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组合 转型化合 创新强校之路

2024-04-22 10:56:31 来源: 瞭望 2024年第17期

 

  

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

2024年,学校农业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学校大力加强涉农交叉平台建设,与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共建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聚力开展种业“卡脖子”问题攻关,打造“种业硅谷”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柯高阳

  

  扬子江浩荡东去,大运河贯穿南北,江河交汇成就江南繁荣富庶;扬州城文韵悠长,瘦西湖画意诗情,名校因名城滋育涵养而根深叶茂。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扬州办学的六所学校合并组建新的扬州大学,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奏响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序曲,扬大也因此被誉为“高校改革的一面旗帜”。

  作为一所大体量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如何找准自身的独特定位?怎样因势而谋,迈出由大变强的关键一跃?

  扬州大学党委书记焦新安教授说,面对这道“必答题”,扬大持续推进“优化组合、转型化合”,以特色强本色、以优势聚合力,最大化释放“1+1>2”的合并办学效应,蹚出了一条“联合—合并—调整—提高”的创新强校之路。

  “坚苦自立” 由大到强

  《瞭望》:扬州大学的校训是“坚苦自立”,让人耳目一新。在这里学习、工作四十余载,你心目中的扬大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焦新安:1902年,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秉持救国强国之理想,办学储才,启智兴邦,筹创了通海农学堂和通州师范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农科和代办的文史专修科西迁扬州,组建苏北农学院和苏北师范专科学校,成为扬州大学的前身。

  张謇先生创校之初就立下了“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的校训,扬州大学校训取前面四字。有学生问我,“坚苦自立”的“坚”是不是写错了?我跟同学们解释,“坚”的本意是牢固、结实,含执着、刚正、笃实之意。“坚苦”就是抱定宗旨,矢志不移,勇往直前;含有信念执着、意志坚强,勤勉刻苦、务实笃行之意。“自立”就是不依赖他人,凭自己的劳动而独立生活,靠自身的努力而有所建树,含有自尊自信,自强不息之意。“坚苦自立”,关键在“坚苦”,根本是“自立”,是希望全体师生知难克苦、自立自强,以高尚的人格和渊博的学识化育天下英才,以优良的素质和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在立学中凝聚内力,在立功中释放张力。

  我刚进大学时,老师告诉我们,1952年苏北农学院建校之初,条件十分艰苦,全院师生在老院长冯焕文的带领下,白天上课、晚上劳动,共同参与校舍建设。可以说,百廿扬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创业史、改革奋斗史,创业精神和改革精神深深刻印在所有扬大人的骨髓里,融入血脉,根植内心。

  《瞭望》:作为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扬州大学如何实现“1+1>2”?

  焦新安:扬州大学因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兴。1992年,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等6所在扬办学高校合并组建成立扬州大学。

  从精简管理机构,到启动专业调整,再到按照学科群重组学院,学校以“优化组合、转型化合”为指引,持续推进办学要素的组合化合,最大化释放“1+1>2”的合并办学效应。目前,扬大已逐步建立起除军事学之外的十三大学科门类全覆盖的学科体系,形成“文科底蕴深厚、农科优势突出、科学人文交融、分类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同时聚力打造了以兽医学、作物学、中国语言文学为牵引的三大学科集群,夯实基础学科,重点创建一流学科,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比如,张洪程院士积极推动先进农艺与现代农机、信息控制等深度融合,探索出稻麦无人化栽培技术,为传统作物栽培学科找到了发展新空间,也带动了其他学科的集聚突进。

  在由大到强的征程上,扬州大学绘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学校在教育部多轮学科评估取得较好成绩,近期公布的2024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扬州大学跻身全球前600位,学校综合实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攀升。

  服务三农 人文日新

  《瞭望》:扬州大学农科优势突出,“扬大酸奶”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产品。多年来,学校如何发挥优势建设新农科、培养新农人?

