陵园祭拜,后续则在家里对着照片拜。
无奈背后,是人地矛盾的现实困境。湖珠村党支部书记洪鸿伟说,生命公园建设前,长泰甚至找不出一个像样的陵园。村里老人过世,家属只能将骨灰送到隔壁县或市里安葬,“村子距离市区30公里,骑摩托车走山路去城里祭扫很是麻烦。”
“漳州市的县区安葬设施趋于饱和,如龙海区人口95.6万,公墓墓穴存量约3700个;诏安县人口55.5万,公墓墓穴存量仅400余个,且经营性墓穴价格越来越高。”陈金生说。
漳州开展生命公园建设时,明确要求不砍树、不硬化,不搞大拆大建,严禁破坏耕地;明确规定,服务区域人口在1万以内的,村级公益性生命公园总占地面积不超过5亩;超过1万人口的,总占地面积不超过10亩。选址应同时符合林地保护规划和城乡规划。
为确保生命公园的公益属性,漳州禁止社会资本参与,以政府奖补一点、村级筹集一点、群众捐赠一点的方式筹措建设资金。设立公益性安葬设施建设专项奖补资金,2023-2025年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对各地建设成效实施奖补。建成后墓穴的收费标准由村民代表大会议定,定价在1000-5000元。
生命公园让逝者安息于故土,也为发展腾出宝贵空间。“有了生命公园,古雷开发区项目涉及的1万多例骨灰可以安置,漳汕高铁建设沿线85个村庄的坟墓得以迁移。”庄淑英说。近年来,作为福建经济发展新的重要增长极,大批工业项目加速落地漳州,环保节地的生命公园既有效解决了群众在殡葬服务方面的“急难愁盼”,也为当地发展拓展了空间。
草木寄乡愁
漳州是台胞和侨胞重要的祖籍地,许多游子在外打拼多年,始终怀揣着落叶归根的心愿。
洪鸿伟曾收到一则来自异乡的消息:一位退伍后定居西安的村民,希望去世后能被接回家乡的生命公园。前不久,台胞陈盈年回到老家漳州,看到甘寨村建设的生命公园,当即决定将祖辈遗骨迁回园内安葬,“当生命步入尾声,我们心心念念的仍是故乡的一草一木。”
“一块不到5亩的草木林地,寄托了村民的乡愁。”洪鸿伟说。也正因此,生命公园的建设得到大多数群众支持。在湖珠村,80多岁的村民洪桂兰主动捐出60多年前亲手种下的老榕树。她说,希望百年后能葬在这棵树下,继续陪伴大树成长。
诏安县马城村的一次村民代表大会,令村支书李平顺至今印象深刻:确定完生命公园选址后,面临即将到来的征迁问题,村民们纷纷举手表态。“建设生命公园迅速得到群众普遍支持。这表明,回归自然、回归乡土,是乡亲们心中生命最好的归宿。”李平顺说。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又是一年清明时。生命公园迎来祭奠的人潮。小小的卧碑前,繁花迎来又一季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