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瞭望汽车 > 正文
新能源

“蔚小理”陷入“两难”境地

2023-03-24 22:59:20
来源: 瞭望

   随着小鹏汽车财报发布,蔚来、理想、小鹏2022年成绩单全部出炉。从各项财务指标来看,尽管三家的营收、交付、净利润等相较去年均实现了大幅增长,但都仍未摆脱亏损局面,距离真正“上岸”还有不短的距离。面对近期汽车行业的大规模降价,尚未盈利的“蔚小理”将再次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表格为瞭望汽车制图

亏损持续扩大

  从营收层面来看,“蔚小理”三家在营收上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蔚来汽车营收数据最好,达492.7亿元,理想和小鹏分别为452.9亿元和268亿元。

  营收持续增长的同时,三家头部新势力造车的亏损情况并未好转。2022年,蔚来净亏损144亿元,同比增长259.4%。以去年全年的交付量12.25万辆计算,蔚来去年平均每卖出一台车,亏损约为11.78万元。

蔚来汽车换电场景 图源:蔚来汽车网站

  2022年,小鹏汽车亏损91.39亿元,同比增长 87.92%,结合交付数据12万辆来计算,公司每卖出一辆车亏损约7.57万元。

小鹏P7i 图源:小鹏汽车网站

  理想汽车在亏损上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去年理想汽车的亏损为20亿元,较2021年的3.22亿元,亏损增幅超过5倍。理想汽车2022年汽车总交付量达到13.32万辆,但仍未摆脱卖一辆亏一辆的情况,平均每卖一辆车亏损约1.52万元。

理想L7 图源:理想汽车网站

  “蔚小理”难以实现扭亏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研发费用的不断投入。财报显示,2022年,蔚来汽车研发支出高达108.4亿元,占全年营收的22%,相较去年的45.9亿元翻了一倍;理想汽车2022年研发费用为67.8亿元,较2021年的32.9亿元增长106.3%,占全年营收的15%;小鹏汽车2022年研发费用52.15亿元,同比增长26.8%,占总营收的19.4%。

  有业内专家认为,重资产、生产周期长、研发占比高的特点决定新势力造车短期内无法盈利。特斯拉作为电动车的先行者,2003年7月成立,直到2020年首次实现盈利,2020年全年净利润达到7.21亿美元,除了平衡好盈利与研发费用关系,降低运营成本和组装成本,也是其提高效益的法宝。

降本增效为提升竞争力

  为提振销量、提高管理效率,理想汽车、小鹏汽车都选择了向内发力。2022年底,理想汽车发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调整。按照规划,理想汽车总工程师马东辉接任总裁职务,理想汽车高级副总裁谢炎将出任理想汽车CTO。

  对于组织架构大调整的原因,理想汽车CEO李想在年初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透露,此次调整核心旨在推动公司构建全面矩阵型组织的升级,接下来理想汽车将向千亿规模年收入目标迈进。

  小鹏汽车的核心高管也发生了变动,1月30日,小鹏汽车对外宣布称,原长城汽车副董事长、总经理王凤英已正式加入小鹏汽车,出任总裁一职。加入小鹏汽车后,王凤英将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并向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汇报。

  为使管理结构更趋向扁平和聚拢,小鹏汽车的组织构架开始进行一系列调整。据悉,小鹏汽车所有研发、生产和供应链体系直接向何小鹏汇报。人员调整的同时,小鹏汽车也希望通过技术等手段降低成本。何小鹏对外表示,未来两年,将针对智能、动力、整车等领域,按照明确的实施路径进行大幅降本。其中,小鹏自动驾驶BOM成本明年预计将下降50%,整车的动力系统成本和硬件系统成本也会下降约25%。

  相比理想和小鹏,蔚来汽车的业务更加多元化。据了解,蔚来汽车将推出两个子品牌,内部代号为“阿尔卑斯”、“萤火虫”,以及布局动力电池、芯片和手机等研发项目。为应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蔚来汽车除了业务多线作战外,也需控制好成本的投入。

  效率提升也成为蔚来汽车2023年的工作重点之一。蔚来CEO李斌表示:“公司在效率方面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2023年公司的工作任务会增加很多,但公司的资源投入只会小幅增加。”

  从目前的现金储备来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蔚小理”分别有455 亿元、382.5亿元、584.5亿元。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有充裕的资金去扩张。专家分析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进入新能源各级细分市场,以及降价潮的持续爆发,新势力造车必须要控制好各项资金的支出。

降价左右为难

  今年年初,特斯拉率先降价,包括小鹏汽车在内的众多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相继跟进。同特斯拉一样主打辅助驾驶的小鹏汽车在1月17日宣布,旗下三款车型降价幅度在2万元-3.6万元之间,最大降幅为13.23%。

  从销量情况来看,此次降价并没有给品牌带来明显的增量。小鹏汽车1月份的交付情况为5218辆,同比出现59.6%的下滑。2月交付量也并不出色,为6010辆,同比下滑3.41%。

  尽管蔚来汽车没有发布降价政策,但在价格上也有一定的优惠。2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蔚来汽车部分车型降价多达10万元。对此消息,蔚来汽车回应,蔚来2022款ES8、ES6和EC6车型即将迎来全新换代,目前还有少量展车和库存。根据车龄和状态有一些额外优惠政策,但不存在外界过度解读的“全线降价”。

  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标杆企业,对市场体系的定价有一定的影响力。专家认为,从去年10月份开始,特斯拉在国内市场连续3次降价,对新能源汽车品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而国内新势力造车为了保持销量、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不得不随之调整价格。最重要的是,未来不排除特斯拉会进一步降价。

  2022年10月20日,马斯克在第三季度电话会中透露,正在研发下一代车型平台,下一代车型成本将是Model 3/Y的一半。在近日举办的特斯拉投资者日上,特斯拉表示,目标是将下一代汽车组装成本降低50%。

  面对中国车市近日燃起的价格战,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称,特斯拉必须进一步降价,才能再次刺激中国市场的需求。

  已经形成规模效益的特斯拉,如果其价格进一步下探,对亏损持续扩大的“蔚小理”来讲是否要跟进?在销量与利润面前又该如何选择?

  目前看来,市场占有率或许比盈利更为重要。何小鹏认为,未来国内将只有数家到十几家车企存活,车企得以存活的前提是年销量达到300万辆以上。

  面对行业竞争,降本增效仍是新势力造车的首要任务。业内人士表示,过去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让我国众多新势力造车迎来了爆发式成长阶段。此次,面对燃油车的反击,超强的成本控制能力将会成为“蔚小理”赢得下一阶段竞争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