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博物馆“变脸”

2023-02-06 11:06:46 来源: 瞭望 2023年第6期

  

博物馆“变脸”,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民造福的文化担当,传承文化的使命担当

  文 | 李广春

  短短几年工夫,“博物馆热”悄然兴起,不但数量在十年间翻了一番,而且观众年轻群体占了七成以上,更为可喜的是,博物馆成了复合型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所有这一切,都是博物馆“变脸”带来的。这是为何变化的,又是如何形成的,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的《博物馆里外看变化》专题报道,通过专家分析、业界感受、观众评价等方式,用详实的数据、鲜活的案例、真切的感受,回溯历程,分析原因,探究真相,揭示规律。

  让文物开口说话,说易行难。现在,沉睡多年的文物,不仅开口说话,而且还动起来,与观众亲密接触,不仅有料、有趣,而且还有用。难怪博物馆每逢节假日就观众如潮、络绎不绝,各种短视频、抖音在社交媒体上争奇斗艳,这是博物馆“变脸”后带来的最显著变化。

  精准识变,把握新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带来了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精神文化需求逐渐成为大众刚需,人们不再满足碎片化的娱乐,渴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博物馆观展正逢其时。国家文化战略的确立,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实施,增强了国人的文化自豪感。欣赏文物,可以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有“在场”的鲜活感。科技革命为文物开口说话赋能,使过去想也不敢想的事,变成了可能,参观文物俨然已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博物馆的功能已由展览收藏、学术研究、科学普及,拓展为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为精神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科学应变,提供新服务。为适应人们文化需求品质化、主体化、个性化、复合化趋势,博物馆一改过去冰冷的“高大上”,代之以温情的大众化,从看物到见人,从参观到参与,从展览为主到体验、创造、娱乐兼存,各种有效服务应运而生。以观众为主体,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昔日的传递信息拓展为传播知识、传授经验、传承文化,专业性、趣味性融为一体,中华文明探源成为更多人的兴趣。以复活为使命,通过信息技术,借助数字化,任何一件文物都可以突破时空界限,展示前世今生、地理信息、风土人情、文化价值,静态文物重焕新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识,文化认同、价值认同明显增强。以定制为手段,满足多层多样的精神文化需求。为赢得观众青睐,博物馆正在构建完整的文化生态,从提供学术研究服务的大型博物馆,到承担文化消费场所、公共文化课堂的中小型专业博物馆,都在各尽所能,变着法子提供丰富感官、娱乐体验,满足各个层级的需要。

  以变应变,引领新时尚。从聚焦文物本体的欣赏价值,转变为汲取文物所承载的全方位价值,要求博物馆以变应变,引领新时尚。强公共性弱项。博物馆的专业性与社会参与的公共性可以相得益彰,线上线下互动的“直播”,成为专业讲解与释疑解惑经久不衰的社交新平台;亲子游、研学游,为更多的人把博物馆作为新社交平台提供了便利;咖啡、奶茶、点心等配套服务的提供,让博物馆文化冒出了烟火气。补数字化短板。依托科技公司,利用数字技术促进文物资源活化利用,数字博物馆虚拟陈列、云上展览,切合了年轻人看展的消费心理;AR增强现实、全息三维成像、体验互动、数据采集等新技术,彰显了文物承载的文化内涵;藏品数字化的体验活动,增加了观展的趣味性,提取文物精华开发的文创产品,扩大了文化传播的效能。防庸俗化苗头。文物活化、转化的底线是不能庸俗化,要趣说文物,不能戏说文物,更不能用荒腔走板的噱头博眼球、吸流量,从而保证传承文化的严肃性。

  博物馆“变脸”,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民造福的文化担当,传承文化的使命担当。也许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干字为先的实干精神值得学习。我们相信,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

  (作者为扬州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院特约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