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儿童更健康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
➤为儿童“量身定制”药物,改变儿童吃药“剂量靠猜、用药靠掰”“难于服用”等问题,是当前儿童用药研发着力克服的难题
➤儿科医学要发展,就要考虑国家想干什么、要干什么。当前国家对儿科最大的需求,就是孩子能不能生出来就很健康,能不能让孩子不得病、少得病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冉燃
在不少医生眼中,院长倪鑫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高手。
倪鑫2012年担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下称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前,医院内一座8年拆不掉的“钉子楼”,拦住了血液楼的建设。倪鑫用大约一年半时间,让“钉子楼”消失。
面对儿童看病难,倪鑫2013年牵头组建北京儿童医院集团,开创国内组建跨省专科医联体先河。该医联体在“全国儿科是一家”的旗帜下,以“医生动病人不动”的模式服务全国患儿,已聚拢起53家理事单位。
倪鑫的新目标是高质量建设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并依托这一代言我国儿科医学最高水平的平台,让中国儿童更健康、让中国儿童共享优质儿科医疗资源。
中国儿童更健康的密码是什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又将采取何种策略让孩子不得病、少得病?儿科如何瞄准“卡脖子”的药物研发展开攻关?《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就此采访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
儿科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
《瞭望》:中国儿童的健康状况目前如何?儿童大病的治疗费用报销比例如何?
倪鑫: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儿童健康的核心指标持续向好。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核心评价指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来看,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低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位于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儿科优质医疗资源不断扩容,儿童健康保健服务网络建设加快。
在大病报销比例方面,以儿童肿瘤为例,根据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数据,近十年,相关治疗的自费比例逐步降低。总体看,不同地区在儿童肿瘤方面的报销比例约为80%~90%。也就是说,尽管全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所不同,但儿童肿瘤的报销比例基本达到80%。
《瞭望》:儿科医生青黄不接曾引起社会关注,这些情况现在是否好转?
倪鑫:儿科医学曾长期面临发展困难问题,“儿科没前途”“儿科不挣钱”的说法在医生中广为流传。但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总体感觉儿科学快速发展,这十年可以说是儿科学发展最强劲、最给力,也是变化最大的十年,机构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支持等都有长足进步。
以国家扶持儿科的政策为例,国家明确要求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可设置一所儿科医院,同时,很多医学院校曾经一度取消的儿科系,在这10年已有约2/3恢复。从这些都能看到国家对儿科整体发展的支撑和支持。
《瞭望》:儿童药物缺乏导致的“无药可用”“用药不当”等,目前是否得到缓解?
倪鑫:我们常说儿童吃药“剂量靠猜、用药靠掰”,这是一个临床现实,也是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目前有关情况有所缓解。
2012年,北京儿童医院牵头科技部关于儿童白血病的药物治疗研究,2018年,我们医院又牵头推动中国儿童用药的科技部重大课题、专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即是为孩子量身定制用药量。为实现这一目的,我们正在攻关儿童用药微量技术等,力图使儿童药物治疗更加精准。
另外,我们也在研究儿童用药的给药途径,变儿童不易接受的“良药苦口利于病”,为“良药甜口也利于病”。该研究得到3.2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再加上合作的相关药物研究机构和生产企业,预计资金规模能在9亿元左右,希望药物研发成果能和企业联手转化,创建属于中国儿童自己的用药标准、用药体系,带动产生一些原创药品。
全国儿科是一家
《瞭望》:你就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后提出全国儿科是一家,提出这个想法是因为什么?
倪鑫:我是2012年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担任院长的。2013年,我和全国多家儿童医院院长聚到一起,筹划组建以北京儿童医院为首的全国儿科医联体。我说“全国儿科是一家”,大家一起唱《国际歌》。这样北京儿童医院集团率先成立,开创国内组建跨省专科医联体的先河。
《瞭望》:当时就全国看,纵向组建区域医联体的情况比较多,北京儿童医院却是横向组建专科医联体,这样做的考虑是什么?
倪鑫:我就任院长后面临的首个问题,就是开车到儿童医院看病的患者队伍排到了西二环,影响交通,以及外地患者暑期来医院看病不舍得住宿,在院外搭起了帐篷。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细致调研。结果发现,当时来儿童医院看病的门诊患儿中70%来自外地。我们就想,这70%的外地患儿中有多少应该来北京看病,有多少不用来?能不能把我们的服务送到当地,让“医生动病人不动”?
判断患儿该不该来北京儿童医院,需要明确患儿的病是常见病还是重大病。当然疾病的复杂也就在于,其症状可能相似,病因大有不同,一旦误诊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我们的办法是,拿着我们医院的诊断结果倒推,发现在这70%的外地患者中,一半以上都是常见病。这意味着,至少一半外地患儿无需千里迢迢到我们医院接受治疗。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提升患者对当地儿童医院的信任度,让他们心甘情愿留在当地治疗,并且在当地就能享受到与在北京儿童医院同等品质的医疗服务。我带着医院不同科室的专家到相关省市,跟政府主管领导、卫健委主管领导等商谈,如何通过跟我们医院联手把当地医疗力量培养起来,让患者踏踏实实留在当地,以及如何通过医联体绿色转诊通道,让一些疑难重症患者能够直接来我们医院治疗。
《瞭望》:儿科医联体靠什么把大家紧密联系起来?
