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钢:弃钢去铁造卫星-瞭望周刊社

济钢:弃钢去铁造卫星

2024-09-09 15:49:43 来源: 瞭望 2024年第37期

  

➤济钢把空天信息作为主导产业,将发展动力从“地下”转到“天上”,实现“用济钢生产的火箭,发射济钢自己的卫星”,开启逐梦“星辰大海”之旅

➤“一味在传统产业中寻找主业,很可能成为又一次淘汰的开始。企业要长久生存,就必须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前的济钢,发展动力来源于深埋地下千米的铁矿石,如今发力点腾空至万里苍穹,在此“沉睡”7年的高炉,见证着重换筋骨的济钢蓄势腾飞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守勇 陈国峰

  

  7年前,济钢集团有限公司熄灭炉火,安全退出千万吨产能,开始寻求转型之路。

  7年来,济钢集团平稳分流安置近2万名职工,锚定绿色低碳目标大胆“切换赛道”,重返中国企业500强,实现从“一钢独大”到“无钢胜有钢”的涅槃重生。

  如今,济钢把空天信息作为主导产业,将发展动力从“地”到“天”,计划“用济钢生产的火箭,发射济钢自己的卫星”,开启逐梦“星辰大海”之旅,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千万吨钢铁产能平稳关停

  始建于1958年的济钢,是新中国第一批地方骨干钢铁企业,巅峰时期钢铁年产能超过1200万吨,位居中国十大钢企行列。2017年,为落实中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山东省钢铁产业优化布局转型升级要求,济钢走到了产能出清、另谋出路的十字路口。

  红火时有多辉煌,关停就有多不舍,转型就有多艰难。钢铁产线流程长、工序多,特别是涉及高温液态的铁水钢水,还有水、电、风、气等能源介质,对安全有着极高要求,千万吨级钢铁企业整体关停主业,当时国内没有先例。

  “当时,济钢要在短时间内安全有序关停650万吨钢铁产能,平稳分流近2万名职工,稍有不慎后果不堪设想,必须从最坏处着眼,从最难处着手,做最充分准备。”济钢集团原董事长薄涛说。

  为此,济钢建立“全流程确认、全方位互保”工作机制,统筹谋划,先后召开35次协调会,制定135个安全预案,开展22次安全停产桌面演练,从源头梳理风险点。

  棘手的不光是设备,还有人心。“停产会不会导致人心不稳,出安全事故?职工出路没有着落,谁来组织班组工作?”济钢集团董事长苗刚说,关键时刻基层党组织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停产前,济钢年营业收入达300多亿元,钢铁业务占90%以上,产线关停当月进账仅4亿元。

  为确保安全稳妥分流职工,济钢各级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在反复沟通中解疑释惑,寻求“最大公约数”。济钢为职工设计自主创业、内部退养、再就业等14条安置渠道,近2万名职工自主选择安置方式,济钢本身重新吸纳4000余人。

  依靠党组织力量和党员先锋作用,短短33天,济钢创造了国内钢铁行业关停规模最大、安置人数最多、安置期最短纪录,全程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未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59年间,济钢累计生产铁1.55亿吨、钢1.55亿吨、钢材1.37亿吨……一串串数字,定格在2017年7月8日,随着炼铁厂3号1750立方米高炉安全停炉,济钢钢铁生产线全线关停。

济钢冶金研究院公司实验室技术人员在分析数据(2024 年 4 月摄)薄宁摄

  驶上空天信息产业快车道

  钢铁产能全部退出后,济钢存续的产业“小、弱、散”,部分子分公司技术开发、市场开拓、资质拓展力度不够,市场竞争力弱、发展后劲不足。

  在无钢、无主业的条件下,如何盘活存续产业“活下来”、培育新的主业“好起来”,是摆在济钢面前的重大课题。

  2017年7月,停产初期,济钢即确立“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存续产业,多元主打、培育发展新兴产业”的“两步走”战略,规划“一个中心、两个基地、三个产业园”布局。根据发展态势,济钢不断调整非钢产业发展路径,迅速走上正轨,在“转场”过程中赢得“转机”。

  “不炼钢照样可以‘吃钢饭’。”苗刚说,钢铁生产主业没了,但长期积累的上下游资源和渠道还在,仍然可以给其他炼钢企业提供关联性服务,如供应煤、铁矿石、合金等。

  于是,济钢迅速列出周边设备推广、金属深加工、汽车拆解、物流运作、文创项目开发、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等“十大优势项目清单”,不断试水科技含量高、环境友好型产业,最大限度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创业优势。

  原本依托钢铁主业生存的业务板块,开始直面市场。济钢冶金研究院公司根据下游需求进行产品研发,在标准样品的研发、能力验证、材料检测服务、生态环境检测、计量校准等方面迅速打开市场,现已成为国内标准样品行业领军企业。

