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团队等荣获“科苑名匠”称号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为培育选树具有行业顶尖技能水平的科技创新先进典型,5月10日,中国科学院工会举办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名匠发布活动。“北京时间”产生与保持团队等16个团队和4名个人被授予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名匠”称号。
“北京时间”产生与保持团队面向国家需求,为重要基础设施和行业提供精密时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高级工程师洪义麟带领团队自主研制出多套光栅关键工艺设备,为我国强激光技术发展作出突出贡献;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团队在刘中民院士的带领下,使我国率先实现了煤制烯烃核心技术及工业应用“零”的突破;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团队为先进轨道交通装上中国动力。
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名匠”名单
一、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名匠”(个人)名单(按姓氏笔画排序)
邓 菲 武汉病毒研究所国家病毒资源库主任、研究员
余成群 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拉萨站执行站长、正高级工程师
洪义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正高级工程师
常爱民 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二、中国科学院第四届“科苑名匠”(团队)名单
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大豆功能基因组与分子设计育种团队
自动化研究所紫东太初大模型团队
电工研究所大功率电力电子与直线驱动技术研究团队
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研究团队
信息工程研究所电磁空间安全研究团队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工程菌种铸造科学设施团队
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与工程研究团队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空间X射线-极紫外光学研究团队
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间激光器研发团队
上海天文台氢钟团队
紫金山天文台“夸父一号”科学及HXI团队
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深海探测技术研究团队
光电技术研究所深空探测彩色相机团队
国家授时中心“北京时间”产生与保持团队
近代物理研究所强流高功率超导质子直线加速器研制团队
北京中科科仪股份有限公司电子光学研发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