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2024-04-08 14:28:33 来源: 瞭望 2024年第15期

 

  在江苏省海安市大公镇王院村,村民驾驶植保机械

在田间进行喷洒药物作业(2024 年 3 月 19 日摄)翟慧勇摄 / 本刊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贾雯静

  

  春回大地,万物“耕”新。

  中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发挥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作用。

  伴随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同时,国际形势持续动荡,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加之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多发,粮食安全问题凸显,耕地保护日益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实施一系列“长牙齿”的硬措施,守住耕地红线,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二十连丰”,全国各地牢牢筑起了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保数量,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耕地红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经过努力,我国不断严密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完善法律法规,修订实施土地管理法及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颁布实施黑土地保护法等、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明确了18.65亿亩耕地和15.46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逐级分解下达到各地;严格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层层压实责任,改革完善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健全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制度,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严肃耕地保护督察执法,发挥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作用,动态监管并严厉惩治土地撂荒、乱占耕地等行为。

  通过一揽子措施,初步遏制了耕地总量持续下滑趋势。2022年全国耕地面积较上年末增加约130万亩,连续两年实现耕地总量净增加,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提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保护耕地不仅是数量上的,而且是质量上的。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2030年我国将累计建成12亿亩并改造提升2.8亿亩高标准农田。

  锚定提质目标,我国大范围、大力度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规划引领,明确建设思路、区域布局、重点内容等;创新投入机制,推行政府投资与金融信贷投贷联动,引导金融、社会资本投入;开展建设试点,选择粮食主产区的部分地市、县开展试点,探索有效工作机制、投入模式和技术路径;健全管护机制,完善建后管护制度,指导地方落实管护资金,明确管护主体,压实管护责任。

  眼下,农田“高标准”正绘就农业“好丰景”,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耕地超过一半是高标准农田。

  稳增量,挖掘耕地后备资源。

  保耕地不仅要利用好现有耕地,还要千方百计增加耕地后备资源,不断挖掘林地、草地、沼泽地、盐碱地和荒地等土地潜力。其中,盐碱地在我国分布范围广,开发利用潜力大,是重要的“潜在粮仓”。

  为充分挖掘释放盐碱地潜能,我国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集聚优势资源,全力攻克盐碱地利用难题。从开展土壤盐渍化治理示范,到推进专项普查摸清耕地后备资源“家底”;从组建国家盐碱地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到成立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我国不断通过治理赋能、生态赋能、科技赋能和产业赋能,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让更多盐碱地变身新粮仓。

  同时,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没有变,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依然突出,耕地撂荒增多,占补平衡存在量不足、质不高问题,守住耕地红线的基础尚不托底。农田水利方面欠账还很多,一些地方水土流失、地下水超采、土壤退化、农业面源污染加重。新时代新征程上,耕地保护任务没有减轻,而是更加艰巨。

  对此,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尊重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久久为功,采取有力措施保护耕地,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和管护力度,确保耕地数量有保障、质量有提升。

  土为本,万物生。未来,我们更要在耕地保护的每个环节保持敬畏、感激,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进一步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沃土,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