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假入法释放敬老善意-瞭望周刊社

陪护假入法释放敬老善意

2025-10-14 16:31:32 来源: 瞭望 2025年第40-41期

  

  文 | 张欣 翟天旸

  近日,上海市修改《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明确老年人患病住院治疗期间,其赡养人可以享受每年累计不超过七个工作日的陪护假。

  我国有超过3亿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体系,为家庭照护者提供社会支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陪护假入法,体现对赡养人切实履行赡养义务的支持。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社会化养老照护资金和服务投入,但这无法完全取代子女照顾和陪伴,尤其是当老年人生病住院,更需子女的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设立陪护假制度,释放了支持子女承担赡养责任的明确信号。

  陪护假入法,体现为家庭照护者减压赋能的政策取向。以上海为例,截至2024年底,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已占总人口的37.6%,且高龄化趋势明显。作为老人生活照料和康复护理传统意义上的主要承担者,成年子女经常处于养老、抚幼、工作“三头烧”状态。设立陪护假,一方面可缩减子女照护父母的时间“赤字”,另一方面,“陪护假期间的工资,按照本人正常出勤应得的工资发给”等相关规定,也在经济层面增强了对家庭养老的保障功能。

  良法之效,重在落实。明确申请条件、证明材料以及假期使用方式,确保陪护假制度可操作、能落地,还有待持续细化配套措施。同时,多地实践表明,让劳动者敢休、能休、带薪休好陪护假,也需进一步明确执行监督机制。

  如何对待老人,是社会文明的风向标。当我们以法之名,为一个群体的福祉完善制度、做实保障时,也是在为所有人营造更具包容性和幸福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