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约的“蔚小理” 销量远未及预期
汽车资深媒体人何仑认为:企业无法完成销量目标,受多重因素影响。市场不好的确是原因之一,但同样是市场不好,别人的完成率比你好,比如哪吒,2022年销量突破15万辆,同比增长118%,超额完成销量目标,这才是问题所在,说明人家在市场预测、自身能力、竞争力判断和营销等方面做的比你好。总之就是企业自身的问题。
企业制定销量目标,通常是根据上一年度的销量情况以及品牌潜在增长力或市场形式等多维度参考值制定目标。2021年销量都不超过10万辆的情况下,“蔚小理”给2022年制定了一个较高的销量目标,尤其是小鹏汽车2022年销量目标预计为25万辆,过于“乐观”的数据,导致小鹏距目标完成差距最大。然而,除了自身问题,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影响企业的整体销量。去年4月份由于疫情的爆发,对全国汽车供应链造成不小的冲击,致使“蔚小理”产销承压。
新年伊始,新势力造车纷纷公布了去年12月份的销售数据,自此全年交付成绩出炉。从榜单能够看到,新势力造车第一阵营的“蔚小理”,均没有完成去年年初定下的销量目标。其中,小鹏的完成率仅为48.30%。
深陷“内忧外患”的小鹏汽车
基于2021年的良好表现,小鹏汽车在2022年年初,公布了这一年的销量目标:确保全年销量25万辆,冲击30万辆。对月销保持在1万辆左右的新势力品牌来讲,要想完成这一销量目标,压力巨大。
透过现象看本质。小鹏销量不及预期只是表象,根本问题在于旗下车型G3、P5甚至主力车型P7产品竞争力的下降,10月、11月小鹏汽车的交付量仅为5千多辆,这样的数据让外界颇为震惊。其中,被寄予厚望的新车小鹏G9于2022年9月正式上市,但因复杂的配置等一系列问题产生了不少负面新闻,导致10月、11月和12月小鹏G9销量分别为623辆、1546辆和4020辆。
除了热销车型销量下滑,芯片短缺也让小鹏汽车饱受生产困扰。2022年5月26日,何小鹏在微博上反映,汽车“缺芯”问题仍然存在。一台智能汽车芯片的绝对数量超5000颗,涉及类型几百种,其中,缺少的很多是汽车专有芯片,且大部分是价格便宜的芯片,不是被广泛关注或很贵的芯片。“缺芯”成为了全球汽车行业的常态,也成为了制约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一直处于亏损的小鹏汽车,在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显示,三季度品牌净亏损23.8亿元。虽然环比上季度收窄了12%,但依然处于亏损阶段。
多次被挤出第一阵营的小鹏汽车,显然也感受到了来自后来者的竞争压力。2022年11月底,小鹏汽车港股发布公告表示,由于本公司最近的组织架构调整和个人事务原因,夏珩已向董事会提出辞任本公司执行董事,自2022年11月30日生效。不过,夏珩仍担任本公司总裁。在进行人事调整的同时,小鹏汽车在组织架构和业务产品层面也作出了相应的变动,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三季度财报会上表示,为加强产品竞争力、提升销量,管理层将会更有效地倾听用户需求,简化产品配置的选择,提升产品的软硬件吸引力。
销量低迷、产品竞争力“不足”、持续亏损,成为小鹏汽车内部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身处新能源汽车市场,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对小鹏汽车向上有着不小的冲击。伴随着新能源补贴退坡和传统车企加快电动化转型,打乱了现有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格局。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合资品牌一汽-大众旗下纯电动家族ID.系列车型,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
“失速”的蔚来遭遇信任危机
据官方数据显示,蔚来2022年共交付新车12.25万台,同比增长34%。看似可圈可点,但按照蔚来汽车去年年初制定的15万辆的目标来看,其完成率仅为81.67%。2022年受产能问题困扰,蔚来销量增速放缓,且去年上半年连续多月销量未能破万辆,导致2022年频繁被第二阵营的零跑、哪吒品牌超越。
