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粤木棉红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三十周年记
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携手万科集团助力河源仙坑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项目(2021 年摄) 万科集团供图
➤截至2023年底,基金会累计接收募集善款超过130亿元,携手超2000个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和爱心个人参与或开展了3000个以上帮扶项目,助力广东省和国家东西部协作约1.4万个自然村(帮扶点)实现了美丽蝶变
➤随着自身日益发展壮大,基金会主动作为,努力筹措资金开展了“医疗医药进村工程”“告别茅草屋大会战”“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困难家庭励志学生关爱工程”“三区民生基础工程”“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专项乡村振兴项目”等60多个自主品牌慈善公益项目,内容涵盖广东省老区苏区少数民族地区民生基础工程、公益保险、教育帮扶等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钱沛杉
从涓涓细流到浩浩江河、从扶贫济困到乡村振兴、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
30年与时俱进,从“广东省扶贫基金会”到“广东省乡村发展基金会”再到“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变化的是镌刻着时代印记的名称,不变的是爱心帮扶、振兴乡村的初心和使命。
30年来,基金会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广泛汇聚社会资源,潜心致力广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事业,积极参与国家东西部协作,累计接收募集善款超过130亿元,成长为全国同类基金会中名列前茅的公益平台。
栉风沐雨,玉汝于成;纾难济困,硕果累累——2010年、2017年、2022年,基金会三次被评为5A级社会组织,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广东省脱贫攻坚突出贡献社会组织”“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10周年突出贡献社会组织”“南粤慈善奖”等荣誉,得到了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广泛肯定。
矢志初心乡村振兴接续脱贫攻坚
1993年,广东省政府原广东省贫困地区山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开展扶贫筹款工作需要成立了“广东省扶贫基金会”。
30年来,基金会凝聚社会力量,用心搭建连接政府、爱心力量、欠发达地区与困难群体的慈善公益平台,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基金会成为广东省委、省政府扶贫济困工作的重要公益服务平台。
时钟回拨到2023年的金秋时节,地处粤东北的梅州市大埔县西河镇漳北村,“95后”大学生官维远正在和村民一道忙着把刚摘下来的蜜柚打包发货。“我们西河镇的柚子品质好,市场上供不应求,是多家零售商超的供货商。”
得益于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对口帮扶和企业通过基金会的捐资加持,曾经是广东省定贫困村的漳北村近年来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发生明显变化。朝气蓬勃的村容村貌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2019年,官维远从深圳返乡创业,成立梅州市漳北绿之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乡亲们一起把500亩蜜柚变为村民的“致富果”,助力柚农增收。
粤北深山之中,藏着一个被誉为“世界过山瑶之乡”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乳源瑶族自治县。全县坐拥上百处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散发着独特浓郁的民族风情,但一度“藏在深闺人未识”。
为了让“世界过山瑶之乡”被更多人熟知,基金会和万科集团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对乳源以县域为单位进行了系统规划,采用“绿道整合多镇连片资源”的策略,以“一条绿道,一个瑶寨,六大主题示范区”为思路,历时三年,打造出广东多镇连片的乡村振兴示范带——“瑶客共生乡村振兴示范带”。
从脱贫攻坚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后,基金会引导帮扶企业在打造“一村一镇一品”的基础上进行多镇连片及整个县域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此外,在产业扶持的基础上,基金会还从党建、教育、人才等方面全方位助力乡村振兴。
2023年9月7日,玖龙纸业公关部负责人戴泉源,在干净整洁、设施完善的韶关南雄市湖口村党群服务中心,从村党总支书记张慈荣手中接过一面感谢锦旗。
从临时搭建的铁棚到拔地而起的四层新楼,土路变成硬底路,陈旧的电脑设备更新换代,湖口村委会迎来崭新面貌。2019年以来,玖龙纸业为助力南雄苏区乡村振兴,通过基金会先后捐赠2050万元,用于新建、修缮包括湖口村在内的南雄14个党群服务中心及其他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据介绍,基金会平均每年实地调研考察30多个帮扶项目,与帮扶单位和帮扶企业协力打造了一批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精品项目。
截至2023年底,基金会累计接收募集善款超过130亿元,携手超2000个爱心企业、社会团体和爱心个人参与或开展了3000个以上帮扶项目,助力广东省和国家东西部协作约1.4万个自然村(帮扶点)实现了美丽蝶变。
主动作为关注民生情暖弱势群体
近日,基金会来到广州救助中心,看望和慰问项目受助的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儿童及家庭。
“我们是通过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申请到了基金会的善款支持。现在孩子术后恢复良好,感谢基金会对我们的爱心帮助。”来自广东省云浮市的患儿家属张先生激动地说。
