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不仅仅表现为科技硬实力的比拼,更是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和治理模式的竞争,必须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和战略支撑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新道路
文 | 黎青山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下称《决定》),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决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部署,强调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我国深入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成世界科技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科研人员在做爱因斯坦探针卫星的热试验(2023 年 7 月 20 日摄) 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供图
准确识变 科学应变 主动求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这是党中央从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推进科技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历史使命。
准确识变,洞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时代大势。当前,科学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工程科技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核心驱动力,多领域加速实现群体性突破,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空前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生产关系变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以更加健全的体制机制增强我国科技竞争力引领力,形成体系化竞争新优势,在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重塑中抢占先机。
科学应变,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突破的关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全球治理体系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国际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近代以来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深刻影响全球秩序和发展格局。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外部遏制打压,对我国科技创新带来严峻挑战。大国之间的科技竞争不仅仅表现为科技硬实力的比拼,更是科技创新组织方式和治理模式的竞争,必须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主动求变,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引发生产力跃升、生产关系调整和创新资源配置的关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引领作用,提升科技创新成果向重大场景转化效能,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明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基础、关键、途径
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必须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明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基础、融合的关键、融合的途径。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根本动力,破解制约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融合的基础是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工业体系全、品种多、规模大,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多年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道路。但我国制造业总体上仍处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工业基础能力、高端产品供给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项。
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明确战略目标方向、加大重点科技领域投资、组织重大研发项目、协调多元主体合作、扩大国际科技合作、改革体制机制以激发科研人员活力。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速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变革,以高质量的科技供给夯实制造业发展基础。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创新发展新动能。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丰富未来产业应用场景,构建未来产业生态。
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能力创新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更多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科技领军企业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大企业主导、中小企业参与,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增强平台创新活力,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主体融通创新。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引导科技型骨干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和平台,超前布局产业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开展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中小企业按照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方向,形成坚实的基础产品和技术供给载体。积极推动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研发与标准同步的工作机制,将自主知识产权融入技术标准,加速自主创新的核心技术转化为技术标准,增强核心竞争力,抢占市场制高点和主动权。
融合的途径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依托我国产业基础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破除制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障碍,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丰富的应用场景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形成科技与产业结合“一条龙”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模式,有效解决高质量科技成果少、落地转化难等关键问题。聚焦小试、中试、试验验证、检测检验等工程化“市场失灵”阶段,集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形成资源共享的“一盘棋”。加强科技金融协同,健全科技金融体系,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集聚,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努力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建立适应发展需求的评价机制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形成导向明确、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评价机制体系。
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路径
《决定》对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作出系统部署,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和使命担当,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发挥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和战略支撑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创新发展新道路。
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突出国家战略需求,优化定位和布局,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形成定位准确、布局合理、优势互补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协同机制,增强国家创新体系一体化能力。锚定保障产业链安全和满足市场急迫需求,以科技领军企业牵头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应用技术瓶颈问题系统部署力量、统筹配置资源,促进应用技术再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注重发挥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大力推进战略性、探索性、应用性基础研究。发挥国家科研机构在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方面的骨干作用,持续深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提供产业共性技术的基础资源和动力,为重大科技攻关集聚创新资源,帮助解决科技领军企业的标准制定、专利布局、工业基础平台建设、产业延链闭环建圈等创新生态及资源问题。
确保产业链安全自主可控。围绕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进行“补链”“固链”“强链”,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提升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加快基础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全面提升基础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瓶颈短板,突破一批标志性、战略性重大技术装备。围绕产业链现代化组织开展链式创新、链式升级,部署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关行动。开展全产业链协同攻关应用能力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能力建设和政策全流程创新支撑能力建设,在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的进程中,提升产业基础水平,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
强化工程科技引领作用,支撑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充分发挥工程科技实践性、创造性、系统性和带动性作用,在重大工程的技术、结构、组织分解中,找到“真问题”,以应用研究倒逼基础研究,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融通发展。坚持系统思维,以系统工程理念开展有组织的原创性攻关,全面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效能。完善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布局,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工业实验室建设。加大跨行业共性技术能力供给,扩大共性产品和技术外溢。支持跨行业共性技术平台、试验验证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发挥政府产业基金的引导作用,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投资产业基础领域的重点和薄弱环节,实现以资引资和产业、资本、人才、政策全面集聚的良性循环。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