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自贸区:制度型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南宁片区风貌 广西商务厅供图
➤广西自贸试验区持续推行国家层面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落地,并将这些制度创新成果与广西实际和经验有机结合,进一步形成广西特色制度创新成果
文 | 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杨春庭
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广西自贸试验区)是我国唯一一个既沿海又沿边的自贸试验区,自2019年8月创立以来,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积极为国家试制度、为改革闯新路、为广西谋发展。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领域改革、贸易转型升级、金融开放创新、现代服务业创新、通道门户开放创新等方面形成诸多制度创新成果。
广西自贸试验区聚焦面向东盟、服务陆海新通道、沿边开放三大特色,从自身发展实践出发,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坚定以制度型开放推动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大思路开辟新格局
在新发展格局下,广西自贸试验区通过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适时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发展、联动强化区域之间的功能协同“内外互促”“以点带面”“上下联动”,助力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以“外”促“内”,推动广西营商环境改善走上新台阶。广西自贸试验区以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金自由、运输自由、人员从业自由、信息快捷联通为重点,积极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更高标准投资贸易自由化营商环境。其中核心要素包括:以跨境投资准入国民待遇为原则的负面清单模式及高标准投资保护制度;以公平竞争和竞争中立为原则的一致性监管环境;高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包括金融服务、物流服务、数字贸易和数字自由跨境流动在内的服务贸易开放;投资收益及贸易收付自由跨境转移;以服务贸易专业人员跨境执业和非标准就业为重点的自然人流动便利及从业自由等。
以“内”促“外”,推动广西对外开放达到新高度。广西自贸试验区根据发展需要适时优化空间功能布局,充分发挥政策制度空间溢出效应。第一,争取海港、空港综合保税区扩区或布局新的综合保税区,推进建设广西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南宁、钦州港和崇左协同发展,在此基础上争取实现广西自贸试验区扩区;第二,发挥广西沿边优势,加强广西自贸试验区与东盟国家联动发展,创新构建制度创新联动机制、研发攻关联动机制、增强供应链韧性联动机制、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化配置联动机制,更好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第三,提升广西自贸试验区全球资源要素集聚配置的主体功能,培育发展开放型前沿产业体系,优化产业政策,提炼硬核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以高端制造业、跨境服务贸易、技术创新型先导产业为特色,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型前沿产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第四,强化广西自贸试验区在国际陆海新通道中的门户作用,进一步优化陆海新通道通关程序,支撑陆海新通道积极作用发挥,做好“一带一路”联通,促进西部资源整合联动。
以“点”促“面”,为广西深化经济社会改革打开新局面。一是以培育产业链核心企业促进广西产业集群形成;二是以广西自贸试验区金融创新提升广西产业创新环境、强化与东盟产业经济合作;三是数字技术促进园区内产业升级与区域产业联动;四是以三大片区带动广西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五是以广西自贸试验区建设整合西部、中南经济资源;六是以广西自贸试验区产业创新、集群发展促进内外部产业协同联动;七是以中国—东盟博览会打造广西面向东盟开放综合平台等。
“上下”联动,推动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广西自贸试验区围绕三大片区建设,联动强化区域之间的功能协同,加快政策落地。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和数字技术应用,加强产业链、产品链上下游之间的关联作用,加快培育产业龙头,打造良好创新生态。在重点科创领域,加快培育和引进优质头部企业。同时,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利用产业链、供应链优势集聚资源、支持创新,着力打造广西自贸试验区创新示范区,促进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新阶段。
六条路径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西自贸试验区通过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国家层面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提升优化陆海新通道门户港服务和管理、促进开放平台向更高能级发展、多管齐下促进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三大片区协同增效等六大路径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目前,广西自贸试验区正积极推进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
推进国家层面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在广西全面实施和再创新。广西自贸试验区通过持续推行国家层面的302项自贸试验区制度将创新成果落地,并将这些制度创新成果与广西实际和经验有机结合,进一步形成广西特色制度创新成果。目前,国家层面302项制度创新成果中,第七批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24项已启动,其余278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广西已落地248项。此外,广西自贸试验区已累计形成了134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区复制推广,其中有48项为全国首创。
提升优化陆海新通道门户港服务和管理。在“硬实力”不断强化的同时,广西将着力提升优化陆海新通道门口港的“软实力”,推进北部湾国际门户港从国际“一流设施”港口转向国际“一流服务”和“一流管理”港口。
促进开放平台向更高能级发展。在积极承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同时,广西自贸试验区积极推进开放平台制度性建设,推动智慧口岸建设、金融开放创新、集成跨境电商综试区建立等。
多管齐下促进广西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充分发掘陆海新通道潜力,积极对接东盟;二是推进数字工业平台建设和金融制度创新,助力广西核心产业集群建设;三是做好广西“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等多链条协同,稳步促进广西产业质量提升;四是协同国家“兴边富民”战略,推进广西沿边产业园建设;五是持续改善创新环境,大力推动和培育新兴业态。
促进三大片区协同增效。为更好地发挥区域优势,广西自贸试验区赋予了三大片区不同的分工定位。南宁片区定位于东盟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重要节点;钦州港片区定位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门户港、向海经济产业集聚区、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崇左片区定位于跨境产业合作示范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陆路门户。三大片区在其定位方向发展基础上继续做好其协同发展,进一步激发发展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