  焦新安: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作为农科优势突出的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始终坚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高质量推进新农科建设,筑牢农业强国的人才根基。

  一方面,我们坚持多学科交叉融合,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覆盖。学校围绕涉农新产业新业态布局,组建多个交叉学科群,自主设置智能农业装备工程等6个交叉学科,在粮食生产、动物重大疫病和人兽共患病防控、优质品种培育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优势与特色。今年,我校农业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我们还大力加强涉农交叉平台建设,与江苏省农科院等单位共建生物育种钟山实验室,聚力开展种业“卡脖子”问题攻关,打造“种业硅谷”。

  另一方面,学校精准对接乡村振兴人才需求,大力培养“新农人”。自2010年以来,学校与张家港等地创新开展校地合作,设立“订单班”定向培养基层农业农村专业人才,聘请科研能力突出的专家教授和农业生产管理一线的实践能手分别担任“学术导师”“实践导师”,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宽博知识、宽精技能、宽厚素质”“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新农人”。学校回访发现,这批毕业生扎根在基层一线贡献青春力量,成为活跃在乡村振兴最前沿的行家里手。“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颜福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苏宏鼎等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瞭望》:作为一所文科底蕴深厚的综合性大学,扬州大学如何扛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

  焦新安:坐落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扬州大学的文科底蕴同样深厚。词曲学家任中敏、清史专家祁龙威、语文教育家顾黄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扬州大学前身之一的扬州师范学院涌现出一批造诣精深、传道授业的学术名师,学界称之为“扬师院现象”。赓续文脉、人文日新,学校坚定推进新文科高质量发展——

  一是熔古铸今写就大文章。以弘扬地方传统文化为己任,学校充分整合人文社科领域的科研力量,深度挖掘整理淮扬文化、典籍、民俗等传统文化资源,努力寻找其与现代社会的结合点,为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创新打开一片新天地。从车锡伦老师主编的《中国民间宝卷文献集成·江苏无锡卷》,到钱宗武教授主编的《〈尚书〉学文献集成·朝鲜卷》,再到王永平教授主持编修的《扬州通史》,一批特色鲜明的研究成果竞相涌现。

  二是守正创新培育大先生。一直以来,学校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工程,引导广大师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营养。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培养了一批等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名家,还有数万名师范毕业生坚守三尺讲台教育一线。这些从学校走出去的“大先生”是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最闪亮名片,也是学校持续做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最坚实的底蕴。

  三是顶天立地扛起大担当。学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充分发挥智库咨询参谋作用,在乡村振兴、健康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领域形成一系列咨政成果,推动一批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走出书斋。

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2024 年 3 月 8 日摄) 宋凯摄

  服务“国之大者” 贡献“扬大力量”

  《瞭望》:大学的使命感决定着大学的高度和远度。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扬州大学近年来有哪些作为和成效?

  焦新安:学科门类齐全、教育科研资源丰富,是扬大的突出优势。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扬大人迎难而上,攻克多个技术难题。围绕动物重大疫病防治,我们完成了重要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传播生态规律及其防控技术研究,形成了从农场到餐桌、从研究到应用的全产业链覆盖;助力“双碳”战略,我们深耕光伏、储能、氢能等相关领域,实现从材料到器件再到装备的产业链纵向专利布局,形成了行业领域部分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和产学研成果的转化突破;服务“南水北调”工程,我们完成了大流量泵站高性能泵装置关键技术集成及推广应用,成功解决了一期工程中依赖进口、运行效率低等“硬骨头”问题。

  张謇先生早在创校之初,就提出了“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的办学理念。应该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扬大的先天“基因”,是融入骨髓、融到血液里的。针对养禽业中频发的高致病性禽病,扬大培养的刘秀梵院士创制出系列专门疫苗,解决了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

  学校还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始终立足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实际,先后成立中国大运河研究院、长江文化研究院、中餐繁荣基地等实体机构,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高质量创新成果服务“国之大者”。

  《瞭望》:面向未来,扬州大学如何谋划更进一步的发展?

  焦新安: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也是扬州大学的价值追求。面向未来,我们将充分对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要求,抓紧完善学科专业结构布局,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战略任务布局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学校将2024年列为“学科专业高质量发展年”,加大学科间的整合和竞合,稳步推进学科专业调整优化,把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规模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深化科教融汇,学校还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人兽共患病防控与生物安全、生物育种、光伏储能等重点领域组织跨学科、跨领域、大协同攻关,聚力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在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快研发突破,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新动能。

  如今的扬州大学已接过了历史的接力棒,担负着接续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的光荣使命。学校吹响了“纵深推进‘第三次创业’”的新号角。未来,学校将继续发扬创业精神和改革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力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更创新的思路、更强烈的担当、更务实的举措,在新征程上加足马力冲刺国家“双一流”,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新的“扬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