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守泽 “湿”意江城 ——武汉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湿地城市样本

2022-11-07 17:10:48 来源: 瞭望 2022年第45期

  

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2022 年 10 月 19 摄)   程敏摄 / 本刊

从2017到2021年,武汉市累计投入湿地保护修复资金9.65亿元,共计退渔还湿9.5万亩、退耕还湿1万亩

目前,仅沉湖湿地就监测到鸟类共277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64种,有18种鸟类分布数量均超过了全球种群数量的1%

武汉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湿地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

“我们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守护的种子。”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修复处处长唐闻说,“等到他们长大,守护大自然就会像珍惜粮食一样铭记于心。”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深秋时节,武汉湛蓝的天空不时掠过飞鸟,这些来自遥远北方的精灵,驻足在这座南方城市越冬。

  傍晚时分,位于东湖边的绿道上,湖边星星点点的灯光和葱茏的绿意交相呼应,市民们或散步,或骑行徜徉绿色之中。

  地处中部地区的武汉,两江交汇,河湖遍布,全市湿地面积约为16.24万公顷,占区域面积的18.9%,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2010年,武汉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制定了《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将湿地资源保护正式纳入法治化轨道。

  鸟儿留恋停留,城市绿色呼吸,市民爱惜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与湿地融合律动,共同绘就了“湿地之城”武汉的靓丽生态底色。《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于11月5日至13日召开,大会主会场就设在这座“国际湿地城市”。

  “就当我请鸟儿吃饭了”

  金秋十月,武汉西南部沉湖湿地东大治垸的滩涂上,一只红色的大鸟时而张开翅膀,时而走走停停,混迹在一群苍鹭、白鹭中。

  这只“不速之客”名叫“大火烈鸟”,它的出现令不少武汉观鸟爱好者兴奋不已。

  这是继去年之后大火烈鸟第2次在沉湖现身。经过远距离观测,工作人员推断,今年来的或许与去年是同一只。

  “大火烈鸟连续飞来过冬,说明它觉得武汉的条件适合生存。”武汉市观鸟协会副会长魏斌说。

  伴湖而生、因水而兴的武汉,拥有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0个湿地公园,165条河流,166个湖泊。这里曾经一度因围湖造田、房地产及城市圈扩张影响,湖泊萎缩严重,被污染的水体扰乱了湿地的生态系统,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吸引“大火烈鸟”的沉湖湿地,也曾“又臭又脏”。1994年,沉湖湿地成立区级自然保护区,多年来不断升级,成为武汉唯一的国际重要湿地。2019年起,每年来此越冬的水鸟数量恢复上升到近10万只。

  2010年,武汉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率先出台《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条例》,将武汉湿地保护正式纳入法治轨道。随后,武汉市接连制定了《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武汉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条例》等与湿地保护密切相关的地方性法规。

  2014年,《武汉市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开始实施,投入财政专项资金分类进行生态补偿,用激励机制引导农民调整种植和养殖方式,缓和人鸟矛盾,让村民们对湿地保护更加理解和支持。

  “这里是我们的家,也是它们的家。”上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涉湖村罗家塆罗明珍表示,“种田有些损失,就当我请鸟儿吃饭了。”

  退养还湿和湿地生态修复也提上日程。从2017到2021年,武汉市累计投入湿地保护修复资金9.65亿元,共计退渔还湿9.5万亩、退耕还湿1万亩。湿地生态环境改善后,越来越多的候鸟选择在这座“百湖之市”停留。

  目前,仅沉湖湿地就监测到鸟类277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鸟类64种,有18种鸟类分布数量均超过了全球种群数量的1%。

  在沉湖湿地东北角的王家涉湖,澄澈的湖水倒映出天光云影,大大小小的芦苇丛点缀其间,几只水鸟扑腾着从中跃起。循着它们飞走的方向看去,湖心长长的浅滩上密密麻麻落满了鸟。“都是千里迢迢飞来过冬的,这里现在是鸟的天堂。”魏斌说。

  城市与湿地相融

  来到东湖西北一隅的华侨城生态湿地公园,仿佛闯入了七彩的童话世界。金色的夕阳映着粉黛乱子草如云如雾,蓝天白云、绿树碧水之间,一座彩虹栈桥横跨而过。

  “下班后经常带孩子来遛遛弯,放松一下。”家住附近的杨先生说。

  湿地,让城市有了更多呼吸空间——

  岳家嘴立交桥往东一公里,或者武汉站东广场往南500米,就能从车水马龙的都市,切换到绿意盎然的东湖,享受湖光山色。

  人在湖畔,湖在城中。“东湖既拥有湿地,也是重要的城市空间。要让城市与湿地相融,将东湖打造为人民乐园。”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刘栿堂说。

  湿地,让城市有了更多呼吸的律动——

  来到江边的青山江滩,近处江水奔涌,远处高楼和二七长江大桥隐约可见。即便在炎热的夏季,这里也凉风阵阵,成为市民避暑消夏、饭后散步的佳地。

  70岁的赵志刚是武钢退休职工,只要天气好,他就抱着相机来到家附近的青山江滩。“我特别喜欢拍青山江滩,现在是景好人又美。”他说,以前这里拖运砂石、钢材的车辆很多,路坑洼不平,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

