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重揭秘识殷墟

2022-11-29 22:59:18 来源: 瞭望 2022年第48期

  

从聚落考古到甲骨学,从宗教信仰到手工业及社会面貌研究,多项新成果、新进展,让人们对殷墟范围、布局和文化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

殷墟上承四方汇集文明之趋势,下启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是中华文明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桂娟 袁月明

  3000多年前,一位名叫盘庚的商王带领着他的臣民,开启了一场浩浩荡荡的迁徙。最终,他们在位于洹水之滨的“北蒙”停驻,并将其更名为“殷”。

  这里西倚太行之高,东接平原之阔,蜿蜒的洹河穿城而过。一座繁荣巍峨的都城就此拔地而起。

  30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将这都城的遗址称为“殷墟”。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也是我国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揭露面积最大的古代都城遗址。

  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评价说:“就考古学而言,没有哪处遗址的重要性超过殷墟。”

  日月升沉,见证了王朝的辉煌与覆灭,也记录下文明的赓续与传承。

  考古新发现不断,刷新“大邑商”认知

  甲骨文中,商人自豪地将其国都称为“大邑商”。

  1928年10月13日,“甲骨四堂”之一的董作宾在安阳小屯村挥出第一锹,中国考古人持续科学发掘殷墟、揭开“大邑商”神秘面纱的大幕自此拉开。

  依托丰富的考古实证材料,商,不再只是《史记》中3000余字的记载。

  气势恢宏的宫殿群、规模庞大的王陵区、高度发达的青铜器、系统成熟的甲骨文、分工明确的手工业体系……商王朝就这样真实、立体、鲜活地重现在世人眼前。

  尤其是近年来,各发掘单位建立了殷墟考古勘探协作机制,建成了殷墟考古发掘大地坐标体系,形成了殷墟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一张图。殷墟遗址及外围考古不断取得新进展。

  不久前,考古工作人员在殷墟洹河北岸区域新发现一条东西走向、最宽处达14米的大型道路,其上有多条车辙痕迹,十分清晰。

  更重要的是,新发现的东西向大道,与此前在洹河北岸发现的一条东西向大道和一条南北向大道,构成了类似“街区”的布局形态,殷墟洹河北岸道路网格局初现真容。

  “道路系统一直是都城考古的重点。新发现为进一步探索这座晚商都城整体布局、交通网络及功能分区等提供了又一关键材料。”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工作站副站长何毓灵说。

  此外,殷墟王陵区外围发现东、西两个围沟及400余座祭祀坑,洹北手工业作坊区发现大量铸铜、制骨、制陶生产、居住生活遗迹和分布有序的墓地,小屯宫殿宗庙区发现大型池苑、水道及与之相关的建筑遗迹,殷墟保护区东南边缘发现对宫殿区呈拱卫之势的“册”族居葬区,洹北商城北部还发现了重要卫星城……

  从聚落考古到甲骨学,从宗教信仰到手工业及社会面貌研究,多项新成果、新进展,让人们对殷墟范围、布局和文化内涵的认识不断丰富。

  曾湮没在历史烟云里的“大邑商”范围不断扩大,面貌愈发清晰。

  发掘与保护兼顾,展示与活化并行

  1961年3月,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7月,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0月,列入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17年10月,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作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首,殷墟的价值之大、地位之高、意义之重无可替代。

  “殷墟目前已知的总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1928年至今,发掘面积还不到总面积的5%。”何毓灵说。

  偌大的殷墟如何妥善保护?自殷墟被发现的第一天起,这个问题便一直萦绕在众人心头。

  2021年10月,重新修订的《河南省安阳殷墟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为殷墟的保护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更令人欣喜的是,殷墟大保护格局已经形成。

  一方面,殷墟保护区考古前置得到全面落实,确保考古发掘工作安全、顺利、有序进行;另一方面,在29.47平方公里的殷墟遗址保护区内,安阳当地不仅配备了包括巡防队员、村(社区)干部在内的数百名殷墟文物安全守护人,还引进了更加智能的“数字守护员”——2650个高清摄像头、可随时出动的监控无人机、智慧殷墟巡更系统管理平台、投入1.2亿元建成的国内一流遗址智慧安防工程,构建起“空地一体”智慧防控体系。

  “保护区内实施四级网格化管理体制,建立公安、内保、协管、网格员共同参与的群防群治体系,不断织牢织密殷墟安全防护网。”安阳市文物局局长李晓阳说。

  不止大保护,殷墟的大展示也卓有成效。

  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殷墟遗址博物馆、考古文旅小镇等项目建设稳步推进。运用AR、5G、全息投影等高科技手段的殷墟数字化升级方兴未艾,吸引国内、国际众多学者参与的高规格学术研讨会连年开展;甲骨文表情包、亚长牛尊雪糕、殷墟青铜器数字藏品等文创层出不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甲骨文及中国古文字巡展等活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我们还正抓紧推动实施‘全球甲骨文数字化建设工程’,将运用三维数字扫描技术对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甲骨进行全息影像采集和整理,进一步助力甲骨文缀合、释读、研究和文化产业发展。”李晓阳说。

  3000多岁的殷墟,正在以更加年轻的姿态走入公众视野。

  打造更大国际影响力

  作为甲骨文的发现地,殷墟被誉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和圣地”。

  因为殷墟,中国信史上推至商代。以殷墟为支点,探究更早的文明有了抓手。

  “殷墟的发现和确定,是探索商文化、夏文化及上溯中华文明起源的原点和基石。”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王巍表示,殷墟上承四方汇集文明之趋势,下启连续不断、多元一体文明之格局,是中华文明进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与此不相匹配的是,殷墟及甲骨文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仍显弱势,尚未打造出更高水平、更加专业细化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剖析殷墟,既与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有千丝万缕的关联,也与人骨、动物、植物、测年、陶瓷、冶金、环境等学科密不可分。

  “殷墟研究包含的范围将更为广泛,可以有效实现多学科、跨学科的参与和合作,充分整合研究力量,提升研究水平。”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一曼说。

  另一方面,多位专家呼吁成立高级别的殷墟研究院,从全国吸纳优秀人才,乃至吸纳国际学者长期参与相关工作。

  如此一来,更多元的工作人员队伍、更多的重点项目机会、更充足的专项资金支持,都有助于从学术上推动殷墟在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打造国家文化地标、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