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水下“时光宝盒”,他们让历史浮出水面
孟原召(左)与同事测绘西沙珊瑚岛一号遗址(2010 年摄) 受访者供图
➤为了确保船体安全,从沉箱框架的分毫尺寸,到弧形梁穿过之处,我们都必须在打捞前彻底摸清,确保方案万无一失
➤田野考古是用探铲一层一层发掘历史,水下考古则是在黑暗的淤泥中一寸一寸地摸索历史
➤考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释过去,更在于塑造未来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实习生 黄长江 曾令令
如果说海底遗迹像一个上了锁的“时光宝盒”,珍藏着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那么水下考古就如同打开宝盒的钥匙,能帮助我们找回“沉没”的历史,串起文明的记忆。
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孟原召,十余年专注水下考古工作。200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的他,先后在黄海、东海、南海等区域开展工作,曾主持过西沙群岛、广东上下川岛海域、广西防城港海域的水下考古调查项目。
拨开时间长河的泥沙,发掘淹没已久的遗存,让公众对海上文明交流历史可感可知,孟原召一直走在探索的道路上,从未停歇。
打捞“时光宝盒”
2022年11月20日深夜,长江出海口横沙水域。
包括古船船身、海水和淤泥等在内的长江口二号水下考古遗址,被紧紧包裹在22根巨型钢铁弧形梁构成的“考古沉箱”中。总重量达8800余吨的遗址,以每小时约4米的速度被向上提升,逐渐浮出水面。
作为沉船发掘工作主要负责人之一,孟原召自2015年开始参与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水下考古工作,至今已有7年。
2015年,在上海市文物局组织下,上海打捞局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重点水下考古调查,发现一艘木质古沉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能否完美发掘这一遗址?孟原召心里没谱。
记录好沉船位置后,考古队员们用抽沙机等设备清理掉覆盖船身的淤泥,然后在水下测绘船体遗迹。
刚开始一无所获,孟原召心里打起了鼓,“该不会是艘空船吧?”
“但一直感觉有个隐藏在暗处的庞然大物在向我招手,有个声音在远方呼唤我。”孟原召选择一直坚持,直到一片青花瓷片出现在滤网中。
孟原召兴奋起来。抽沙机又继续工作了两三天,随后潜水员下水探摸。“很幸运,这次摸到了成摞的瓷器,其中包括一只清同治景德镇窑绿釉杯。”他说。
这只被命名为长江口二号古船“001”号文物的绿釉杯,对于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年代判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经过不断的水下探摸,原本一片空白的长江口二号“身份证”上,信息越填越多——古船残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其中载有不少精美文物,初步判定为清代同治年间的商贸船。
“为了确保船体安全,从沉箱框架的分毫尺寸到弧形梁穿过之处,我们都必须在打捞前彻底摸清,确保方案万无一失。”孟原召说。
21日凌晨零时40分,长江口二号古船断裂的桅杆顶端探出了水面,成为继35年前发现的宋代南海一号沉船之后,中国水下考古新的里程碑时刻。
“这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古沉船整体打捞与保护工程,也是近代上海作为东亚甚至于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实物见证。”孟原召说,“那一刻,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
海底寻珍不浪漫
浑水环境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至今极难跨越的瓶颈。以长江出海口水域为例,水浊流急,水下能见度极低,基本“伸手不见五指”。借助声呐设备探测,水下考古队员们只能确定沉船的大致方位,真正找到沉船,还得靠潜水。
孟原召接受过系统的潜水训练,这是水下考古人员必备技能之一。“但在半失重状态下,长时间漂在宽阔的水下空间,感觉还是很恐怖的。”孟原召说。此外,水下考古队员还需熟练掌握搜索、记录、测绘、摄影摄像等各种技能。
测绘船体遗迹、打捞文物时,水下考古队员们尽可能保持身体稳定悬停,以免搅起更多泥沙。“在水下无法交流,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和气泡声。”孟原召说,寻找水下文物只能靠双手缓慢摸索,水下打捞亦是极大的挑战。
如果说田野考古是用探铲一层一层发掘历史,水下考古就是在黑暗的淤泥中一寸一寸地摸索历史。这样的摸索往往充满危险。
天气和洋流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谁也不知道自己会摸到什么东西,可能是沉船、礁石、淤泥,也可能是水母等危险的海洋生物。每次下水搜寻都是两人一组,他们生死相托,一人遇险,另一人须帮忙救援。
茫茫大海上,几艘渔船里,孟原召和同事们经常一扎就是几个月。“船靠不了岸,生活条件很艰苦,遇到蟑螂、老鼠是常事。”孟原召说。
为了塑造未来
11月26日,长江口二号古船在拥有120余年历史的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安家”,标志着古船的整体打捞工作完成。随后将进入考古发掘、文物整体保护和博物馆建设规划的新阶段。
在孟原召看来,水下考古工作并不只是寻宝、捞宝,还旨在为后期保护和研究提供学术支持。
我国水下考古已经有30多年的历程,发现最多的一类水下遗物是瓷器,其中又以外销瓷器为主。
孟原召说,此次伴随长江口二号出水的瓷器仍多为贸易交流瓷。这些散落海底的拼图碎片重见天日,可望为研究中国近代经济贸易史、长江黄金水道航运史和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提供重要资料。
“考古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解释过去,更在于塑造未来。”在2009年开始的为期5年的西沙水下考古调查中,孟原召带领团队共找到106处沉船遗存年代,涵盖五代时期至明清时期。
“择一事,终一生。”带着对历史的敬意瞩望未来,用双手叩问水下文明的沃土,延伸中国考古的历史轴线,孟原召说,他将继续坚定地走在考古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