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终端产业迈向“自进化”新阶段
➤自进化能力代表着AI手机发展的新方向。荣耀的实践表明,这种创新模式将推动行业从简单的功能竞争转向系统能力构建,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文丨《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当前,全球正迎来一场AI驱动的产业变革。这场关乎国家竞争力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AI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制高点,也是推动各领域从“数字化”向“智能化”跃升的核心引擎,是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
终端设备作为触达亿万用户的最终载体,其智能化水平是AI变革深度与广度的重要体现。当前,智能手机行业正处于从功能机向智能终端再向智慧伙伴演进的关键阶段。
2024年被称为“AI手机元年”,各厂商纷纷推出具备AI功能的智能手机,但多数产品仍停留在语音助手、影像优化等单点功能层面,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突破。业内认为,这种功能堆砌式的创新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对智能终端日益增长的需求,产业亟需寻找新的突破方向。
“自进化”定义AI手机未来
真正的AI手机应该是什么样的?行业如何突破同质化竞争困境?自进化AI理念的提出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与传统AI手机出厂即定型的特点不同,自进化AI让手机具备了持续学习和自主优化的能力,实现了从“工具”到“伙伴”的转变。
以某厂商的最新旗舰机型为例,其智能体像一个不断成长的智能伙伴,能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分析用户习惯、环境变化等数据,自动调整和优化各项功能表现——它能记住你的习惯,理解你的语气,甚至成为你覆盖“衣食住行购”等3000+场景的“全能搭子”。比如,对商务人士而言,只需一句“帮我约张总周三下午开会并准备项目方案”,手机就能自动筛选日程、发出会议邀请、生成方案框架。
业内认为,自进化AI的核心价值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持续进化能力,使终端能够根据用户习惯和环境变化自动优化性能;二是场景适应能力,可覆盖衣食住行购等多元场景;三是用户参与机制,通过创新性的反馈计划,让用户需求直接驱动产品进化。这些特性共同构成了新一代AI手机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智能手机“出厂即巅峰”的传统发展路径,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发展思路。“自进化能力代表着AI手机发展的新方向。荣耀的实践表明,这种创新模式将推动行业从简单的功能竞争转向系统能力构建,为用户带来更智能、更个性化的使用体验。”
中国AI终端能力全球领先
当自进化AI为智能手机打开新的想象空间,一个问题自然浮现:在这场全球AI终端的竞赛中,中国企业究竟处于什么位置?答案令人振奋。国际数据公司(IDC)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AI手机出货量同比激增591%,预计2025年将突破1.18亿台。这一增长的背后,是中国企业在AI技术创新上的持续突破和独特优势。
以荣耀Magic8系列为例,其创新性实现了多模态信息的深度融合处理。当你对手机说“帮我记录这份灵感”时,YOYO智能体不仅能听懂你的话语,还能通过摄像头识别你正在查看的设计草图,结合当前时间和地点信息,自动生成带有标签的创意笔记。这种跨模态的理解能力,让AI终端真正成为懂得用户需求的智能伙伴。
技术突破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独特的创新生态和发展优势。中国庞大的用户基数为AI训练提供了丰富场景。超过10亿的智能终端用户,每天产生海量的真实使用数据,这让中国企业的AI算法能够快速迭代优化。荣耀YOYO智能体之所以能在三个月内将场景覆盖从200个扩展到3000个,正是得益于真实用户数据的持续滋养。
中国企业在技术产业化方面展现出惊人效率。从实验室研发到量产上市,中国企业的平均周期比国际同行缩短30%以上。这种快速响应能力,让技术创新能够迅速转化为用户体验的提升。以荣耀与高通的合作为例,双方从技术研发到产品落地的协同创新,使芯片性能得到最大化释放。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形成完整的AI终端产业链。从京津冀的算法研发,到长三角的芯片设计,再到珠三角的硬件制造,完善的产业配套为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
市场数据印证了中国AI终端的领先地位:AI手机渗透率从2023年的3%跃升至2024年的22%,预计2025年将占据整体市场的40.7%。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企业的AI创新不仅停留在技术参数,更获得了市场的真实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企业在AI伦理和隐私保护方面也走在世界前列。荣耀等企业通过端侧处理等技术,确保用户隐私安全。这些举措不仅赢得了用户信任,也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了重要路径。
业内专家指出,中国AI终端正在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技术参数上,更体现在对用户需求的深度理解和创新体验的持续突破上。随着自进化AI等创新理念的落地,中国企业在全球AI终端竞争格局中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引领力。
构建面向未来的AI终端生态
在中国AI终端实现技术领先的基础上,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持续的发展动力?答案在于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系统。
当前,全球智能终端生态正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然而生态碎片化、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着产业发展。一方面,不同品牌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存在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应用开发者需要针对不同平台进行重复开发。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用户体验,也制约着产业创新效率。
荣耀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实践提供了有益参考。Magic8系列实现的跨品牌设备互联能力,打破了不同生态系统间的壁垒。这种“兼容并蓄”的生态观,有助于推动形成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应用生态。位于深圳湾的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通过设立创新沙龙区,邀请用户和开发者共同探讨未来AI终端形态,为构建开放共赢的产业生态提供了实践案例。
业内专家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时期。荣耀Magic8系列的推出,不仅代表了企业的技术突破,更展现了我国在全球智能手机产业链中的地位提升。随着“自进化”理念的落地实践,中国企业在全球AI终端领域有望实现更大突破。与此同时,政府也通过“人工智能+”行动计划等政策,鼓励企业构建开放生态。
业内认为,技术开放、生态共赢的发展模式,将推动中国AI终端产业从产品输出向标准输出、生态输出升级。随着5G、物联网等新基建完善,一个连接更紧密、服务更智能的AI终端生态正在形成。
未来,AI终端设备将无处不在,服务更贴近个人需求,决策更精准智能。在这个过程中,坚持开放创新、加强产业协同,将助力中国AI终端在全球市场实现更大突破,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