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探索工业碳效改革
➤湖州工业碳效改革最本质的特征是加强部门联动和政策协同,利用“碳效码”多场景应用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和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而激发企业主动降碳增效的内生动力
文 | 浙江省湖州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洪湖鹏
工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关键和难点所在。如何推进工业领域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实践中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依托自身工业绿色化与数字化发展基础,率先开展了系统性、协同性的工业碳效改革探索,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工业降碳立标打样。
湖州南太湖风光(2022 年 10 月摄) 沈勇强摄
创建“碳效码” 为企业治碳提供依据
2021年,湖州汇总分析了来自统计、经信、电力等部门提供的14类2300余万条数据,涉及33个行业、381个细分子行业和3800家规上企业,提出评价企业碳排放水平的指标——碳效值。该碳效值并非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的绝对值,而是工业企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与其所处行业同期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平均值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单位产出碳排放量与行业平均水平的对比结果,结果趋近1,表示处于行业平均水平;值越小,说明单位产出排放的碳越少,碳效越高。这样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碳核算方法准确性的依赖,后期待最新标准发布后,按照标准要求对碳效结果进行整体修正即可。
结合企业碳效值结果,湖州建立了算法模型,应用防篡改的识别方法及系统、数智化跟踪技术等创建了企业“碳效码”标识,实现了全域规上企业碳效评价赋码。同时,搭建“碳效码”服务平台,从企业、行业、区域等不同层面实现工业碳效情况的“立体画像”。工业企业可查询了解自身“画像”结果进行转型升级,政府部门可掌握区域内规上企业碳效水平情况进行分类施策。
加强信息共享 让碳效改革掷地有声
湖州成立了工业碳效改革工作专班,统筹指导和综合协调工业企业碳效对标应用管理工作。市级发展改革、经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市场监管、统计、税务、金融、电力等多部门协作配合,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推进碳效改革落地执行。通过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工业碳效码推广应用的通知》《湖州市工业碳效码数据归集及结果发布制度(暂行)》《湖州市2022年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实施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湖州市工业碳效改革的实施意见》《湖州市绿色金融促进条例》等,将“碳效码”结果内嵌到当地产业、土地、税收、财政、金融等政策中,改变了过去以行政命令为主导的节能减排模式,激活企业主动实施、社会联动进行绿色低碳升级的全新治理模式。
例如,依据碳效值对企业实施差别电价、水价;对于节能降碳技改项目,政府按10%比例补贴企业(项目);对于绿色示范标杆,给予资金奖励、利率优惠、用地倾斜等;并开发了“碳效贷”“碳惠贷”“碳改贷”等金融产品,支持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盯重点解难点疏堵点 为企业低碳转型开方找路
“碳效码”已成为湖州制定产业政策、加强行业管理的重要依据。针对高能耗、高碳排的水泥、化工、铸造、印染等行业,聚焦落后工艺设备,采取关、停、并、转、迁等措施,实现存量调整、整治提升;针对规上低贡献、规下低效益、用地低产出的“三低”企业,通过关停淘汰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入园集聚一批,推动行业提档升级;把能耗碳排情况纳入项目准入条件,提高项目引进质量,从根本上促进新旧动能转换。针对工业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过程中反映的“不会改”“不敢改”“不能改”问题,市经信部门遴选培育了一批技术优势强、实践效果好的科研院校、系统集成商,建立专家咨询诊断和顾问跟踪制,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服务。一是为高碳低效企业开展节能降碳诊断,鼓励企业运用先进节能降碳技术、工艺、装备实施节能降碳增效升级改造。二是聚焦高碳区域、高碳行业、高碳企业,引导能源消费侧电能替代,推动以电代煤、以电代油。三是鼓励企业通过认购“绿电”、碳汇等方式,抵消其部分能耗和碳排放,并纳入碳效评价指标,保障企业发展机遇公平,避免降碳齐步走、“一刀切”。
注重成效跟踪 推动碳效改革走向纵深
市经信、统计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工业企业碳效评价规范》,明确了碳效测算、评价的指标体系、方法和参数;并充分发挥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优势,提高对碳减排数据真实性、可靠性的管理。每年年中,对煤、电、油、气等主要能源品种终端消费、加工转换消费、用于原材料消费和回收能等基础数据进行校核修正,对算法进行优化,尽可能科学地指导、规范全域范围的规上企业开展碳效评价和对标提升。目前,正面向规下工业企业建立碳效评价对标体系,制定了《湖州市规下企业碳效评价细则(试行)》,推动全域企业低碳转型;并委托工业和信息化碳达峰碳中和研究中心开展《湖州市工业碳效改革经验与推广机制研究》,强化工业碳效改革湖州模式的理论提炼,力争实现更大范围推广。
如今,“碳效码”已从湖州扩大到浙江省11个地市4.9万家规上企业,已累计为398家高碳低效企业实施“碳效+能效服务”,开展绿色技改项目500余项,推动244家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612家绿色工厂完成“提质升星”,促进区域经济运行绿色程度进一步提高。开发的“碳效贷”“碳惠贷”“碳改贷”等金融产品,累计服务企业1900户,发放贷款4090笔,共计215.8亿元,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投向工业低碳发展领域。一系列工业碳效改革措施的推进,预计每年可推动工业降碳500万吨以上。
工业降碳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既要统筹产业发展,又要加快推进低碳转型;既需要改革创新,又需要与当前政策衔接过渡。湖州工业碳效改革是推进工业领域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的一次制度创新和大胆尝试,最本质的特征是加强部门联动和政策协同,利用“碳效码”多场景应用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和长效机制的建立,进而激发企业主动降碳增效的内生动力。
下一步,湖州将不断巩固、深化和扩大改革成果,包括强化理论研究与经验总结,进一步完善改革模式和应用场景,加快探索面向更大范围的工业降碳管理模式,努力带动实现全局性整体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