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黔桂交界小城,赴一场“寻蓝之旅”

2023-05-16 10:26:59 来源: 瞭望 2023年第20期

 

杨成兰在合作社的扶贫车间里织布(2020 年5 月28 日摄) 杨文斌摄/ 本刊  

种好“一片叶”,是做大做强蓝染产业链的第一步

蓝染工艺既具有地方文化属性,又兼具市场逻辑,可以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三产融合的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

到黔东南,赴一场“寻蓝之旅”成为亲子研学的热门之选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惊亚 周宣妮

  “倚山人”,是杨成兰给自己的手造工作室起的名字。她说,这是自己对乡村生活最美好的期待——“靠山吃山”过上好日子。

  离广东,穿广西,入贵州,高铁列车钻过一个连一个的山洞,抵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2014年底,贵广高铁正式开通,贵州进入“高铁时代”,多民族聚居的小城榕江也得以搭上现代化“快车”,与更广阔的世界联通。

  杨成兰的家乡丰登村,是“镶嵌”在榕江绿水青山间的一个古老侗寨。她是寨子里走出来的第一个女大学生,毕业后在贵阳市一所高校当音乐教师。

  在她的记忆里,村里人祖祖辈辈种植棉花和板蓝根,纺纱、织布、打靛、染衣,以“蓝”打底,再以蜡染、刺绣等工艺添制花鸟鱼虫等图案,装点着平日生活。

  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脱下土布衣服,换上时髦服装,而织、染、刺绣等传统艺术类非遗工艺少有人问津,杨成兰动了念头,想重新焕活手工技艺。

  2016年,她放下教鞭,返乡创业。织布机、染缸、蜡刀成了她的新伙伴。7年来,“手艺人”杨成兰倚山纺纱,以蜡为笔点绘花纹,用蓝靛浸染出一方方蓝白相间的侗族土布,远销国内外。

  在榕江,像杨成兰这样的“倚山人”还有很多。从在侗寨里、鼓楼边播撒下一颗颗板蓝根种子开始,他们以“蓝”为主题,串起种植、采摘、酿酵、打靛、织染、刺绣、文创、旅游等环节,链接出一条“只此青蓝”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晕染出一片产业之蓝。

  种好一片叶

  放到十几年前,榕江县栽麻镇领所村村民杨秀堂怎么也不会想到,房前屋后随手种来染制衣服的板蓝根还能卖出大价钱,甚至形成产业。在他的记忆里,每到夏末秋初,妈妈就会采摘新鲜的板蓝根叶子,泡进大缸制成蓝靛,再将手织的布料放入蓝靛反复漂染。

  “染一次,去溪边洗一次,往返三四趟,白布就会变为如大海一样澄净的蓝色。”杨秀堂说,“染色后,妈妈会给布料裁剪刺绣,给女子绣花,为男子绣龙,小孩的布料上绣的是鸟,制成一家人的新衣。”

  “榕江的侗苗文化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此前一直找不到很好的产业抓手。”榕江县常务副县长王飞告诉记者,蜡染和刺绣最能展现榕江苗侗民族文化,板蓝根是这两种工艺必不可少的蓝靛膏的原材料。

  种好“一片叶”,是做大做强蓝染产业链的第一步。从这一实际出发,榕江县于2018年开始引导鼓励群众规模化种植南板蓝根,杨秀堂加入其中。

  “植株间距40厘米左右,太密了叶子长不大,打不出靛膏;移栽时,要倾斜角度,栽深一点……”杨秀堂和其他几个村民合伙,流转土地100亩,成立了板蓝根专业合作社。

  “公司+农户”“合作社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激发了广大农户种植积极性。当地引进专业公司自主育苗、统一供苗,并以每千克1.2元的价格保底回收;当市场价高于保护收购价时就随行就市,保证种植户收益。2022年,榕江县建成100亩以上连片规模南板蓝根基地30个,累计种植面积3.2万亩,年产量5.25万吨,产值达6800余万元,带动6339户群众参与,户均收入达4417元以上。

  指尖工艺“变现”

  将板蓝根鲜叶泡入缸中,三五天后滤掉叶渣,加入石灰搅拌,再静置一两天,沉淀在缸底的就是蓝靛膏……

  位于榕江县忠诚镇王岭村的古法制靛基地,占地2.2万平方米,建设资金达670万元。记者在这里看到,浸泡池、打膏池、沉淀池等大大小小的池子共有100多个,村民们种出来的板蓝根源源不断送到这里,用于生产蓝靛膏。

  贵州青于蓝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基地运营。该公司董事长于浩说:“蓝染工艺既具有地方文化属性,又兼具市场逻辑,可以向上下游延伸形成三产融合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

  该公司与榕江县共同建设了制靛基地、蓝靛加工基地和研发中心、产品销售中心等,板蓝根鲜叶日处理能力达5万~8万斤,蓝靛膏年产能可达300~500吨,年销售产值达4488万元。“项目已带动种植户4350户,近2万人参与产业发展,也为村寨里的手艺人提供了‘指尖工艺’变现的可能。”王飞说。

  榕江县易地移民搬迁点特和小区,设有一个“月亮故乡千匠百艺非遗工坊”,由榕江县与月亮故乡非遗文创中心共同培育。工坊结合当地基础较好的蓝染、苗侗刺绣、蜡染、手织布等非遗工艺进行建设,依托网络平台开展订单式培训和生产,培育和带动了5个乡村合作社、2个传统印染织布坊、1个在地设计工作室和1个非遗协同创新中心。

  “通过整合碎片化的非遗文化和手工艺资源,工坊带动了苗乡侗寨妈妈手艺人们就业增收。”工坊管理人员吴邦竹说,工坊现有固定员工10余人,每月1800元基本工资外加计件工资,每人平均月收入2000元左右。此外,固定接订单合作的手艺人有200多个。

  目前,榕江县在线上线下销售蓝染系列文创产品200余款,2022年以来,销售额1700余万元,蓝染侗布通过跨境电商远销海外。

  蓝之旅有更多可能

  2016年刚返乡时,杨成兰租了一个25平方米的猪圈。她将猪圈粪坑回填,搭上简易板,改造成“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她翻出尘封多年的织布机,在吊脚楼边撒下板蓝根种子,开始尝试以侗族土布为载体传承有温度的手艺。

  除了用板蓝根染出蓝色,她还尝试用柿子染出棕色,艾草染出灰棕色,藏红花染出粉红,栀子染出黄色……五颜六色的布匹晾晒在自家院坝和屋顶上,远远望去,宛若山间繁繁点点的小花。

  杨成兰与100多户农民签订协议,对500亩南板蓝根保底收购,带动榕江及周边县400多名绣娘制作蜡染、刺绣,产品远销日本及东南亚国家。

  “蓝”的价值不止于卖。

  如今,到黔东南赴一场“寻蓝之旅”成为亲子研学的热门之选。越来越多游客来到榕江学习种棉、采蓝、纺纱、织布、染布,学做侗族特色小吃。“一到暑期,每天来参观研学的游客有五六十人。”杨成兰说。

  2022年,“倚山人手造生活工作室”被列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非遗传习中心。今年开年后,工作室几乎每天都传出“叮叮当当”声。十几名工匠加班加点,修建民宿。

  杨成兰始于猪圈的返乡创业路,进入了“大兴土木”的新阶段。“预计今年暑期建成开放,届时研学接待能力将从目前7间房增加到20多间。”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