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瞭望周刊社

大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2024-09-18 11:00:12 来源: 瞭望 2024年第38期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

➤希望在未来10年,使每个脱贫县、欠发达地区有10个北师大的毕业生,100个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1000个省属师范大学毕业生,扎根基础教育一线从教,为中国基层县镇乡村带去振兴的火种,汇成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燎原星火”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涂铭 赵旭 马晓冬

  

  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考察中强调,全国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贡献。

  十年来,北师大牢记总书记嘱托,承担高等教育龙头和基础教育基点的双重使命,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服务教师教育体系改革创新,以学校高质量发展全面服务教育强国建设,以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北师大党委书记程建平。

北京师范大学校园(2022 年 6 月摄) 亓玉光摄

  以“四有”标准锻造大国良师和创新人才

  《瞭望》:十年来,北师大如何推进“四有”好老师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

  程建平: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第40个教师节。十年来,北师大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重要讲话精神和给北师大“优师计划”师范生重要回信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四有”好老师和未来教育家、培育具有“四有”素养的拔尖创新人才、打造“四有”好老师人才队伍。近年来,北师大平均每年签约至教育领域的毕业生比例近60%,中国特色“四有”好老师自主培养体系成效初显。

  学校设立师范专业建设专项,创新“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教师职业教育”三位一体育人模式,首创覆盖城乡两种教学环境的“双实践”制度,依托北师大基础教育附校,建设师范生实习实践的“第二校园”;打造“学院+书院+研究院”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引领时代的未来教育家。同时,我们筹建工程教育训练中心,强化师范生的工程素养、信息素养和科学素养,为未来教师补上创新能力的短板。

  以“四有”素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北师大面向包括非师范生在内的全校学生,开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四门教师素养通识必修课,为每位学子打上鲜明“四有”烙印。在此基础上,实施卓越本科生、研究生教育行动计划,开展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工程”,构建“长贯通”人才培养新格局;探索本科招生改革,建立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选才育才衔接机制,将大学的学科研究优势转化为基础教育培养优势。

  此外,学校探索“闯关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即以全员开放与动态进出相结合、拔尖人才培养方案与常规培养方案并行的方式,健全学生自主选择培养路径,以闯关式课程设计和科研训练为抓手,以“优生优培”卓越博士计划为牵引,让有潜力、有志趣、有恒心的未来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学校注重打造“四有”好老师人才队伍。以“四有”标准涵养教师师德师风,建立校院两级师德建设与监督委员会,牵头研制全国高校师德综合评价指标。学校教师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最美教师”等师德奖项,以德育德的导向作用充分彰显。建立“四有”好老师教师荣誉体系,设立“四有”好老师终身成就奖和金质奖章等奖项,面向在岗教职员工与广大校友教师进行评选,弘扬教育家精神。以“四有”标准统领人才“引育留用评”全过程,建成岗位导向、分类评价、动态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发展体系。

  服务乡村振兴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瞭望》:北师大在助力振兴县域教育方面如何发挥作用?

  程建平:县域优质生源和优秀教师不仅影响当地高考录取率,更关乎未来当地居民的人口素质,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力,关键要牵住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这些“牛鼻子”。北师大按照“培养一批、输送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探索实施“强师工程”,形成了从师范生招生、培养、输送到职后支持、教育质量监测诊断和奖励的全流程改革举措,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定向培养和精准培训优秀教师,服务乡村振兴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首先,培养一批优秀的“四有”好老师。2020年,北师大首设“志远计划”,按照“省来县去”原则,面向当时尚未摘帽的52个国家级贫困县所在省份招录定向就业师范生。2021年,“志远计划”升格为教育部“优师计划”。学校五年来累计招录上述两项计划定向就业师范生2770人,覆盖21个省份,培养规模居全国高校之首。