广东是地贫高发区之一。2021年起,基金会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联合开展了“地贫儿童关爱工程”项目,为粤东粤西粤北14个地市农村相对困难家庭的地贫患儿提供救助。项目资助标准为移植手术5万元/人,术后感染1万元/人。截至2023年9月,项目已累计资助57名地贫儿童,拨付资金275.5万元。
关注欠发达地区弱势群体,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是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努力推动的工作。随着自身日益发展壮大,基金会主动作为,努力筹措资金开展了“医疗医药进村工程”“告别茅草屋大会战”“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困难家庭励志学生关爱工程”“三区民生基础工程”“广东省少数民族地区专项乡村振兴项目”等60多个自主品牌慈善公益项目,内容涵盖广东省老区苏区少数民族地区民生基础工程、公益保险、教育帮扶等。截至目前,累计筹集资金约9亿元,帮助困难群众超300万人次。
“非常感谢你们的资助和慰问,我的病情现在比较稳定了,我也会更坚强!”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寺坑村,廖秀热情地剥着自家种的柚子招待前来回访的基金会和当地妇联工作人员。
55岁的廖秀是“农村母亲关爱工程”的受助者。2020年,她在医院查出宫颈癌,不久后其丈夫也因车祸致腿部残疾,接连的打击让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通过“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她获得了5000元资助金,解了燃眉之急。
早在2016年,为了给困难家庭患病妇女提供更多保障,防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当年广东省两会期间,基金会牵头联合广东省妇联提交了《关于将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请示》议案,受到高度重视。广东省委、省政府还将扩大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纳入2017年广东十大民生实事。
作为重点慈善公益项目,基金会携手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持续开展“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已逾十年,累计帮扶困难母亲1947人次,资助金1698.08万元,有效缓解她们的实际困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用心经营“6·30”平台
积极参与国家东西部协作
2010年6月,经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自2010年起将每年的6月30日设定为“广东扶贫济困日”。
如今,“6·30”活动已成为广东参与面最广、惠及范围最大、社会效益最好的扶贫济困和助力乡村振兴平台,打造出众多典型帮扶项目,为广东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这一活动省级捐款主要接收单位,基金会自活动设立以来充分发挥平台优势、资源优势和服务优势,认真配合做好每年“6·30”活动募捐宣传发动、善款接收和管理拨付、项目管理和反馈等全流程服务工作。
基金会理事长赵松峰说:“我们每年都会积极联络各理事单位、相关爱心企业负责人参加‘6·30’活动重点企业座谈会,协调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解决帮扶项目落地、建设、运营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为爱心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以“6·30”活动为抓手,基金会在聚焦广东省内工作的同时,还动员、引导广东企业积极服务国家东西部协作。
截至目前,星河湾集团、玖龙纸业、万科集团、长隆集团等通过基金会累计捐赠资金约12.97亿元,支持西藏、新疆、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和甘肃等地的教育、医疗、产业等项目,取得累累硕果。
严管厚爱阳光公益启新程
基金会秘书长林英说:“每一笔捐赠,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不论捐赠金额大小,都是对我们莫大的信任。管好用好这一笔笔善款,才对得起每一份善意。”
公开透明是慈善组织的立身之本。2013年,基金会建立“扶贫资金末梢监督系统”,通过该系统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捐赠信息、受助信息、援助项目进展情况,全面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钟建元介绍,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健全法人法理,加强规范化建设,共制定和完善《项目和合同管理制度》《专项基金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办法》等各项规章制度共39个。
此外,基金会引入第三方评估和审计机构,及时根据审计意见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对重点捐赠项目,基金会专人进行跟踪、检查、督促,形成一整套资金管理机制,提升了捐赠资金的使用效益,树立捐赠资金公开透明的良好社会形象。
2023年9月5日,星河湾集团被授予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中国公益慈善领域中的最高政府奖。第三次揽获这份至高荣誉的星河湾集团总裁黄健慧说:“我们通过基金会捐赠的重大项目,基金会都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解决帮扶项目落地、建设、运营中遇到的问题,为我们办实事解难题。真正做到了事前调研,事中监管、事后评估审计,善款花得明明白白,效果清清楚楚。”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项目经理马化烈说,“基金会和我们的联动非常密切。理事长、秘书长都已年届七旬,还经常和我们一起到粤东粤西粤北的偏远乡村去考察、调研项目。同时,基金会还会帮我们一起出谋划策,寻找最适合我们的项目。”
凡为过往,皆为序章;坚守担当,接续奋斗。赵松峰表示,基金会将一如既往,汇聚社会资源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广东省高质量发展继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