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向海激荡动能-瞭望周刊社

厦门向海激荡动能

2024-12-09 10:58:42 来源: 瞭望 2024年第50期

  

➤环岛路玩月坡海域、海沧湾……在厦门许多海域,都能见到中华白海豚的身影,这是厦门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果的一个缩影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庞梦霞

  

  东海之滨,福建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这是一座被海环抱的城市,拥有333平方千米蔚蓝海域、两百多千米绵延海岸线。海洋生态“高颜值”,“蓝色经济”动力足,海洋交流合作开启国际篇章……厦门正向着海的方向,做好海的文章,激荡蓝色动能。

  海上花园人海和谐

  晨曦微露,厦门岛被海风唤醒。在鹭江道眺望鼓浪屿,眼前波光粼粼的海面,跳跃着有“海上大熊猫”之称的中华白海豚。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研究员蔡建堤说,中华白海豚对水质要求极高,是海洋生命力的“晴雨表”,中华白海豚的生存情况反映了近岸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为给中华白海豚等海洋生物提供充足饵料,恢复厦门海域的水生生物资源,厦门市自2003年起开展增殖放流,截至今年9月,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累计放流种苗超过80亿单位。

  中华白海豚频繁现身,是厦门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成果的一个缩影。厦门中华白海豚省级自然保护区还和厦门文昌鱼市级自然保护区、厦门大屿岛白鹭省级自然保护区合并,成为厦门珍稀海洋物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7588公顷,保护中华白海豚、厦门文昌鱼和白鹭及其生境。

  红树林扎根浅滩,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栖息之所,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海岸卫士”“海洋绿肺”。

  厦门环东海域的下潭尾红树林公园内,红树林郁郁葱葱。

  这里也曾经历红树林生态系统衰退。2010年以来,厦门分期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通过统筹海岸带滩涂整治、科学种植红树林等举措,重构“林—滩—海”红树林湿地,红树林生态修复总面积404公顷。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数据显示,红树林修复区鱼类、贝类和虾蟹类物种数和生物量较修复前均有所增加,其中物种总数增加2.4倍,生物量分别提高2.99、4.76和1.19倍。

  厦门走出了一条“人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际花园城市”“国家生态市”等20余项国际级、国家级生态领域荣誉。在今年10月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及第八届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会上,厦门入选“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和“自然城市”名单。

游人在厦门鼓浪屿沙滩上游玩(2024 年 1 月 24 日摄) 姜克红摄 / 本刊

  探路海洋经济先行示范

  厦门依海而生,向海而兴,近年来抢抓发展先机,挖掘蓝色潜能,海洋经济已成为厦门岛内外经济全面提速的“蓝色引擎”。

  水产种苗是渔业的“芯片”。走进厦门百利融和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高抗性、长速快的“平衡系”虾苗在育苗池内畅游,该公司年产100亿尾南美白对虾苗,产值超过4000万元。

  近年来,厦门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发展现代水产种业,打造高质量“蓝色粮仓”。鲍鱼、紫菜、大黄鱼和海带的遗传育种技术处于领先水平,鱼、虾、蟹、贝和藻类均拥有较高水平的遗传育种研发团队。

  港口码头是海洋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关键节点。近年来,厦门港持续深化传统集装箱码头智能化改造创新,向着绿色港口、智慧港口转型。2023年厦门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255.37万标箱,位居全国第7、全球第13位。

  在厦门同安湾口、白石炮台附近海域,搭载有太阳能面板、传感器、监测仪的黄色浮标漂浮于宽阔海面,24小时监测着海水的溶解氧、温度、pH值、电导率等海洋环境水质数据。这是厦门斯坦道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海洋生态浮标在线监测系统”,今年初被认定为福建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

  该公司董事长汤新华介绍,海洋监测仪器装备是国家综合科技实力、海洋管控能力的体现,关键部件海洋传感器曾长期依赖进口,面临研发费用投入大、投资回报周期长、技术门槛高等难题。公司获得厦门“十二五”国家海洋经济创新示范项目和2020年市级项目资金的支持,为企业持续投入研发增加了底气。经过十几年的投资与研究,公司已完成传感器和多参数仪器100%国产自主研发。

  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3月,《厦门经济特区海洋经济促进规定》正式施行。《规定》遵循“不重复、有特色”的原则和“敢于突破、不求大而全”的思路,35条内容串联起行政管理、产业布局、生态环境、区域协同、要素支持等内容,为厦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制度保障。

  截至2024年9月,厦门市涉海企业超万家,海洋新兴产业龙头企业30家,上市企业10余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有20家。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拨付项目补助资金4.7亿元,总投资63.14亿元。

  蓝色对话促海洋国际交流

  海洋是一条与世界对话的蓝色通道。作为全国首批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厦门始终处于开放交流的前沿。近年来,多类海洋国际活动在厦门举办,为海洋生态文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探索合作共赢的海洋治理新模式。

  11月6日至12日,2024东亚海洋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在厦门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两千余名嘉宾齐聚一堂,探讨蓝色协作,共塑“一个可持续和韧性的海洋”。在大会开幕式上,厦门获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最佳实践成就奖”。

  以国际会议为平台,越来越多海洋国际合作成果落地厦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第二副总统办公室国务部长哈姆扎·哈桑·祖马说:“厦门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成果是世界领先的,其海洋保护成就深深触动了我。我们与厦门正筹备签署一项谅解备忘录,合作领域包括桑给巴尔的海洋保护、海岸带防护以及海洋生态保护等。待2025年1月正式签署后,桑给巴尔的专家和学生将前往厦门,学习相关领域知识和技术。”

  “世界大洋相连,没有隔阂。人类共同居住在这个蓝色星球,海洋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李骁麟介绍,厦门大学海洋学科积极打造海洋科研平台,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开展大型联合研究。目前,厦门大学“嘉庚”号科考船正在太平洋上作业,观测海洋涡旋。这是一艘厦大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科考船,被誉为“海上厦大”。2024年夏天,“嘉庚”号从厦门出发,停靠新加坡、马来西亚举办公众开放日,近5000名当地群众登船参观。

  厦门市海洋国际合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国际合作方面,东亚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网络(PNLG)秘书处自2006年起永久落户厦门,联动10个国家54个正式成员及5个协作成员,共同推广和践行海岸带综合管理理念。厦门国际海洋周已连续举办19年,累计吸引130多个国家和地区、50多个国际组织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