  2018年,济钢营收达到147亿元,接近主业关停前的50%。2020年,营业收入达293亿元,实现利润4.4亿元,基本恢复至停产前水平,“3年再造一个新济钢”目标如期完成。

  快速恢复元气的济钢,涉足产业虽“百花齐放”却没有“第一主业”。“一味在传统产业中寻找主业,很可能成为又一次淘汰的开始。企业要长久生存,就必须锚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苗刚说。

  机遇出现在2019年,山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就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签署合作协议,济钢与中国科学院就空天信息产业合作进行多轮洽谈,大胆实施“嫁接式跨界整合”。

  双方合作成立山东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将中国科学院的空天信息技术产业化,成功研发出空间行波管、卫星遥感应用服务等一系列高技术产品。济钢正式迈入空天信息产业,并将其确定为决定企业未来发展的“第一主业”,逐梦星辰大海的“引擎”就此被点燃。

  看似毫不相干的跨界背后,济钢做足了准备。济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项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要走很长的路,济钢构建起以实效为导向的科技创新体系,强化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牵头建设高效协同的创新联合体,打通产业应用“最后一公里”。

  从科研成果转化入手切入新产业赛道,让济钢驶上空天信息产业快车道。济钢整合各类要素资源,引进高层次人才,挖掘内部潜力,部分留岗员工实现了空天信息领域的角色转换。一名原来从事选矿工作的员工,经过系统培训和自主学习,转岗到空天信息产业科技质量相关工作,他不禁感慨岗位转变“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向宏观大势要出路,向深化改革要活力,向科技创新要动能。经过几年摸索,济钢已确立以空天信息、高端装备及新材料制造、产业服务为龙头的新产业体系。2022年,济钢营收达到447亿元,重返中国企业500强,今年营收目标为冲刺600亿元。

  “无钢”胜“有钢”

  在济钢老厂区,开采铁矿形成的长约30公里的地下巷道上方,如今建成了空间行波管自动化装配试验线。空间行波管是卫星、飞船等空间飞行器的核心部件,用于放大微波功率,长期以来国内只能依靠手工装配。

  2019年11月,济钢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联手打造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空间行波管关键工序自动化装配试验线,实现行波管稳定批量生产。

  空天信息作为济钢第一主业,目前收入占比并不高,但集团每年新增投入的90%却投放于此,累计投入近30亿元。济钢集团副总经理徐强说,空天信息产业技术门槛高、前期投资大、回报周期长,但同时回报率高、生命周期长、不可替代性强,济钢已经实现从0到1的突破,从1再到N只是时间问题,需要定力和耐心。

  近年来,在卫星总装、火箭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济钢先后参股孵化了13家子公司,一跃成为济南市空天信息产业“链主”企业,吸引众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落户济南。沿着“星箭一体化”路线,未来可实现“济南箭发射济南星”。

  卫星领域,济钢围绕卫星设计、制造、发射、星座运维进行全产业链布局,计划建设卫星总装生产制造基地,将具备年产100颗500公斤级卫星的能力。济钢空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强说:“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济钢的厂房里将看到济钢自己制造的卫星。”

  火箭领域,济钢吸引火箭头部企业落户济南,联合打造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测试基地,力争实现可回收式火箭研发、制造及配套项目落地,推动火箭发动机制造、整箭总装等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卫星制造能力和火箭运力都存在很大缺口,星等箭成为常态。徐强认为,这些项目市场容量大,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低空领域,济钢超前布局,完成低空监视网系统研发,获得平阴榆山通用机场运营权,拟落地引进航空工业通用飞机北方交付中心和AG50飞机总装线。此外,济钢布局无人机装备制造,研发的森林消防无人机(有效载重100~220kg)获得应急部门认可,并已取得订单。

  布局新产业,创新成色足。近年来,济钢年均研发投入超过2.5亿元,目前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家、省瞪羚企业3家、省科技领军企业1家、省市级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高新技术企业11家。

  持续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让济钢从“碳排放型”企业变为“碳消纳型”企业。转型前,济钢年排放主要污染物3.1万吨,年碳排放约2000万吨,目前两项指标分别不足转型前的2%和1/7。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建筑废弃物处置等节能环保型产业更是“纳故吐新”,将废弃资源重新利用,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

  破旧更立新,“无钢”胜“有钢”。“转型带来一个大变化,济钢每年都要购买钢铁了。”济钢集团党委副书记王景洲说,以党的领导确保企业发展正确方向,牢牢抓住省市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机遇,强化战略性前瞻布局,打造出支撑企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主体力量,是济钢转型成功之本。

  走进济钢老厂区,一座近百米高的3200立方米高炉默默耸立,从它脚下经过之人无不驻足仰视。从前的济钢,发展动力来源于深埋地下千米的铁矿石,如今发力点腾空至万里苍穹,在此“沉睡”7年的高炉,见证着重换筋骨的济钢蓄势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