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提升古代石刻保护利用水平
➤综观中华文物宝库珍藏,古代石刻是现存历史文物中数量最多、类型最多样、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大项。了解与研究古代石刻,就是在了解与研究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传承
➤《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遴选公布的古代名碑名刻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文物共计1658通(方),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代,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文 | 赵超
近期,国家文物局发布通知,公开《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名录包含碑刻、摩崖石刻等1658通(方)重要文物,刻成年代从战国至清,文字种类包含汉文、藏文、蒙文、满文、维吾尔文等20种,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分布,保管、收藏在323处文物保护单位和221家文物收藏单位。
此次发布的名录全面展现了我国古代碑刻刻成年代、类型形制和分布区域情况,记录了我国古代多民族交流融合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动例证。
作为我国文物资源中特色鲜明、价值突出的重要类型,古代碑刻石刻文物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在党中央对文物保护和碑刻石刻文物拓印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指导下,国家文物局于2022年部署启动了碑刻石刻文物资源摸排、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建立等工作,发布了《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遴选公布的古代名碑名刻名录,是加强碑刻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升古代碑刻石刻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在重庆大足石刻小佛湾摩崖造像保护工程现场,
工作人员对石刻造像病害进行处理(2023 年 8 月 19 日摄) 黄伟摄 / 本刊
独特的历史文化载体
石刻是人类表达思想意识、标记文明演进的重要载体之一。巡礼中华大地,在遍及南北、宏伟壮丽的石窟寺中,可以看到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佛教造像与供养人造像、供养题记、刻经等各种石雕;在历代帝王陵墓遗址群中,可以看到竖立在神道两侧的各式神兽、珍奇动物、侍从官员和神道柱、神道碑等大型石雕;在各地博物馆、艺术馆中,更可以见到大量丰富多彩的古代石刻文物,从满载史料的华美墓志、图像生动的汉代画像石,到南北朝以降的佛教造像、经幢刻经,隋唐宋元的镇墓石、碑版丛帖,林林总总,都是华夏历史资料的宝藏,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
遍布全国各地的古代摩崖、碑碣、墓志、经幢、刻经等文字石刻,以及画像石、佛教造像、石窟寺、石人石兽、神道柱、石牌坊等艺术石雕、建筑石刻等,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成为独特的历史文化载体,记录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多维度的历史信息。
综观中华文物宝库珍藏,古代石刻是现存历史文物中数量最多、类型最多样、内容最丰富的一个大项。了解与研究古代石刻,就是在了解与研究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明传承。
对石刻的保护与研究,在中国考古文博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现在已经公布的八批总计505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属于石刻、石窟寺等有关石刻的可以达到307处之多。此外,在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近3000处古建筑单位内,还大多包括有附属于古建筑的碑、碣、题记等石刻文物。被国有博物馆收藏的石刻数以万计。散布在民间的古代石刻,尤其是明清石刻,数量更为庞大。由于石刻本身体态巨大沉重,限于条件,很多石刻还都处于原地露天存放的状态,给石刻的管理与保护、研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家文物局历来重视古代石刻,早在1979年就曾经选编了《第一批全国书法艺术名碑名录》,在内部试用;以后在历次全国文物普查、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和长城、石窟寺等专项调查中均将碑刻石刻文物纳入调查范围;陆续出台《拓印古代石刻的暂行规定》《文物复制暂行管理办法》《文物复制拓印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发布《石质文物病害分类与图示》《石质文物保护修复档案记录规范》《石质文物保护工程勘察规范》等标准规范;设立砖石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指导各地实施了一批石刻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展示、监测预警、环境整治、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以及馆藏石刻可移动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免费开放等项目。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还开展了本地区碑刻石刻文物调查、研究、保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果。近几年各地博物馆举办了多次有关石刻的大型展览。《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就是在这些成果基础上推出的新创举。它将价值重大的碑刻集中公布,有助于鼓励、引导社会各界对古代碑刻石刻文物的关注,充分发挥它们在“两个结合”中的文化作用。
第一批名碑名刻的选择考量
在确定名录的工作中,考虑到我国碑刻石刻文物资源数量巨大,前期基础工作相对较弱,全国的名碑名刻名录采取了分批次公布的方式。这一次的遴选范围主要限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本体构成以及附属文物、由文物保护单位保管的重点碑刻石刻文物和各国有博物馆所藏一级文物。遴选对象以刻成年代在1911年以前的碑刻石刻文物为主。在国家文物局部署下,各省区市文物局提交了各地推荐名碑名刻文物近5600通(方)。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组织工作专班,对推荐名单进行了专业审核,并充分听取了考古学、历史学、古文字学、古文献学、金石学、书法艺术领域专家,西安碑林等石刻保护机构,以及北京大学、西北大学等高等院校、研究机构的意见,拟定名录。经国家文物局党组审定后,于2023年1月正式印发《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
对于名碑名刻的选择标准,各界人士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以往所说的名碑,更多偏重于书法艺术方面,此次选定名碑名刻,以所具有的考古文物、历史、艺术、科学等学术价值与政治、文化价值为主要依据,兼顾类型、内容、形制上的代表性和稀缺性。对汉晋以前石刻基本予以全部推荐,对南北朝隋唐宋元及以后的石刻,由于数量较多,而且同类型石刻大量存在,就主要从6个方面加以遴选:
一是撰文者、书丹者为著名书法家、代表性历史人物,或内容涉及古代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发明家、教育家、文学家、艺术家等重要历史人物,具有研究价值。
二是内容具有重要史料,可反映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等。
三是具有重要的政治现实意义。如在民族、边界、历史变迁等方面提供可靠证据,反映古代中国各民族社会发展和民族交流融合,体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过程,反映古代中外关系和相互文化交流等。
四是其形制、纹饰雕刻等具有典型特征,可反映石刻本身的发展和演变,具有考古文物研究的断代或标本价值。
五是具有明显的地理标识作用,已经成为重要的地理名胜人文景观、地方名片。
六是具有文字学、书法学、文献学的研究实用价值,可以体现中国文字及书法的发展历程、演变规律,在书体、书风、技法、流派等方面具有典型标本意义,以及铭刻中存留了典型的古代文字书体,可以反映古代文字演变发展规律,或者其文献内容具有版本研究价值等。
推动石刻文物“活起来”
古代石刻的宝贵文化价值,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对于石刻资料的整理、编集、研究成为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向。现已出版的有关石刻的图录、集校、汇编、研究专著及论文集等达上千种,大量以往未曾收录的石刻材料得到公布发表。《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的公布,可以起到引导学术研究方向和社会关注热点的作用。
鉴于石刻文物数量极其巨大,掌握信息尚不完全,《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也可能还有所遗漏和不足。
一些以石刻为主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千唐志斋、西安碑林等,拥有数以千计的时代相近的文物,不可能一一并举,只能在其中择取部分文化价值最高的石刻来代表整个保护单位。这些遗憾,希望在今后继续编集名碑名刻目录的工作中能补充完善。
对全国现存的石刻文物予以全面彻底的调查登记,完善保护,形成《中国古代石刻总目》,更是有待完成的重大文化工程。据了解,在“两个结合”的方针指引下,国家文物局将制定出台加强古代碑刻石刻文物保护的相关政策举措,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和第九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遴选,督促指导各地摸清全国古代石刻文物资源家底,提升古代石刻文物保护层级,实施一批古代石刻文物保护和展示阐释项目,推动古代石刻文物“活起来”,为传承弘扬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