对于去年月销波动较大,蔚来曾多次表示受供应限制,生产车辆减少:4月供应限制和疫情造成生产中断,吉林等地供应链合作伙伴停产;7月压铸件供应不足使蔚来ET7少生产了几千辆。
销量承压外,蔚来汽车在盈利方面也陷入困局。据三季度财报数据,报告期内其净亏损为41.108亿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扩大;即便是调整后的净亏损,也达到34.99亿元。盈亏平衡短期内蔚来无法实现,其毛利率和净利率也逐年下降。2022年三季度蔚来汽车的毛利率为13.3%,与2021年同期的毛利率20.3%相比下降7个百分点。2022年三季度,蔚来的净利率为-32%,与2021年同期的净利率-8.5%相比下降23.5个百分点。
蔚来要想实现盈亏平衡,应当扩大生产,实现品牌规模化效应,降低单车的生产成本。对于2023年的销量期望,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在蔚来近期举办的NIO Day上表示:“尽管2023年蔚来的整体销量距离BBA(奔驰、宝马和奥迪)燃油车销量还有距离,但我觉得我们销量超过雷克萨斯燃油车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雷克萨斯累计销量为16.86万辆,同比下滑16.45%。
按照李斌所说超越雷克萨斯,意味着蔚来汽车2023年每月交付量,必须在1.5万辆以上。这对不久前遭遇客户信任危机的蔚来汽车来讲,能否完成新目标仍存疑问。
2022年12月20日,蔚来首席信息安全科学家、信息安全委员会负责人卢龙发布声明,承认2021年8月以前的部分用户基本信息和车辆销售信息被窃。根据网民的反馈,此次数据泄露主要是以下几点:订单数据、车主身份证、用户地址、车主贷款数据等信息。
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智能化的高度发展。对新势力造车来讲,智能化已经成为一大卖点,受到不少消费者的青睐。此次蔚来汽车信息被破解,也让不少消费者对蔚来的数据安全保障引发担忧,能否妥善处理好“数据泄露门”事件,关乎蔚来汽车的销量、股价等多重因素。
“卷”起来的增程式让理想进入“高压区”
2022年12月理想汽车交付突破2万辆后,以全年交付13.3万辆的成绩位列“蔚小理”首位,但仍与年销目标相差3.7万辆,完成率为78.38%。纵观全年交付数据,理想也出现销量“失速”的情况,去年4月、8月交付量分别为4,167辆、4,571辆。
销量大幅下滑,理想汽车给出了具体原因。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沈亚楠表示,“受到长三角疫情的影响,位于上海和江苏昆山等地区的部分供应商无法供货,有些供应商甚至完全停工、停运,导致现有零部件库存消化后无法继续维持生产,这对理想汽车4月份的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导致部分用户的新车交付延期。”
理想汽车没能完成17万辆的目标,也与2022年下半年出现的“换代风波”有关。2022年9月1日,理想汽车宣布将推出理想L8,理想ONE汽车将升级换代停产,在销售过程中推出2万元优惠。
消息发布后,引起了不少新近提车理想ONE车主的不满,黑猫投诉平台更是迎来大量针对理想汽车的投诉,直指理想汽车“涉嫌销售欺诈”,甚至要求厂家进行赔偿、换货。面对舆论迅速发酵,理想汽车随后给出了一套补偿方案。但是,从数据来看理想ONE的销量并不理想,车辆11月份仅售出600余辆。
在财报方面,理想汽车一直将盈亏平衡的较好。2022年三季度,理想净亏损16.5亿元,同比缩小23.3%。面对外界最关心新势力造车何时能够由亏转盈,理想汽车CEO李想曾通过个人微博表示,理想汽车将争取在2022年内实现单月收入过百亿元。
2023年面对激烈和复杂的市场竞争,理想所面临的压力更进一步。因增程式路线获得市场认可,理想凭借一款车型理想ONE成为新势力造车第一阵营的成员。增程式车型正逐步被市场接受,因此去年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入局这一路线。东风、长安、AITO、哪吒等品牌,均推出了增程版车型。其中,对标理想ONE车型的AITO问界M5,上市后不到三个月销量破万。
后来者来势汹汹,在密集推出新品的同时,也让理想汽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