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两会:五大高频热词传递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下)
除“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三大高频热词外,瞭望汽车通过梳理29个省区市的2023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发现“公共车辆电动化”和“燃料电池”也开始成为各地方政府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四:公共车辆电动化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逐步淘汰国四重型柴油营运货车,在公交、环卫、出租等重点行业推广新能源车。”
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在公共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到,推动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新增及更新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占比不低于80%,实现营运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全覆盖。
2022年11月21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中提到,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
在公共车辆电动化方面,长沙市成功创建了全国首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长沙市交通运输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长沙主城区7911辆公交车已经全部实现新能源化,其中纯电动率达70.8%。
据《经济日报》报道,截至2021年底,我国铁路电气化率已提升至近73%,46个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累计新增城市物流配送新能源车8.6万余辆,新能源城市公交车比例超66%。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到,到2035年,我国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因此,我国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进程还将继续推进,这对带动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五:燃料电池
在各省2023政府工作报告中,燃料电池也成为提及的重点。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等产业协同项目发展。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共建成渝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力度。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
燃料电池可用的燃料种类很多,如氢气、甲烷、甲醇、一氧化碳等。其中氢燃料电池是目前燃料电池中提及较多的一种。氢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从而驱动汽车行驶。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于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相当重视。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到推进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2018年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改善了燃料电池汽车的补贴技术要求;2019年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进一步鼓励大力发展氢燃料汽车;2020年4月30日颁布了《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政部进一步明确“以奖代补,择优支持”的思路。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2022年9月,国家能源局表示,我国累计建成加氢站超270座。但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加氢站数量依然较少。
随着国家配套政策的支持、燃料电池的研发投入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不断发展,我国燃料电池将迎来进一步发展。
通过盘点2023年地方两会关于汽车的高频热词,可以看出在汽车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国家及各地方对于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及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发展十分重视。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相关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我国的汽车产业体系正在朝着更加完备、系统化的方向发展。(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