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二连浩特市:构建点固线牢面稳边境党建新格局

2023-08-31 16:34:07 来源: 二连浩特市委组织部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深入推进“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不断深化和拓展边境党建“点线面”工作法,积极打造“祖国北门党旗红”边境党建品牌,激发边境党建内生动力,构建区域统筹、部门联动、共筑共建的边境党建一体化工作格局,为落实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推动口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党建引领夯基础,固好边境党建支撑“点”。

  以党员中心户、嘎查、苏木、社区为基点,建强组织体系基本单元,扩大覆盖范围,将基点建设成为团结动员群众、凝聚各方力量、维护边疆稳定发展的坚强堡垒。改造升级党员中心户和嘎查、苏木党员活动阵地以及服务设施,建成一体性综合活动阵地,为党员中心户发挥“双联”作用提供坚实基础。

  建强战斗堡垒,全力推进“五优”“五强”“五好”创建工作,全面开展嘎查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比武争星”,切实提升苏木、嘎查党组织工作水平,增强基层干部综合素质。选优配强社区党工委书记、嘎查党支部书记,选派机关干部担任嘎查第一书记,严格落实嘎查“两委”工作报酬调标要求,激励苏木、嘎查干部担当作为。

  针对口岸城市党建工作及基层治理形势任务变化,匹配建设资金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探索形成“544”社区党建工作机制,深入开展“一社一品”创建,打造社区党建与城市治理、服务口岸发展与服务人民群众深度融合的新格局,一体化推进边境党建工作。

  锡林郭勒盟“共建北疆基层党建长廊,筑牢点固线牢面稳千里红色屏障”

边境党建联建共建启动仪式。(二连浩特市融媒体中心摄)

  创新机制凝合力,筑牢边境党建共建“线”。

  推荐党员担任堡垒户、护边员,积极推行“五户联防”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护边员守边护边职责,鼓励引导牧民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发挥观察员、记录员作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边境治理共同体,有效筑牢护国守家的人民防线。

  支持边境管理部门技防力量建设,落实组建“鹰巡”无人机警航队、远程可视预警、智能卡口设置等具体举措,提升边境智慧管控效能。

  持续推进口岸联合党工委“书记轮值”制度,深化“五个一”工作机制,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联合党工委会议,有效解决口岸党建、过货通关等事宜,实现党务和业务工作互融共促。

  有力延伸“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线,形成锡林郭勒盟边境党建共建带,通过组织联建、边线联防、产业联动、生态联治、振兴联创的“五联”平台,有力推进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为联动融合发展、区域合作共治、处理矛盾问题搭建桥梁。

  持续推进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建设,建立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包联党建工作联系点工作机制,实现“一盘棋”谋划、“一张图”作战、“一股劲”推动。

  党政军警企非建制性联合党委开展党日活动(二连浩特市格日勒敖都苏木摄)

  多方联动聚人心,延伸边境党建治理“面”。

  积极推广“党员中心户+警务室”模式,落实边防派出所负责人兼任苏木党委委员、边防民警兼任嘎查联防员工作要求,实现治安服务“零距离”,确保边境地区安定团结。组建由苏木、连队、派出所、嘎查、驻地企业等各类党组织组成的党政军警民企非建制性联合党委,推动“六位一体”联合会议,在2个抵边嘎查建立固边联合党支部,不断强化基层治理覆盖面。

  树立“大边防”意识,针对口岸城市特点,强化口岸城市政治功能,深化北疆红色网格治理服务内涵,在牧区以党员中心户为单元,设置17个网格,实行党员中心户、党小组组长、网格长、牧民小组组长“一肩挑”;在社区建立“三级组织四级负责”的党建模式,实现边境城市网格治理服务全覆盖。

  大力推动兴边富民,不断发展壮大嘎查集体经济,积极推广“党支部+合作社+企业+农(牧)户”发展模式,以“领导包联、部门帮扶”为抓手,不断深化农企利益联结机制,5个嘎查集体经济均超过20万元,其中2个嘎查以分饲草料的方式给牧民分红,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和牧民生产生活双赢。□(文/赵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