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卫星“通导遥”融合机遇

2023-10-16 20:44:14 来源: 瞭望 2023年第42期

  

  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真正意义上形成“通导遥”一体化系统,三者融合发展的“窗口期”依然存在,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步入发展快车道

  近两年间,空天信息产业应用端的服务对象正从B端向C端扩展,主要表现之一是手机直连通信卫星业务出现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亚彪 吴慧珺

  盘点空天信息产业应用领域,多种新趋势交织出现: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一体化趋势明显,空天科技企业与运营商融合开始推动C端市场破冰,跨境合作业务渐成主流……

  种种迹象表明,这一运用空间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收集、存储、处理、分析来自空天领域信息的新兴产业,在多种融合渐行渐近中,迎来了更多机遇与挑战。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模型(2020 年 9 月 18 日摄) 林善传摄 / 本刊

  “通导遥”在一体化中走向融合

  从应用端来看,空天信息产业由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三大板块构成。专家关注到,这三方面的应用过去是相互独立的,“通导遥”虽然在本领域都各自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过去并没有形成整体,信息获取和利用效率不高。

  目前这种情况正在改变。“以前三种卫星基本上是各干各的活,互相没有交叉。随着技术的发展,‘通导遥’一体化趋势初现端倪。”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吴劲风说。

  “通导遥”一体化是指在一颗卫星上可实现高分多模遥感、双向物联通信、星基导航增强三种功能。技术层面上,导航和通信一体化情况较多,两者在技术上已实现相互渗透。比如北斗系统,在定位导航外也提供一些基本的通信服务。此外,北斗和5G的融合带来相互赋能,可以在不同场景下催生更多应用。

  近年来,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也有一体化迹象。国际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星链系统新一代平台上,就已集成了通信和对地观测的遥感功能。国内,武汉大学牵头研制的“珞珈三号01星”,就集遥感、通信功能于一体。业内预测,通信、导航、遥感集中于同一颗卫星上,将随着空天科技的进步距离我们越来越近。

  “通导遥”一体化是国际空天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热点。目前,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真正意义上形成“通导遥”一体化系统,三者融合发展的“窗口期”依然存在,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步入发展快车道。

  在业内看来,“通导遥”一体化有助于满足维护国家安全、保护海洋权益、高效实施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全方位提供商业化大众服务等需求。“面向服务侧而言,打通‘通导遥’卫星资源一体化应用通道,还可以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航天科工集团三院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总经理袁鸿翼说,“我们正在打造的卫星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就是面向‘通导遥’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集多种功能于一体。比如平台中的卫星管家,就是为卫星业主提供测运控、遥感数传一站式卫星托管服务。”

  安徽省合肥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当地正通过加强基础应用研究、引进高端人才等办法,推动天基“通导遥”一体化信息智能终端服务等各类技术发展,依托以卫星遥感为核心的“通导遥”融合、空天地一体化时空大数据,论证并开放一批空天信息产业应用场景,力争在各领域形成应用示范。

  空天信息产业的太空赛道上,“通导遥”一体化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服务上都是一个趋势,“通导遥”技术的融合互补,构建一体化的服务体系,必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

在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一家企业的员工在检测产品(2022 年 6 月 28 日摄) 张建松摄 / 本刊

  联手打开C端市场

  空天信息产业下游的应用链条上,不能仅仅只有政府、企业等机构用户,只有最终抵达C端、服务C端,蛋糕才能做大。

  近两年间,空天信息产业应用端的服务对象正从B端向C端扩展,主要表现之一是手机直连通信卫星业务出现。比如,华为不久前推出的Mate60Pro系列手机就具备卫星语音通话功能,该系列手机也成为全球首款支持卫星通话的大众消费级智能手机。业内人士预计,未来几年内,接收终端制造成本会快速下降,从而加速向C端普及。预计未来2到3年内,相关技术会进入成熟阶段。目前,银河航天等国内一些公司已经在推进相应研发。

  在空天信息产业用户终端相控阵技术方面,合肥若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近年来出现的一家高科技企业。公司在今年4月的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上,展示了最新研发的相控阵机载卫通天线,外观像一台小巧的扫地机器人。“带上它,无论在沙漠还是海洋中,都能实时接收卫星发射的手机信号。”公司董事长季文涛说。这款设备过去主要为机构用户服务,不过去年已有个人消费者租赁它,直播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全程传输信号稳定。

  越来越多事实表明,空天信息产业的C端消费已经开始,但对于行业内的经营主体而言,变化也随之而来。

  一是“空天信息寡头”或将产生。按照目前卫星发射速度、频次等趋势,卫星直连手机让空天科技企业与电信运营商牵手,将推动行业进一步整合,让卫星带宽资源向少数企业集中成为可能,个别空天科技行业巨头的卫星带宽有可能相当于甚至超过地球上其他电信运营商带宽的总和,从而独占地球通信基础设施带宽的半壁江山。

  二是接收终端将日趋平民化。空天信息产业既要“顶天”也要“立地”,尤其是面对C端市场的打开,用于接入互联网、接收手机信号和获取其他各类空天信息数据的地面接收终端也将日益普及。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地面终端与笔记本电脑大小相当,国内也有公司把终端设计成了平板电脑大小,并计划两三年内面向市场推出,价格与一部手机等同,地面终端小型化、大众化时代正加速到来。

  三是倒逼传统运营商加快转型。当消费者行驶在高速公路或偏远山区中可以接打电话,是因为运营商的基站覆盖了这些地区。然而,这些偏远地区的地面基站是运营商最赔钱的基础设施,需要靠建在人口密集区的基站补贴这里的运营。随着卫星组网加速和手机直连卫星的普及,信号将覆盖地球的南北极、海洋、沙漠、高原,运营商极有可能把不赚钱的偏远地区地面基站撤销,并不再往偏远地区布局建设新的基础设施,传统运营商的模式也必然发生转型。

  跨境业务背后的融合与共享

  低轨卫星好比渔网一般包裹着地球。地球上任意一点,都可能被多颗卫星覆盖,并持续接收卫星传输的信息。本刊记者在合肥市采访时,一位业内人士说:“你可能不知道,现在就有多颗卫星在我们头顶运行,其中包括外国星座中的卫星。按照国际规则,电信是有主权的,一个星座只要与别国政府达成协商,就可以实现服务落地,在该国开展卫星通信等业务。”

  空天信息产业所依托的“通导遥”卫星,正通过组网形式加速覆盖全球,“通导遥”中的任何一种应用,都将带来大量跨境业务的出现。

  中国电科专家盛磊说,比如商业合成孔径雷达(SAR)卫星可以给地球拍“高清”大图,对企业经营状况、工程建设进度、金融风控细分场景等都可以实时观测,全球需求逐年增长。

  在国际上,比如2022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将36颗通信卫星发射送入预定轨道,这些卫星属于英国“一网”卫星公司。“一网”模式有助于消除一些国家对于卫星通信带来的时空主权顾虑,在依托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合作的基础上,便于直接提供跨境服务。

  今年4月召开的2023全球共享星座大会上,不少业内人士注意到了全球共享星座计划,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国际化合作共建发展商业航天事业,采用多边共管的方式,为不同行业用户提供大型开放星座系统,将推动各国公平享有空天信息产业发展带来的各项服务。大会信息透出,共享星座的生态和理念正在全球逐步形成,国际“朋友圈”正不断扩大。

  仰望苍穹,人类生活在同一片星空之下。无论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中的哪一种商业服务,都注定要在跨境业务中不断走向融合、走向共享。可以想象,任何一家空天科技企业如果没有面向全球拓展市场、布局跨国经营的计划,都将走不远、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