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西南边城如何做足“边”的文章
➤龙邦公路口岸已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那西通道,极大提高了口岸通关能力和承载能力,旅检通道国门楼建设正加快推进,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的国门广场、国门小镇也正加快建设
➤用足用活试验区优惠政策,进一步争取获批进境肉类、矿产资源、中草药等先行先试政策,为边境经济合作区提供更加强大的平台支撑
文 |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委书记 郝玉松
边境经济合作区作为沿边开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增进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交流、打造边疆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边境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位于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东盟经济圈的交汇点,是大湄公河次区域、泛北部湾物流对接区域、中越“两廊一圈”合作的咽喉地带,边境线长达152.5公里。
2021年1月,广西批准设立自治区级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这是继靖西作为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引领区”后的又一重大发展机遇。为此,靖西在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产业深度开放合作、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做足“边”的文章,加快构建沿边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全力打造边境经济合作区“升级版”,推动边境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龙邦口岸(2021年11月22日摄) 谢丕海摄
盘活资源: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2020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作为试验区的“引领区”,靖西在基础设施建设、保税物流、加工贸易等领域,带动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先行先试。
构建全方位立体交通网络。靖西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向南可抵达越南河内,向北直达重庆,向东通向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可到达昆明,奠定了其作为“一带一路”门户、通道和有机衔接枢纽的战略地位,成为试验区与东盟物流、人流的重要节点。
2021年,靖西加快推进黄桶至百色铁路、靖西至龙邦铁路、云桂沿边铁路规划建设,推动协调龙邦—茶岭—河内高等级公路规划建设,构建连接“渝新欧”铁路大通道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国际大通道,加快推进合那高速至岳圩口岸高速公路、沿边公路靖西段改扩建和靖西通用机场项目建设。
建设多领域高质量基础设施。靖西拥有龙邦国家一类口岸、岳圩国家二类口岸以及4个边民互市点。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龙邦口岸地缘优势更加明显,在发展对外贸易中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
为更好服务对外开放,实现兴边富民,龙邦口岸基础设施加快改造升级。目前,龙邦公路口岸已升格为国际性口岸并扩大开放至那西通道,极大提高了口岸通关能力和承载能力,旅检通道国门楼建设正加快推进,按国家4A级旅游景区规划建设的国门广场、国门小镇也正加快建设。
在此基础上,靖西推动岳圩口岸升格为国家一类口岸,积极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主动对接百色—北京果蔬专列和渝新欧班列,强化与广西北部湾港的衔接。
此外,靖西还加快能源设施建设和对外合作,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降低工业用电成本。推进建设智慧边境城市,畅通中国—中南半岛“数字丝绸之路”,推动5G网络城区全覆盖。
用活政策:全面推动产业深度开放合作
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和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的设立,让位于“边陲末梢”的靖西迎来大机遇。靖西在产业对接、招商引资、平台升级等方面全面发力,用足用活政策,助推产业深度开放合作。
产业对接促进大发展。为促进边境经济合作区最大程度发挥政策和地缘两大优势,继续发挥好沿边地区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先行区作用,靖西着力推动产业对接协作。目前,万生隆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已建成运营,粤桂扶贫协作在靖西龙邦口岸产业园已完成8个标准厂房建设,进驻企业12家,投产7家,落地加工商品货值2.37亿元,预计今年靖西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250亿元以上,增长率27%以上。
招商引资促进大提效。以“三企入桂”为契机,加快引进边境贸易、落地加工、物流采购、加工制造等投资体量大、带动能力强的基地型项目落户靖西三大产业园。龙邦产业园重点引进冰鲜水产品、水果粮食等落地加工企业和跨境电商;岳圩产业园重点加快引进电子组装、五金加工等企业,打造面向东盟的电子产品、小商品加工园;湖润产业园重点推动锰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磷酸铁、磷酸铁锂、高性能锰酸锂等新能源材料,引进新能源电池企业,打造自治区级重点新能源基地。
大平台引领大开放。持续推动开发开放平台大升级,完善产业承载平台,提升合作区内产业发展环境,完善生活性配套设施,为项目落地创造良好条件,有序推动龙邦口岸扩大开放至岳圩口岸,加快实现新兴边民互市点运营。在此基础上,用足用活试验区优惠政策,进一步争取获批进境肉类、矿产资源、中草药等先行先试政策,为边境经济合作区提供更加强大的平台支撑。
激活服务:打造边境经济合作区“升级版”
今年以来,靖西将建设百色开发开放试验区引领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有机融合起来,在金融改革、提效降费、文化旅游等方面搭建服务平台,提升软实力。
创新补齐服务短板。优化服务环境,建设靖西综合保税区、中国龙邦—越南茶岭跨境经济合作区、百色(靖西)边境经济合作区、沿边经济技术开发区、面向东盟的“飞地园区”、深圳龙岗—百色靖西龙邦跨境合作产业园区、靖西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园和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推动沿边地区金融创新,以推动人民币与东盟贸易往来使用为重点,构建与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相匹配的现代金融体系。全力推动发展“口岸+电商”“口岸+产业加工”“口岸+商物流”“口岸+边境旅游”“口岸+特色城镇”等“口岸+”模式。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创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试点,推行“一枚公章管审批”,力争实现8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和“一次不用跑”。推动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投资项目审批等行政审批时限再压缩65%以上。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业务实现全覆盖。对标对表国内、区内先进城市,推动营商环境综合水平进入全区前列。持续深化口岸提效降费,进一步简化口岸通关审批,推动人员、车辆通关便利化,规范和减少口岸通关环节费用,减轻企业负担。
深化中越常态化交流。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继续深化与越南沿边地区地方政府间常态化交流机制,拓展人文交流合作平台,持续办好“丝路杯”中国—东盟乒乓球比赛,组织开展跨境民俗文化展示交流活动。加强对外教育合作,打造面向东盟基础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健全服务管理机制,推进跨境劳务合作。加强中越跨境旅游合作。推进与东盟各国医疗资源互认共享,建立应对公共卫生危机协同机制。深化文化执法合作,构筑边疆地区文化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