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省强链突围
➤从农业资源大省迈向农业产量大省后,湖北在迈向农业产业强省的过程中,经营分散、满足于赚快钱的思维惯性等,阻碍了农业产业向精深加工迈进
➤以转变技术供给方式、跳出局域思维、联合做强品牌等为突破口,湖北探索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路径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徐海波 闫睿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湖北采访了解到,多个养殖农户甚至小型养殖合作社,正在为“是继续传统方式养殖小龙虾”还是改用新的“稻田精养模式”犯难。“前者轻车熟路,后者需要学习新技术。”一位虾农说,精养模式对农户来说,是一道有门槛的难题。
对水产大省湖北而言,如何延长小龙虾等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形成优势产业,仍待破题。
湖广熟,天下足。湖北生产的粮油、畜禽、淡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一项项“前列”背后,农业产业仍大而不强、多而不优,困扰着湖北农业高质量发展。
受访人士指出,湖北从农业资源大省迈向农业产量大省这一步走得顺畅,但在迈向农业产业强省的过程中,经营分散、不聚焦、满足于赚快钱的思维惯性等,阻碍了湖北农业向精深加工迈进,错失培育更多具有行业带动能力、市场话语权和先进生产加工工艺龙头企业的良机。
目前,湖北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低于先进省份。为加快缩小差距,湖北提出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8万亿元,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0%的目标。
除了加快补齐资金、人才等要素短板,湖北以转变技术供给方式、跳出局域思维、联合做强品牌等为突破口,探索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路径。
产量优势背后的产业尴尬
一组数据显示了湖北农业的家底。
湖北是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2022年粮食产量548.23亿斤,连续10年保持在500亿斤以上。淡水产品产量常年保持在450万吨左右、位居全国第一;油菜籽年产量250万吨左右、位居全国第二;茶叶年产量40万吨左右、位居全国第三;生猪、蔬菜、鲜蛋等年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
与农业产量相比,农业产业体量偏小。农业农村部《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到2025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32万亿元;以湖北提出的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8万亿元计算,也仅占全国约1/20。
从龙头企业数量来看,农业农村部2023年认定的1541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湖北仅82家,而山东等省则超过100家。中国农业产业化协会发布的农业产业化头部企业100强榜单,湖北仅两家企业上榜,而山东、广东等省上榜企业在10家以上。
湖北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由于缺乏竞争力强的本地企业,湖北生产的菜籽油市场占有率低,食用油市场基本被中粮、鲁花、金龙鱼等企业占领。
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黄梅县及武穴市等地,有广袤的水田,是小龙虾养殖的好地方。近年当地大力推进“稻虾共养”,小龙虾养殖面积在20万亩左右,通过附近的丰颖图小龙虾交易市场等销往各大城市。该交易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年交易量4万余吨,交易总额近10亿元。由于附近没有小龙虾深加工工厂,“农民只能赚个辛苦钱,地方也没能留下税收”。
湖北的螃蟹、四大家鱼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在梁子湖、洪湖等大型湖泊,有大量的螃蟹养殖。早在本世纪初便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但市场开发没有跟上,产品影响力难敌江浙品牌。
汉川市是莲藕种植大市,年产值达10亿元,虽然有较好的市场,但产品附加值不高。记者了解到,汉川市年生产原藕粉约1400吨,90%销往江浙沪滇等地深加工成速溶藕粉。
统计显示,近年来湖北农产品加工率约为68%,其中精深加工率不足20%,而发达地区的这两个数字达到90%、60%。即使湖北2025年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80%,仍然处于追赶状态。
补足要素短板
延长加工产业链条,将农业资源、科技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培育具有行业带动能力、市场话语权和先进生产加工工艺的龙头企业,成为湖北解题的思路。
农业产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政策支持的连续性至关重要。受访人士指出,融资难、融资贵、农业担保不足、保险滞后,正是湖北近年来农业产业化落伍的重要因素之一。
强化资金支持成为破题抓手。
从2010年开始,湖北省省级财政拿出调度资金,采取年初借、年底还、免利息方式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额度逐年提高,全省市(州)、县两级财政也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培育重点龙头企业。
“这几年是银行从工商、纳税系统找到我们,过去我们是通过关系去找他们。”红安县弘益循环农业产业园负责人熊胜平介绍,公司在红安投资1个多亿,从事红薯和蛋鸡的种养殖。去年,通过惠农贷政策,在两家银行顺利贷款300万元,对车间和设备进行完善。
目前,湖北“农业信贷直通车”平台已与金融部门数据实现“全对接”,一方面接入农业保险、贷款贴息、财政投入等数据,另一方面接入发改、公安、税务、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电力等方面数据,疏通农业企业的融资渠道。
培育乡村“带头雁”。
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从2022年起,连续5年力争培育5000名省级以上乡村产业振兴“头雁”,示范带动培育各类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20万人以上,形成新型经营主体人才“雁阵”。
