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30多万遇难同胞发声!她接过这一棒
不忘记,是生者的责任
➤“南京大屠杀”从来都不是历史课本上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它是实实在在亲历的痛楚
➤作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和儿子接续走上为历史证言之路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实习生 徐斐懿 曾令令
夏媛的记事簿里,写满了外婆夏淑琴的回忆。那些回忆是血色的、灰暗的、惨痛的:“我的‘尸体’周围,都是我亲人的尸体。”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工作人员找到夏淑琴之前,没有家人知道她曾经是那段灰暗历史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1994年,65岁的夏淑琴踏上日本国土,成为战后第一个赴日控诉南京大屠杀暴行的幸存者。从那时起,向人们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就成了老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2022年8月15日,包括夏媛和儿子李玉瀚在内的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幸存者后代接过了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
“你说不动了,我们替你去讲,不要担心。”夏媛对外婆说。
证言
幼时,夏媛曾问起外婆背上的刀疤因何而来,她从来不愿提及,“也许是不知该如何开口。”在夏媛看来,肉体上的伤痕或许终有一天被时间抚平,但那些苦难过往在心里划下的疤痕却一碰就疼,可能永远无法弥合。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破南京中华门。夏淑琴全家祖孙三代9口人中7人惨遭日军杀害,时年8岁的夏淑琴在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幸免于难。
门外,日军的扫荡还在继续。年幼的夏淑琴苏醒后却不敢出门。靠着灶房里剩下的锅巴和凉水,她和4岁的妹妹捱过了生命中至暗的14天。
夏媛不知该如何讲述那段血淋淋的故事,也无法想象80多年前的那个冬天,夏淑琴是如何忍受着刺骨的寒意,扯着鲜血淋漓的伤口,一步一步跨出那个阴暗的角落,跨过身旁早已冰冷的亲人的身体,挪出这个纠缠一生的噩梦般的场景。
“对外婆而言,‘南京大屠杀’从来都不是历史课本上简简单单的五个字,它是实实在在亲历的痛楚。”夏媛说。
1994年开始,夏淑琴作为大屠杀幸存者出国参加证言集会,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老人说:“我活着就是要为30多万遇难同胞发声。”
“外婆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如果她不说,历史就会被改写。”夏媛说,她在讲述的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而是一份国人应有的记忆传承。
夏淑琴的年纪越大,夏媛和家人就越少与她聊那些痛苦的往事。因为一旦说起,接下来几天她都会陷在难以言喻的悲伤情绪中,难以自拔。
夏媛发现,外婆有时会借着去花鸟市场的名义,偷偷去“哭墙”转一圈。“她需要有个地方可以寄托哀思。”夏媛说,去世的家人没有墓地,只有位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角的那面“哭墙”上,刻着他们的名字。那是30多万遇难同胞共同的墓碑。
传承
外婆说,向世人讲述南京大屠杀的真相是她的责任,但这条路她走得有多痛苦、多坎坷,夏媛全部看在眼里。“她带着伤痛来讲述那段回忆,一遍遍地诉说,一次次地流泪。”夏媛说。
1998年,两个日本右翼分子撰书指责夏淑琴是“假人证”,他们说夏淑琴“故意编造事实,欺世盗名”。
2000年,已经年逾七十的夏淑琴走上诉讼之路。官司打到2007年,终于胜诉。“她用了9年,证明自己是那个1937年在新路口5号被拍下来的小女孩。”提及此事,夏媛难掩对外婆的心疼。
夏媛所说的,是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冒险拍摄的纪录影片《南京暴行纪实》,该片真实记录了南京城南门东新路口5号,包括夏淑琴家在内的两户平民共11口惨遭杀害的情景。
陪外婆讲述历史的这些年,夏媛从没听过外婆说“仇恨”二字。2011年,日本发生大地震,夏淑琴看到新闻,马上托人捐款。“外婆常说,那里的人民都很友善,和我们的人民是一样的。”夏媛说,外婆在日本打官司期间,也有很多日本人曾施以援手。
夏媛理解外婆。她憎恶仇恨,只想替30多万遇难同胞讨一句公道话。“幸存者们,比任何人都渴望和平。”夏媛说。
2022年,接力棒交到了夏媛和12岁儿子李玉瀚手中。8月15日,夏淑琴亲手为曾外孙李玉瀚颁发“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
作为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夏媛和儿子接续走上为历史证言之路。“你说不动了,我们替你去讲,不要担心。”夏媛对外婆说。
力量
2022年刚满12周岁的李玉瀚,是13名传承人中年龄最小的。
李玉瀚五六岁的时候,夏媛就一点一点告诉他关于太婆的故事。孩子心疼太婆,会用小手轻轻抚摸她的伤口,关切地问太婆还疼不疼。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加志愿活动时,夏媛也会带着他。耳濡目染之下,李玉瀚也成了小讲解员。
很多像他一般大的小朋友都很愿意听太婆的故事。孩子们心思纯净,听完会跟着难过,叽叽喳喳地问夏媛:“阿婆会不会害怕?”“阿婆被刺了3刀,还活了下来,太勇敢了。”
有一次,夏媛在日本讲述那段历史,现场来了许多大学生。夏媛讲完,一个日本女孩当场下跪,哭着说要代表日本人谢罪。
夏媛才明白,原来有那么多日本人之前是不了解这段历史的,“幸存者越来越少了。作为他们的后代,多讲一次,可能就会多一些人了解这段历史”。
在她看来,不忘记,是生者的责任。“只要记得,传承的努力就没有白费;只要记得,那些勇敢和力量,就会永久延续。”夏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