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天信息产业破局商业化

2023-10-16 20:40:16 来源: 瞭望 2023年第42期

  

  当前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应用的牵引,只有应用市场打开,整个产业才能呈规模发展,成本随之进一步降低,形成良性产业生态

  空天信息产业是一条新赛道,要在商业化应用方面奋起直追,需要更多“产业思维”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亚彪 吴慧珺

  “造星”“发射”“组网”……近年来,我国空天信息产业生态体系持续完善,在这些“关键词”之后,随着空天科技快速发展,“应用”成为事关产业行稳致远的新关键词。

  采访中,有业内人士谈到,一条新赛道能否盈利,取决于产业化,而产业化取决于成本,成本又取决于用户规模,用户规模则取决于应用。因此,应用才是空天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源。

在航天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人员对航空航天类部件进行优化升级(2023 年 5 月 11 日摄) 孙凡越摄 / 本刊

  走向商业化是必然

  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离不开成本下降与用户激增这两者间的良性循环,地面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就是典型的例子。与地面移动通信相比,空天信息产业打开应用市场的大门相对不易。

  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吴劲风等业内人士认为,卫星制造、发射成本近几年虽然不断下降,但相较于传统地面信息服务硬件,其成本仍属于很高的水平。比如卫星设计、制造尚未出现革命性、跨越式的进步,基本上是单个设计、单个制造。另一方面,卫星应用场景还未拓宽,比如遥感应用主要聚焦在一些突发自然灾害救援等领域,用户面仍停留在机构层面,尚未进入大众,产业经济性较差。

  “当前空天信息产业发展需要更加关注应用的牵引,只有应用市场打开,整个产业才能呈规模发展,成本随之进一步降低,形成良性产业生态。应用做不起来,产业就无法形成闭环。”航天科工集团三院航天海鹰卫星运营事业部总经理袁鸿翼说。

  业内人士认为,从产业本身而言,空天科技产品需要注入工业化基因,而非一件件独立设计、精雕细刻的艺术品,否则产业化无从谈起。空天信息产业的规模化、工业化都落在应用端,只有应用端才能最终为发射、组网买单。过去空天信息产业客户多是机构,下一站到了抓大众应用的时候了。

  研究机构发现,国内外不少卫星运营主体仍处于亏损阶段,这种逐级递减的效应,直接影响空天信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乃至生存能力。从国内已规划的星座建设需求看,投入较大,即便星座完成组网,维持运营也要不停发射补网卫星,每年硬投入也需上百亿元,如果下游应用市场和盈利渠道没打开,这种状况将难以持久。国际上也如此,著名的低轨卫星系统“一网”由英国、印度等多国政府、卫星公司以及投资机构联合主导建设。该系统计划发射600多颗近地轨道卫星,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速度、低延迟的互联网连接。由于前期投入巨大,预计到2027年前都无法实现盈亏平衡。

  据一位曾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及其股东有过深入接触的投资界人士透露,以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为例,其盈利并不在火箭领域,而是在星链。有业内人士认为,太空探索技术公司已跟一些无线电企业签署协议,星链应用端的服务未来可能会剥离,走向商业化将是必然。

  成熟的商业模式尚待形成

  在空天信息产业领域,除大众应用较普遍的卫星导航外,卫星通信、卫星遥感的市场潜力不容小视。多家机构今年发布的空天信息产业发展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空天信息产业中,卫星导航占比超八成,卫星通信和卫星遥感占比较小,开发远远不够。

  通信领域方面,尽管地面移动运营商已完成了对人口密集地区的覆盖,但全球仍有约一半人口未接入互联网。卫星通信相较于传统的运营商,对山区、沙漠、戈壁、海洋、天空的覆盖有更多优势,市场潜力巨大。

  在遥感领域,投行、保险公司、测绘机构等单位需求很大。今年4月在合肥召开的空天信息产业峰会上,一位测绘机构的负责人说,他们开展地面普查时,对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需求很大。“现在跑野外测绘的工作人员,纯靠人海战术效率十分低下,卫星遥感技术能帮助我们提高生产力。”

  面对庞大的市场需求,受多重因素影响,国内的空天信息产业成熟的商业模式却尚待形成。

  一是资源共享机制缺失。一位长期从事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的机构负责人说,当前卫星数据壁垒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整合共享、合作开发利用亟待提上日程。商业卫星在实际应用中相对割裂,卫星系统间“烟囱林立”,横向资源互联共享机制尚未打通。

  二是数据处理手段落后。以卫星遥感为例,原始遥感数据好比矿石,需要经过提炼、转化,才可以变成能使用的数据产品。目前行业内数据开发能力不强、解析挖掘不够、自动化生产水平不高,数据产品应用模式单一,卫星综合运管和分发机制也尚未形成,资源利用率低下。

  三是有偿使用付费习惯尚未养成。当前卫星遥感数据市场化,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行业内对于花钱购买数据服务还没有形成习惯。如何引导大家付费购买、消费卫星数据,是打破这种尴尬,进而打通整个空天信息产业链的关键一步。

  四是资本关注度不够。业内研究发现,我国上游卫星制造和发射关系清晰,盈利逻辑和模式也较清晰,当前国内资本投资主要集中在这两个领域。而卫星运营、数据应用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盈利模式和场景还不清晰,有时难以获得资本的青睐。

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

成功将遥感四十号卫星发射升空(2023 年 9 月 10 日摄) 冯阳摄 / 本刊

  从“科研思维”转向“产业思维”

  我国航空航天领域过去多是“科研思维”主导,优点是稳定度和成功率高,极大推动了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但成本控制意识不强,商业化不够。“产业思维”导向则主要是控制成本,在提高良品率的同时,也考虑投入产出效益。因此,“科研思维”与“产业思维”的关键区别是成本意识。

  空天信息产业是一条新赛道,要在商业化应用方面奋起直追,需要更多“产业思维”。

  首先,激发更多应用。比如卫星遥感应用已覆盖经济生活各方面,但很多需求并没有被激发出来。业内人士认为,有必要通过广泛宣传,把遥感等空天科技应用推向各行各业,甚至打造“空天信息产业+”系列应用模式,收集市场反馈,强化供需对接。一位省级测绘部门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正考虑联合本地相关厅局,适时组织卫星遥感应用交流会,宣传推介卫星遥感应用场景和示范案例。

  其次,空天信息产业尤其需要打造产业“链长”“链主”。通过他们聚合上中下游,向上拉动制造领域,向下拓展应用领域,从而构建闭环的产业链。

  此外,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和应用场景的建设也迫在眉睫。业内人士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全国性数据交易中心,打通数据壁垒,统一卫星数据传输交换标准,实现行业内共享;通过共享地面接收站等方法,制定统一的数据接收标准;通过建立空天数据智能信息处理中心,把不同来源的数据管理起来,集中做智能解析、转化等处理,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应用场景;通过加强地面终端建设,挖掘更多服务C端的消费场景……

  无论如何,面对空天信息产业赛道的“下一站”,人们不得不开始考虑:庞大的投入之下,怎样盈利?不管回应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多少,但构建商业模式,健全产业生态,从“应用端”破局,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