  学成毕业的人才要输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学校要为这些胸怀“国之大者”的学子保驾护航,2020年起,我们实施“启航计划”,自筹经费给到中西部中小学从教的毕业生每人最高10万元奖励。学校秉持“扶上马,送一程,服务终身”工作理念,建设“强师工程”县域工作服务站,学校还提供校友指导、职后培训等帮扶举措,让北师大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我们还坚持以精准培训和评价把脉并重,助力欠发达地区教师队伍水平整体提升。学校实施“教师能力提升计划”,与中西部百县、千校合作,通过现代远程教育,培训教师教育专业人才4.4万人次,推出“强师在线”平台,面向832个脱贫县、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免费开放优质教育资源。依托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完成全国31个省份的教育质量评价诊断和38万余名教师的工作状况监测。

  《瞭望》:北师大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任教的整体情况如何?

 程建平:今年6月,首届“志远计划”师范生毕业,回到家乡脱贫县的基础教育一线任教。刚开始的新学期,这137名毕业生正式到岗,其中有12人在云南普洱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第一中学、11人在广西都安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10人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中学、9人在甘肃通渭县第一中学……去的都是相对艰苦的地方。

  乡村教育情怀是北师大育人的底色。以“四有”好老师精神为引领,近十年来,学校向基础教育领域输送1.5万名高素质人才,其中约8000名毕业生到中西部地区从教。近四年,北师大签约到县级及以下地区的人数,以及前往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人数,均实现倍增。

  重要的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到欠发达地区当老师,不仅为了把当地孩子送出大山,更是为了引导他们学成后更好地回到大山,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我们希望,在未来10年,使每个脱贫县、欠发达地区有10个北师大的毕业生,100个部属师范大学毕业生,1000个省属师范大学毕业生,扎根基础教育一线从教,为中国基层县镇乡村带去振兴的火种,汇成教育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燎原星火”。

  以改革创新赋能高质量教师人才培养

  《瞭望》:北师大如何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改革部署、实现转型引领?

  程建平:教师教育不是一个简单的专业或学科,而是涵盖多主体、多要素、多环节的教育系统,需要因时因势创新发展。对照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发展的新要求,教师培养的“营养谱系”中亟待补上一种“微量元素”,即创新素养。

  北师大在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定位。

  首先,不断强化教师教育领先地位,夯实主责主业。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改革教师教育模式,探索在传统的“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学科结构基础上,增加信息技术和工程学科。比如,我们正在珠海校区筹建工程教育训练中心,把信息技术视作基础学科来建设,通过强化学生的工程训练、信息素养,为未来教师补上创新能力的“短板”,从而培养造就出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素养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同时,在“综合性、研究型”方面下功夫,推动内涵发展。强化现有学科与教育的交叉,既围绕教师教育,发展好服务支撑现代化和高水平教师教育的学科群,做好“综合性”学科布局;也要以“研究型”为目标,以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为抓手,推动高水平学科建设。当前,学校与国内多个大院大所、高新企业共建高水平科研平台,促进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和科研创新,也顺应了社会对培养一流人才范式创新的要求。

 面向全局践行一流大学使命担当

  《瞭望》:在服务全国教师教育发展和优秀人才培养之外,北师大还有哪些教育布局?

  程建平: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北师大实施全民素养教育工程。以高质量教育供给服务各级各类教育主体,助力国家人口高质量发展。系统研究儿童青少年学习规律、脑智发育规律,构建大中小幼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探索建立老年科学研究中心,开展老龄问题综合性研究;开发国民通识教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完善辐射未来各层次教育的学习资源体系;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民族教育、继续教育等领域提供精准服务等,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

  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示范工程。开发教育数字化资源。加大优质数字资源供给,促进全民共享数字化发展成果。引领教育数字化实践。出台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标准,优化基础教育学校云服务模式,促进教师教育适应数字化发展变革。拓展教育数字化服务领域,探索非学历教育与学历教育相贯通、研究与学习相结合的教育培训模式,服务强教强师、强军兴军事业。

  实施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推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和中国理论的研究和传播。开展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发挥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作用,服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式现代化。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整理研究和保护传承,打造文化传播精品项目,助力中华文明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