倪鑫:我们靠的是共同的目标以及为荣誉而战的心态。加入儿科医联体表明地方儿童医院院长对儿科发展有使命有担当,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签协议,比如目前某省患儿到我们医院看病的比例是多少,一年后来看病的比例必须降低多少等,如果达不到指标,我们可能请你退群。
《瞭望》:一半外地患者不用到北京儿童医院就诊,这对患者当然是极大的方便。但这么大比例的患者少了,会不会影响医院和医生的收入?
倪鑫:应该看到,正是因为北京儿童医院常年接诊大量患者,才真正铸就我们医院专家的快速成长。
但着眼未来,北京儿童医院的定位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我们更要考虑不依靠大量的门诊普通病、常见病来积累医疗收入,而要通过诊疗疑难重症患者支撑收入。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我们还应该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临床和技术研究的转化上。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提高科研能力,提升科研转化收入,这也是国家重点需要我们去做的。
《瞭望》:如何在更大的格局里定位医院的经济效益?
倪鑫:公立医院既要讲社会效益也要讲经济效益。如果我们做好了社会效益,真正实现全国儿科是一家,让老百姓真正从中受益,那么医院的经济效益会自然而然出现。在北京儿童医院集团成立后,不少疑难重症患者经过早期诊断后转到我们医院,目前医院疑难重症的收入占比已经提升。
《瞭望》:科研转化收入现在是什么情况?
倪鑫:我们医院2021年的科技成果转化纯收入在医院的收入中占比不大,但意义重大。我们认准国家大力推动自主研发的方向不会变,解决临门一脚、“卡脖子”问题的方向不会变,在这个背景下,国家大力推动医疗机构科技产出的方向就不会变,我们就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积累、不断推动。
《瞭望》:医院有哪些具体推动医务人员科研产出的措施?
倪鑫:我们现在是把所有转化收入的70%给到团队,激励调动临床医生的积极性,让医生、专家更有动力申请专利、总结临床经验。
我们的业务主管部门明确提出要想方设法增加医疗机构溢出效应。这个溢出效应是指,医疗机构不光要看病治病,还要把看病治病中长期积累的灵感、经验、技术等转化成产品,服务更多人群。
北京儿童医院有80多年历史,可以说我们积累了80多年的临床经验、专业能力,我们一定能总结出更多经验、更多专利,并将其转化成更多产品,更好服务患者、服务社会。这也是北京儿童医院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使命和担当。
从治病向防病转
《瞭望》: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如何体现中国儿科医学的最高水平?
倪鑫: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这块牌子就意味着它是一个顶层设计,它体现、代言着我国儿科医学的最高水平。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我们需要制定疾病诊疗规范、培养顶尖人才,最终实现无论患儿在哪里,都能得到规范诊治、标准治疗。
诊疗标准之外,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还要对儿童流行病学数据进行摸底和监测。比如,儿童死亡的首要因素是意外伤害,其次是肿瘤。所以肿瘤是我们当前的工作重点。
我们首先要摸清情况,了解中国儿童到底有多少种肿瘤、不同肿瘤的发病率是多少,这些数据以往是缺失的。2019年,国家儿童肿瘤监测中心建立后,相关流行病学数据得到明确。我们的年报可以展示不同省份、不同肿瘤的发病情况,以及治疗花费、跨省就诊等。
《瞭望》:除了儿童肿瘤,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还重点关注哪些儿童健康问题?
倪鑫:我们和相关部门正努力推动建立儿童慢性病服务体系和心理卫生服务体系。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未来的焦点是如何让孩子不得病、少得病。这就需要做好儿童慢性病防治工作。我们将重点关注“小胖墩”“小眼镜”,以及儿童的糖尿病、高血压问题,引领全国同道做好相关预防筛查、干预治疗。
我们还计划建立国家儿童心理卫生健康中心,希望该中心建立孤独症、多动症等儿童心理卫生疾病的监测数据和基础研究平台,建立筛查网络,实现儿童心理卫生疾病的早发现、早筛查、早干预、去治好。
《瞭望》:早发现、早筛查、早干预,这是时代对儿科和儿科医生的新要求吗?
倪鑫:当下需要儿科医生不单单诊断疾病、治疗疾病,还要早筛早诊早治,真正做到不得病、少得病,也就是说,儿科医生需要从治病向防病转、向健康转。
另外也要看到,儿科医学要发展,不管是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是申请科技部课题,都要考虑国家想干什么、要干什么,也就是说,儿科的发展要主动顺应国家需求,要随着大环境的变化去变化才能得到高质量发展。
《瞭望》:国家现在对儿科最大的需求是什么?
倪鑫:我的判断是,现在国家对儿科最大的需求,就是孩子能不能生出来就很健康,能不能让孩子不得病、少得病,所以现在特别强调预防和筛查。对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来说,我们未来的工作第一位也是预防。
从疾病的角度看,国家当前最关注儿童的肿瘤和罕见病。这些病治疗花钱最多、家庭负担最大,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可能性也最大。国家正大幅提高保障水平,相信相关疾病患者的个人和家庭自付费用将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