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瞭望汽车 > 正文
行业

新势力造车启示录

2022-12-31 13:08:32
来源: 瞭望

  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大批造车新势力一股脑地涌入,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像“蔚小理”一样幸运,不但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还能获得不错的销量表现。对于“不幸”的新势力们来说,各有各的不幸。

 

“蒙阴”的威马

  近日,安吉智行物流有限公司与威马新能源汽车销售(上海)有限公司、威马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非诉保全审查裁定书公开。文书显示,申请人安吉智行物流公司请求法院查封、冻结被申请人威马两公司价值7,652万元的财产。法院认为,安吉智行物流公司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裁定执行。

  雪上加霜的是,吉利起诉威马侵害商业秘密案一审判决也于今日下发。法院审理认定,威马EX5车型上的5个汽车零部件图纸相关信息均属于吉利,威马涉嫌侵权,需向吉利赔偿共计700万元。

  据悉,威马汽车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威马在2019年至2021年间亏损额持续增加,分别是41.45亿元、50.84亿元和82.06亿元,总亏损近175亿元。

  其实从2020年开始,威马汽车不断陷入“自燃”风波,并针对多起自燃事故发表声明,指责“电芯供应商的生产过程问题导致短路风险”,并召回了1,282辆汽车。然而,威马汽车对于产品“自燃”的回应并没有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召回汽车也并没能彻底解决车辆自燃问题。

  随后,威马汽车对用户进行“锁电”来解决车辆自燃问题。2022年1月,173位车主直接发送律师函控诉威马未经消费者同意锁电,造成车辆续航里程严重缩水。

  多次产品质量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直接影响了威马在市场中的口碑与销量。今年1-11月,威马汽车的累计销量更是仅有3.2万辆左右。

  作为曾经“造车新势力四小龙”之一的威马汽车,正在经历一系列窘境:从亏损加剧到内部降薪,从锁电风波到销量下滑,再加上IPO遇阻和资产冻结。对于刚刚获得国资入股的威马而言,急需从各个角度重拾消费者的信任。

 

无法交付的自游家

  12月7日,自游家品牌发布《致NV用户的一封信》称,“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NV在短期内无法交付,已经下订单的用户将在48小时内得到全额退款”。

  对于造车企业来说,实现生产的首要条件就是造车资质。此前为了解决造车资质问题,自游家汽车联合大乘汽车,以合作模式共同推进自游家汽车的生产。

  虽然大乘汽车拥有造车资质,但自2020年起,大乘汽车因经营困难而陷入停工停产的境地。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若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超24个月,再次生产需要经过工信部的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已经破产的企业,可能会被撤销资质。

  因此,自游家汽车极可能因为大乘汽车造车资质问题而无法生产新车,最后导致无法交付。

  交付“超百辆”的恒驰汽车

  相比无法交付的自游家,恒驰汽车稍显幸运。今年5月份,网上流传“恒大汽车无限期推迟电动汽车预售”的消息,随后,恒驰汽车官方发表声明称该消息严重不实,并表示受疫情影响,恒驰5原定2022年6月22日量产时间调整为2022年9月20日,预售工作正常推进中。

  为了让消费者安心购车,恒大发布了全新的“公证”购车模式,在没交付之前,消费者所支付的款项都是放在天津市津滨公证处的专用账户内,而且消费者可以在提车15天内退车退款。

  但即使这样,恒大汽车的预售订单还是不尽如人意。

  10月29日,恒驰5正式开启交付,首批交付100台。12月20日,恒大集团发布公告称,截至12月7日,恒驰5已交付超过100辆。

  恒驰品牌2018年正式发布,2019年正式开始造车,其发展历程可谓一波三折,至今仅交付百辆恒驰5,这样的业绩与此前官方宣传的百亿投资与“买买买”的造车战略产生极大反差。

  现阶段恒大正在面临上万亿的债务危机,品牌形象严重受损,此前恒驰汽车也频频传出经营困难的消息,消费者对于恒驰5这款车型仍存在较大的顾虑,并且恒大汽车作为新晋汽车新品牌,没有过往汽车产品力做背书,所以恒驰5销量很难实现快速增长。

 

被遗忘的拜腾

  现已停工停产的拜腾汽车,成立于2016年,曾经可以称得上是明星车企。拜腾汽车由原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戴雷于2016年参与创立,公司拥有戴雷、毕福康(被称为宝马首款电动超跑“i8之父”)等明星高管团队,并且具备生产资质,在南京建起了拥有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工艺的整车制造工厂。资质、产品、工厂等要素全部具备,所以拜腾的融资还算顺利。

  2019年12月,拜腾汽车曾公开表示C轮融资目标为5亿美元,其中一汽集团、韩国供应商Myoung Shin Co.、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等均参与其中。据媒体公开报道,在停产停工之前,拜腾已经烧光了84亿融资。

  现如今,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不管是传统汽车厂商还是造车新势力,都要从产品力、用户和企业战略三个方面不断完善,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发展壮大。

  产品力方面,车企要从用户角度出发,跟上科技发展潮流,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提升产品力,为用户带来优质产品。用户方面,车企要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需求,对用户负责,不断提升品牌公信力。企业战略方面,车企应结合自身发展特点,脚踏实地推进企业战略落地,切忌“抄近道”“走捷径”,努力做好产品才是王道。(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