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工坊,一场旨在“提低”的乡村试验

2022-08-15 15:41:57 来源: 瞭望 2022年第33期

 

  

共富工坊是由台州基层党组织在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通过机器下乡、设备进村、加工入户等形式,引导企业把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利用农村党群服务阵地、闲置房屋土地等既有资源创办的厂房式、车间式、居家式工坊

截至2022年7月中旬,台州已有600多家共富工坊挂牌运营,吸纳农村残障人士、低收入群体、富余劳动力2.2万多人就业,预计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已发放工资1.7亿元

一条党建引领、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的新路,正在形成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俊禄

  

  屋外骄阳似火,室内一片清凉。2022年7月12日,在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横溪村的共富工坊内,十几位老人一边手工制作圣诞礼品,一边欢声笑语拉着家常。

  “一天可以做300来个,赚到90块钱。”曹素贞家是低保户,老伴因车祸残疾,儿子有智力障碍。这份家门口的工作不用日晒雨淋,既能补贴家用,又方便她照顾家人。

  这家工坊占地面积160平方米,由相关企业与横溪村党支部结对建成。公司提供订单,村里组织富余劳动力从事工艺品来料加工,目前约有20位村民在工坊工作。

  横溪村仅有291亩耕地,经济实力较为薄弱,户籍人口平均年龄近50岁,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在共富工坊带动下,村民增收了,村集体也逐渐从后进村、薄弱村向富裕村转变。”横溪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徐从宰说。

  一边是农村低收入群体缺工作,一边是部分制造业企业缺工人。如何整合多方资源,既推动村民家门口致富,又帮企业解决用工难题?2021年以来,浙江台州的山海乡野间萌发出党建引领共富工坊这一新方式。

  记者调研了解到,共富工坊是由台州基层党组织在遵循市场规律前提下,通过机器下乡、设备进村、加工入户等形式,引导企业把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利用农村党群服务阵地、闲置房屋土地等既有资源创办的厂房式、车间式、居家式工坊。

  截至2022年7月中旬,台州已有600多家共富工坊挂牌运营,吸纳农村残障人士、低收入群体、富余劳动力2.2万多人就业,预计年人均增收2万多元,已发放工资1.7亿元。

台州市黄岩区沙埠镇横溪村村民曹素贞在村里的“共富工坊”工作(2022年7月12日摄) 王俊禄摄 / 本刊

  党组织牵线精准“提低”

  7月12日,走进台州椒江区海门街道育才社区的“残疾人工坊”,20余名残障人士正在做一些简单的手工活。

  今年以来,椒江区社区党组织牵线搭桥,对接辖区内的两新企业,为残障人士提供串珠子、绣花等简单工作。“在工坊,他们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发挥自己的价值。”育才社区党委书记罗永飞表示。

  在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过程中,“提低”(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是重中之重。共富工坊,正是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探索解决“提低”难题的一次尝试。

  为解决就业场地,椒江充分利用村社和企业闲置场地,由企业负责指导工坊车间设备调试及人员培训,村级组织按需配劳,推动共富工坊因地建设、旺闲转换,实现就业空间“从无到有”。

  椒江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谢海君说,为激励村社办好共富工坊,对于利用村内闲置场所创办工坊的,当地会根据建设或改造成本予以一定补贴。对运营良好、成效明显的工坊,运营主体和当地村集体还会获得适当奖励。

  台州各地“线上+线下”充分排摸用工资源。各县(市、区)加大人力、政策、资金和资源等倾斜力度,牵头研究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对工坊建设、场地租赁、设备购置、人员补贴和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等事项进行资金奖补。

  一条党建引领、产业为基、村企联动、多方共赢的新路,正在形成。

  推动多方共赢

  “这份工作非常适合我,带孩子方便,也可以照顾老人”“工坊定期有培训,一个月增加收入两千多,很开心”……7月14日,在台州玉环市楚门镇蒲田村共富工坊,几十位老人正在组装配件。面对记者的提问,他们打开了话匣子。

  这类依托小微园区拓展的共富工坊,已成为驻村企业的产能补充,也是村企积极互动的载体。

  “以前,村里到处都是‘低小散’的家庭作坊,经济发展不起来。”蒲田村党支部书记蔡赋祥介绍,如今,通过改造老旧工业点、新建小微企业园区,不仅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和村集体也走上了共富路。

  在摸底劳资双方需求的基础上,村党组织对接村里小微园区内24家企业,实行企业发单、共富工坊收单、富余劳动力和低收入农户接单,排摸出500个家门口就业岗位。村里还有针对性地提高了低收入农户、困难群体等重点群体的持股比例。

  “对企业来说,参与共富工坊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带动村民致富的途径,也可以让分包更加集中规范,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台州一家眼镜企业负责人陶金富说。

  从运行成效来看,“不用打卡、不离家乡、不需高技能”等就业低门槛,正好满足低收入群体需求;“投入不增、产能提升”,也让一些有简单加工需求的企业弥补了产能;基层党组织通过共富工坊盘活乡村资源,解决就业岗位精准“提低”,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

  党建创新推动基层治理

  多位受访干部群众表示,与过去分散的自主经营不同,共富工坊注重党建引领、整合资源,本质上是一种基层党建创新,有利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战斗力,有利于整合农村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产资料,有利于以乡村振兴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坚持党组织主导。台州已将共富工坊建设纳入党建联盟工作体系,健全片区内资源共享、协同生产机制,发挥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引导优秀青年、妇女参与共富工坊建设。

  同时,台州各地建立起对口支援长效制度,搭建共建平台,推动区域之间在基层组织建设、产业扶持、人才输送和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度合作,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

  盘活农村资源。“一包水5升,售价28元,每天能卖几百包。”7月13日,在台州黄岩区宁溪镇一家共富工坊,几位务工者正在流水线前,将经过质检审批的天然水打包装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企业负责人沈兴玉说,在共富工坊模式下,农村的好资源不愁转化为农民的好收入。

  台州引导企业因地制宜,依托共富工坊有效盘活农村土地、山林、人力等各类资源,在农旅融合、土地流转、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开展合作。

  数字改革赋能。台州计划在今年内建成1000个共富工坊,培育50个以上的市级示范工坊。这意味着,将有数百个乡村、数千家企业、数万名劳动者参与工坊,形成共富带动效应。

  为进一步科学化管理共富工坊,台州市多部门正在联合开发共富工坊数字平台,从党建引领、组织运行、服务支撑、共富带动等维度对共富工坊进行实时画像,着力破解资源入库、需求对接、人员管理、品控把关、信息共享等方面存在的难题,推动共富工坊建设提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