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乡村振兴动能的安溪实践
➤目前安溪共有淘宝镇10个、淘宝村57个,电商企业数9500多家,电商店铺数3.12万家,2023年完成农产品网络销售额95.24亿元
文 | 中共福建省安溪县委书记 吴毓舟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县域土地面积排在福建省第六位,是典型的山区大县、农业大县。安溪坚持以特色增优势、以优势强产业、以产业促振兴,逐步走出一条产业基础实、产品质量优、安全保障全、科技支撑强的乡村产业发展路径。
近年来,安溪获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二十多项涉农国字号荣誉。
坚持产业特色化
安溪根据自然地理、历史人文、群众意愿、市场前景等基础情况,精准规划布局富有比较优势的乡村特色产业。
种好“一片叶”。安溪是铁观音的故乡,也是具有千年历史的产茶县。县内已知的茶树栽培品种超百个,当地人发明的乌龙茶制作技艺、茶树“短穗扦插”繁殖技术等对茶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基于此,安溪将茶产业作为最大的民生产业、重要的支柱产业。2023年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362亿元,农民收入的56%来自茶业。
编好“一根藤”。藤铁工艺是安溪首创的新艺种,从一根藤条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是安溪“土生土长”的产业,也是安溪具有先行优势和基础优势的又一特色产业。如今藤铁工艺产业已经成为安溪继茶产业之后的第二大民生产业,从业人口达15万人,出口量占全国同类产品交易额的1/3以上,2023年行业总产值达286亿元。
抓好“一串珠”。安溪共有443个行政村,并不是所有村都适合发展茶业或藤铁工艺业。安溪积极引导各村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形成“大珠小珠”相得益彰的多元发展格局。如今已培育出“五金五银”等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其中2个年产值超2亿元、8个年产值超5000万元。
安溪县生态茶园(资料照片)黄东华摄
坚持产业市场化
安溪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打造有市场竞争力的乡村产业。
把质量摆在首位。推动乡村特色产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运营,为市场持续提供品质稳定、质量可靠的产品。紧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首创县域农资监管与物流追踪平台,在全国率先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去化学农药化等“减量化”行动,构建质量可追溯、安全看得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把渠道抓在手上。聚焦以品牌拓市场,统筹抓好公共品牌和龙头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消费者认可度,目前安溪已培育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聚焦以链条聚市场,安溪拥有完整的涉茶产业链,每年经安溪加工、销售的六大茶类茶叶超20万吨。聚焦以电商增市场,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载体,发力电商和直播赛道,助推农产品出村进城,目前安溪共有淘宝镇10个、淘宝村57个,电商企业数9500多家,电商店铺数3.12万家,2023年完成农产品网络销售额95.24亿元。
把需求作为方向。及时跟进市场需求变化,提供适合不同人群需求的产品,产业才能保持生命力。安溪的茶产业就紧跟年轻消费群体需求,积极拓展茶咖、奶茶、水果茶等新茶饮市场,开辟了基底茶这一新领域,目前安溪供应的新茶饮基底茶约占全国20%的市场份额。
坚持产业高端化
安溪坚持以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引领,推动产业转型提级,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强化科技赋能。在生产管理上积极创新,创立全国首个生物信息对抗与智能虫害防治系统,综合运用声、光、电、生物干扰等技术,实现病虫害的数字化预防;依托“安溪铁观音一号”“安溪铁观音二号”遥感卫星,实现对土壤信息、气象信息、病虫害信息等近50项数据的定期监测提取;依托中科三安植物工厂创制出第三代垂直植物工厂生产系统,实现全生产流程无人化生产,让蔬菜在完全密闭、无菌、无尘、无人、无病虫害的空间里生长。
强化平台赋能。采取“校地合作、公办民助”方式落地福建农林大学安溪校区,内设两个学院,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创设中茶所安溪乌龙茶产业研究院、安溪藤铁工艺创新发展研究院,落地3个国家级涉茶技术研发平台,通过设置百万奖金举办茶科技创新大赛等方式积极引导科研创新,安溪现有涉农高新技术企业20家、国家农业科技园示范企业38家。
强化业态赋能。做足“精深加工”文章,借助安溪籍团餐从业人员超4万人这一优势,规划建设粮食智慧互联产业园、团餐食材基地等,让更多原字号变为制成品。做足“农文旅融合”文章,在全国率先发展茶庄园业态,建成41座各具特色的茶庄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2023年,全县休闲农业接待超400万人次,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产业经营收入51.8亿元。
坚持产业共建化
安溪注重凝聚各方面力量,参与乡村产业共建、推动乡村产业共享。
推动要素下乡。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点带面促进土地集约节约高效利用,目前已实施一个整乡推进全国试点;常态化开展“三资”梳理盘活,推动乡村闲置厂房、校舍、粮站等转化利用,实现“低效存量”变为“高效增量”。聚力让产业“不愁钱”,每年整合各级财政资金超1600万元用于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强化金融惠农,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创新产品、扶农支农,2023年涉农贷款超500亿元;在福建省率先开展财政补贴型茶叶种植保险工作,县财政为全县60万亩茶园统一投保;创新建设茶产业金融结算中心,打造茶业供应链金融新模式。
推动人才在乡。坚持“向外引才”和“本土育才”两手抓,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全县乡镇全覆盖,技术服务村(社区)覆盖率达100%;建立“安溪人共答安溪题”乡贤人才常态化参与家乡建设机制,组建安溪县高质量发展人才顾问团,推动更多高素质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制定实施《安溪县制茶人才认定办法》,让更多从业人员评得上人才,促进乡村特色产业人才培育。
推动成果惠乡。着力完善“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茶农”等利益联结模式,通过村企联合、产业连片、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让更多农户深入参与,全县近六成农户加入合作社或进入企业务工,实现稳定增收。乡村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乡村各方面建设,最直接的体现是交通和物流,安溪县内通车公路总里程达4964.45公里,位居福建省县(市、区)第一;全县主要通村公路均实现“双车道”,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城乡物流网络一体化工程持续推进,村级物流服务点覆盖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