依靠湖北科教大省的优势,开展“百名专家教授进百企”活动,组织数百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进行对接,推动合作研发和成果转化,企业加工技术与装备水平不断提升。
打通种植加工销售“全体系”。
走进湖北薯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厂房陈列间,各种红薯制品让人目不暇接。生维薯粉、红薯薯丁、红薯粉丝、红薯曲奇……位于大别山地区的红安县,种植红薯历史悠久。在市场需求驱动下,其貌不扬的红薯被打磨成具有高附加值的“金疙瘩”。
以往,红安红薯长期处于传统零散种植状态:种植周期长,产量低,个头不均匀,凹凸不平,当地人形容是“歪瓜裂枣”,口感欠佳,拉到菜市场也卖不出好价钱。即使被列为全国第一个红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多年来,红安红薯仍然“几块钱一大包。”
近年来,全县实行脱毒种苗全覆盖,推行起垄、施肥、滴灌、覆膜一体化技术,良种良法配套让红薯的抗旱耐贫瘠优势得到发挥,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
“把红薯产业做大做强,光种好还不够。”湖北根聚地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是最早一批在红安做红薯产业的企业,公司董事长周德顺说,企业攻克技术难关,走产业深加工之路,创新推出可做红薯包子、馒头、蛋糕、冰淇淋等专用红薯生全粉和各色红薯生薯丁,受到市场好评,公司也由此升级为湖北薯粮科技集团。
随着红薯产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红安县预计,到2025年全县种植面积将达到30万亩,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瞄准消费新趋势,拓展农业产业新思路。
“过去,‘大路货’也不愁销。现在,市场变了,必须主动创新求变,适应消费者新需求。”湖北富农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继平说,过去,公司几百亩水面养殖的活鱼,直供武汉等城市商超,收益稳定,但是“赚不了大钱”。
近年来,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农科院联合开展供应链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生产的淡水鱼制品、自热方便饭、方便火锅、预制菜等产品逐渐赢得消费者青睐,成为公司未来的主攻方向。公司已被评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在湖北潜江市后湖农场天新场分场,虾农分拣小龙虾(2022 年 6 月 25 日摄) 伍志尊摄 / 本刊
加快形成现代农业新范式
黄冈基层农技人员告诉记者,降低小龙虾养殖农户更新养殖方式的技术门槛,是他们当前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湖北在“虾稻轮作”模式的基础上推出“虾稻轮作、共作一体”模式,又提升推出“小龙虾稻田养殖、繁殖一体”模式,小龙虾养殖模式三连跳是湖北加快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成势见效的缩影。
湖北于2021年制定了《湖北省重点农业产业链实施方案》,在茶叶、优质稻米、菜籽油、小龙虾、柑橘、蔬菜、生猪、家禽及蛋制品等重点农业产业链成立专家团队和工作专班,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茶产业总产值实现千亿元,积极推进菜籽油、小龙虾、柑橘、蔬菜、生猪、家禽及蛋制品等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
多位受访基层农业干部说,为加快追赶步伐,当前在强化新技术新模式引路,带动种养殖走出传统范式的过程中,应调整技术供给方式,突破不适宜现代农业的思维局限,优化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建立送技下乡、到田入户标准体系。
鄂州市鄂城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熊舟说,要建立从生产到销售全程可追溯机制、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与监管体系;建立原种保护、品种选育、养殖、生产加工全产业链的行业标准和养殖基地标准,精准到什么规格、口感最好,不同季节水深多少、水面多大适宜养殖等;补齐研发、养殖、推广技术、深加工等类型的技能人才。
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跳出传统农业局域思维,联合做强品牌。
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万里村,2011年回乡创业的付晓军成立万里水稻种植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1000多亩地,种植优质稻谷、高油酸油菜,吸纳农户100多户。最近,他正琢磨搞一个小型加工厂,与周边粮食企业以及食品企业合作,联合打造优质大米和食用油品牌,向附加值高端领域发展。
“以往,每年收获季,销路很单一,就是卖给本地商贩或加工企业,收购价格相差并不大,好粮的附加值并没有卖出来。”付晓军说,通过打造更完善的就地加工、销售链条,走“农业工业化”路子,坚持“一二三产”共同谋划,融入市场,才能更好提升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品牌价值。
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化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做大做长农业产业链,离不开本地农民的参与。荆门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付祖科说,应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搞初级农产品加工,一是可以提升农业附加值,二是可以减少农产损耗浪费。要优化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收购价,同时也要增强农民的履约意识。
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湖北正在实施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十百千万”工程,坚持引进头部企业与培育本土企业“两条腿”走路,不断提高龙头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到2025年,规模以上龙头企业数量达到6000家,带动湖北省75%以上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