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时被埋三天三夜,如今她用钢腿走上T台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观众们齐声喝彩,呐喊声从“妹妹加油”变成了“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
➤“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坦然面对自己最真实的样子,期待着生活中的惊喜,温柔地爱与被爱,做一个普通但很有力量的人。”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实习生 黄长江 于佳鑫
2008年5月,她被地震的废墟掩埋了三天。获救后,她失去了自己的右腿。
2018年5月,她卸下假肢上的海绵,用钢腿走完汶川马拉松全程,彻底接纳了不完美但真实的自己。
今天,她做自由摄影师、走T台、写书,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她叫牛钰,今年25岁,是十四年前汶川特大地震幸存者之一。
跑向新生
牛钰是北川人,地震发生的那一年只有11岁。经历30多次手术后,牛钰保住了左腿,却永远失去了右腿。
地震带给牛钰的不只是身体的改变。失去右腿后,她变得异常敏感,很长一段时间,都畏惧他人的目光。
“我打心底不想承认自己是个残疾人。那段时间与其说是和别人较劲,不如说是和自己较劲。”她说。
一场比赛,把牛钰从低谷中拽了出来。
2018年5月12日,首届汶川马拉松赛拉开帷幕。比赛主题为“生命的赞歌”。牛钰也报名参加了这场比赛。因为这一天对她有特殊意义,既是地震十周年纪念日,也是她的农历生日。
比赛比牛钰想象中还要艰难许多。全长20多公里的半程马拉松,她只走了3公里,就累得浑身酸痛,双腿失力。这时,她仿佛听见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告诉自己:“再走500米吧,走完就停下。”
500米过去,她又告诉自己:“再多走1公里,你一定能做到。”
就这样,牛钰一路坚持了下来。
临近终点时,观众队伍里忽然传来一声喝彩,有人用家乡话鼓励她:“妹妹加油!”这句鼓励也感染了在场的其他人。很快,观众们齐声喝彩,呐喊声从“妹妹加油”变成了“汶川加油”“中国加油”。
这些字眼,开启了牛钰的记忆闸门,她想起十年前在病床上的那段时光,病房电视机的每个频道似乎都播放着“汶川加油”。
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熬过了废墟下的三天,挺过了大大小小的手术,还有什么低谷是无法走出的呢?
“那一刻,我觉得假肢成了自己战胜苦难的勋章。我再也不要把它藏起来。”牛钰说。比赛结束后,她拆下了假肢上包裹的海绵,勇敢地露出了自己的钢腿。
回望过去十年的心路历程,牛钰觉得“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但最好的朋友也是自己”。她决定不再让情绪禁锢自己,尽可能去做更多喜欢的事。
“喜欢就要全力以赴尝试”
牛钰大学的专业是金融学。促使她成为摄影师的契机,来自一位室友。
她的室友长相漂亮,始终有一个“模特梦”,但身高不够,很难接到拍摄邀请。
牛钰觉得,美不应该被定义。每个人都有美丽的侧面,而摄影师应该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她想成为这样的摄影师。
牛钰开始自学人像摄影技术,想让镜头中的每个人都展现独一无二的美。
深入学习后,牛钰发现自己爱上了摄影师这个行当。毕业后,她以此为求职目标,面试了十几家影楼和工作室,无一例外失败了。
肢体不便,是用人单位给出的最多的拒绝理由。
拍摄过程中,有时需要用沉重的长焦镜头。如果只用一只手拿相机,牛钰的身体会不平衡。如果将镜头挂在脖子上,负重会加剧她的身体负担。有时,理想的构图只能通过或蹲或卧达到效果,这对她更是挑战。
尽管困难重重,但牛钰不想放弃。她不想被那些质疑的声音所干扰:“就像马拉松一样,再坚持一下,也许自己会比想象中更强大。”
“经历大地震之后,我觉得生命中有太多不确定性。”牛钰说:“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所以遇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一定要全力以赴去尝试。”
她的努力,如今已开花结果。
现在的牛钰是一名自由摄影师。通过摄影,她结识了许多人,帮助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美,这个过程让她格外快乐。
有不少与她相似的“特殊朋友”常主动找来,希望在她的镜头下展现出阳光自信的一面。
这些人也许肢体残疾,也许患有聋哑,也许皮肤大面积烧伤……而牛钰发现,为他们拍摄的过程,也是互相治愈的过程。
“这个世界真的很温柔。”这是牛钰接触摄影前从未有过的感受。
把力量带给更多人
2021年10月,牛钰接到了一个运动品牌的电话。对方认为她的经历与品牌理念相符,邀请她参加当月的上海时装周走秀。
牛钰当时的第一反应是震惊,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不适合运动品牌。
对方表示,虽然肢体有缺陷,但牛钰拥有热爱运动的灵魂。她不能自由奔跑,还坚持做肢体训练,防止肌肉萎缩,这是真正的运动精神。
就这样,牛钰成为上海时装周开办以来首位肢残模特。
走上T台前,看到身边挺拔漂亮的其他模特,毫无走秀经验的牛钰特别紧张,胡乱翻着手机,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
忽然,一条2年前的私信再次映入眼帘,唤起了她的回忆。
在这条私信中,一位女孩告诉牛钰,自己曾经是一名模特,却因车祸被迫截肢。她并未就此放弃模特梦。在她看来,肢体虽然不完美,却依然可以很漂亮。
牛钰备受鼓舞。那一刻,她觉得自己好像不是代表一个人,而是代表了整个残疾人群体:“我要站在T台上,而且还要走得很漂亮。”
牛钰希望自己的经历能为更多残疾人,甚至是健全人带去力量。
今年9月,牛钰的第一本书即将出版。她在书中讲述了自己从废墟中走出的故事,她希望读者能通过这些故事获得更多前行的动力。
“接纳自己不完美的地方,坦然面对自己最真实的样子,期待着生活中的惊喜,温柔地爱与被爱,做一个普通但很有力量的人。”今年5月12日,牛钰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写道。
未来,她还将继续迈开钢腿,走在春暖花开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