  2013年,武青堤堤防江滩综合整治工程动工,将防洪功能与城市景观自然融合,还江于民。

  “青山江滩采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武汉生态环境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景观设计师熊颖介绍,大量的植被以及缓坡、下沉式生态草溪和雨水花园,让雨水通过景观水系内种植的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的根系生态过滤后,补充地下水。

  此外,武汉市已建设小微湿地23处,2022年底将达到32处。净化水质、调节微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小微湿地变身城市的“毛细血管”,生态服务范围由传统的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向城市中心区域不断辐射。

  城市,也为湿地注入更多新的生命力——

  在沉湖湿地七壕保护站的大屏幕上,监控传回的画面显示着周围鸟类的活动情况。与此同时,系统自动通过鸟类图像、叫声实时监测着鸟的种类和数量。

  2021年7月起,沉湖湿地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系统投入试运行,可以高效采集分析数据,实时监测水文、水质、气象等环境指标,还可以追踪物种、指挥巡护等。

  “智慧监测系统为湿地保护添加了科技翅膀,提升了湿地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标准化水平。”武汉市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方瑛说。

  在东湖风景区,智慧水务平台也成为湿地管理的好助手。平台实现了自动监测、智能巡护、管网溯源、数据驱动、闭环管理等具有“东湖特色”的个性化功能,为全面科学推行东湖湖长制提供信息化技术支撑。

  目前,武汉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湿地进行数字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在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地安装了微气象、水质、土壤、野生动植物等162个前端物联感知设备,力争实现湿地资源监测全要素、全周期、全覆盖。

  多年持续推进湿地生态修复过程中,武汉建成10个湿地公园、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实现了湿地面积保持不减、城市水质稳步提升、湿地生境逐步恢复、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等生态保护综合效应。

  “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守护的种子”

  霜降已过,天高云淡。

  武汉天兴洲郊野公园的邻水滩涂上,几只体黑腹白、红喙长腿的候鸟正在惬意地徜徉,时而低头觅食,时而驻足环视。不远处,一群小学生举着望远镜看得出神,生怕惊扰了鸟儿们的悠闲时光。

  “大家注意看它们的羽毛,是‘五彩斑斓’的黑哦!”10岁的李茂宁说。望远镜里,一只黑鹳迎风展翅,秋阳照耀下,黑色的羽毛折射出缤纷的光泽。

  天兴洲是长江武汉段最大的江心洲。每逢长江冬季枯水期,大片积水滩涂露出,加之洲头地处江河交汇处,鱼虾富集,这里便成了冬候鸟理想的栖息地。群鸟陆续飞抵的日子,李茂宁和小伙伴们到这里见证万鸟翔集。

  李茂宁是武汉外国语学校五年级学生。现在,他还“认领”了一块湿地,并参与到湿地保护和科普中,成为天兴洲的“湿地小卫士”。

  2020年起,武汉市开展了青少年进湿地研学教育活动,每年面向全市百余所中小学招募9至18岁的孩子担任“湿地小卫士”。同学们以各自“认领”的湿地为据点开展志愿服务,把湿地保护的理念体现到具体行动中。

  “读懂了家门口的自然生灵,也就读懂了生养我们的土地。”鸟类专家、道大自然观察工作室创始人朱小明说。

  朱小明被朋友们称作“鸟人”,他从2008年开始观鸟,编写过热门网文《一步一步认识武汉的一百种鸟》,组织过中小学生进行“社区观鸟一小时”等自然体验活动。

  “保护改善湿地资源,要让公众体验、尊重和敬畏自然。推动公众走进大自然,要从孩子抓起。”朱小明发起的道大自然观察工作室,与武汉中小学合作,建立了一套综合自然课程体系。

  与朱小明一样,“70后”民间河湖长柯志强,同样也有着自己坚守的理由。至今他已坚持做公益环保十多年,人送外号“柯大侠”,在江城声名远播。

  “没有一座城市像武汉这样,百湖相拥。保护它们,需要有人站出来。”柯志强说。2009年起,由柯志强创办的“绿色江城”致力于保护武汉165条河流、166个湖泊。

  从认花、看树、辨鸟到观鱼、护水……柯志强说,他会尽己所能带领更多武汉市民看见并保护身边的湿地,也期待江城出现更多“大侠”。

  当前,武汉已形成公园大课堂、中小学生生态研学旅行等自然教育品牌,建立起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未来,武汉将继续拓展自然教育国际交流平台,持续开展“湿地小卫士”“小林长”等主题活动,传递保护自然、守护湿地的理念,向世界讲述武汉的湿地故事。

  “我们希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守护的种子。”武汉市园林和林业局生态修复处处长唐闻说,“等到他们长大,守护大自然就会像珍惜粮食一样铭记于心。” (采写记者:廖君 侯文坤 徐鹏航 熊翔鹤 龚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