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崩最频繁的峡谷坚守,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2023-02-07 09:04:59 来源: 瞭望 2023年第6期

 

 

在最危险的地方选址建站是为了研究“危险”本身

雪崩是这一区域最危险的高山灾难,国道沿途易发雪崩路段有60多处

行进时产生的深厚雪窝如吸盘一般,让行走成了考察中最困难的事情。“100米路要跋涉近40分钟。”

科研成果的“含金量”,要用实现的社会价值来衡量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实习生 张雪峰 郭萱齐

  

  白色,一眼望不到边。静谧如画的雪域里,无人机伴着一群人踏雪前行。

  铁锹挥动,历时两三个小时,挖出多个可供一人观测的剖面。包裹严实的一群人一字排开,拍照、测量、记录雪深、雪压、分层积雪密度等数据。

  他们是来自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

  36岁的刘洋就是为天山积雪做“体检”的“追雪人”之一。2016年,刘洋在新疆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入职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攻积雪变化监测、过程模拟、雪崩灾害预警、危险性评价等研究方向。

  在雪崩最频繁的峡谷坚守

  1776米。

  这是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所处的海拔高度。这座位于天山深处全国唯一的雪崩观测站建成于1967年11月。静静流淌的巩乃斯河见证了几代中国科研人员从零开始,在50多年间一步步揭开雪崩真面目的历程。

  研究站所在区域冬季降雪频繁,全年积雪期大于150天,雪最深处超过150厘米。以研究站为原点,上下12公里,都是雪崩危害地段,也是野外观测和研究雪崩的绝佳地段。

  50多年前,因为现场工作的必要性,科研人员将站址选在了雪崩最频繁的天山山脉西段的峡谷里。在这样既危险又人烟稀少的地方设立观测站从事山地积雪雪崩研究,在中国,甚至中亚区域都独一无二。

  “在最危险的地方选址建站是为了研究‘危险’本身。”刘洋说。雪崩是一种高寒山区常见的地表流活动,具有破坏力大、突发性强和难以预测等特征,是山区积雪在重力的驱动下沿山体滑塌形成的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我国的雪崩研究应保障山区公路安全需求起步。天山积雪雪崩研究站所在区域是国道217和218线交会地段。这是两条连接新疆天山南北的交通命脉,也是我国重要的军事和经济要道。雪崩是这一区域最危险的高山灾难,国道沿途易发雪崩路段有60多处。

  研究人员曾在国道218旁的一个雪崩频发点人工爆破引发雪崩。经测算,雪崩冲击压力高达88.7千帕,这意味着从该区域通过的所有车辆都面临巨大危险。

  过去,繁忙的218国道公路避免雪崩灾害的办法就一个——封路。几代科研人员经年累月严密监测山谷降雪和积雪的变化情况,绘制出了天山山区公路雪崩(风吹雪)危险区分布图,为公路、铁路和其他基础设施的选线与建设提供参考,从而规避雪崩严重地区。

  刘洋和同事们参与的雪害防治研究还为在雪崩易灾区设置导风吹雪装置、防雪走廊、防雪崩土丘和防雪崩台阶等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科研依据,保证了公路常年通畅。

  最大难点是行走

  逐雪而行,是件苦差事。

  一天之中,中午温度最高,气温也只有零下十几摄氏度,晚上则会降至零下二三十摄氏度。为抵御寒冷,刘洋和同事们每次野外科考,都穿戴上各种保暖装备,“暖宝宝”贴满全身。

  2018年1月初,为执行“中国积雪特性及分布调查项目”,团队在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西北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测量雪深、雪压、分层积雪密度、含水率深度等积雪特性。当天气温低至零下49摄氏度。

  周遭空气仿佛已经冻得凝结。这并没有影响刘洋和同事们用双针温度计、热红外成像仪、方形密度盒、雪特性分析仪等对积雪的“身高”“体重”“体温”“样貌”进行全方位检测。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果子沟及赛里木湖附近山区里,积雪深度高达80~90厘米。身处其中,积雪齐腰,行进时产生的深厚雪窝如吸盘一般,行走成了考察中最困难的事情。“100米路程要跋涉近40分钟,”刘洋说。

  因常需驶入积雪覆盖、道路难辨的无人区,科考团队的随行司机已将每个测量点熟记于心。即便这样,还是难逃陷车的“命运”。

  2016年10月,也是在巴音布鲁克草原,刘洋乘坐的汽车不慎陷入没冻结实的溪流。溪流不深,只有三四十厘米,他和司机试图用小石头一点一点将车轮垫起,但从中午到下午,车子也没脱困。直到天黑,才有在周边作业的矿区工作人员帮助脱险。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研究雪崩,是寂寞的。每年冷季,刘洋所在团队都会在积雪累积期和积雪消融期分别环绕天山科考一次,每次历时10余天,跨越几千公里,采集积雪特征数据。“时间充裕的话,这样的野外作业一年会有三次。”刘洋说。

  天山是中亚地区的主要水塔,积雪是天山地区河流补给的主要来源,摸清天山地区积雪特性,对认识中亚及新疆地区的水资源有重要意义,可为新疆水资源利用、气候变化评价、灾害预警提供参考。所以,一线采集数据工作容不得一丝马虎。

  “厘清雪崩体量、雪崩发生机理和诱发雪崩机制等其中的动力过程及因果概率关系,需要具体落实到方程、公式乃至数字上。”刘洋说。

  “既然选择搞积雪这样的冷门学科,就要留下点什么”。刘洋和同事们创新提出雪崩遗迹空间分布识别方案,系统构建了天山典型区雪崩的常规监测,并利用多源数据实现高寒区域雪崩风险评估,根据雪崩诱发因素构建概率关系预测未来三天内雪崩发生概率。这些研究成果在国道218冬季道路雪崩灾害管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行走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白色里,刘洋时常感到人类的渺小,小到面对一片片雪花带来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都要日复一日、经年累月地研究。

  “科研成果的‘含金量’,要用实现的社会价值来衡量。”向雪而行,为雪崩灾害防治、重大工程安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刘洋和同事们关于雪的文章,还在天山上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