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如何开展?湖北小池这样做
➤突出精简组织架构,压缩行政成本,整合分散资源,提升工作效能,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以深化与江西九江跨江合作为切入点,打造鄂赣同频、四市互动的样板区
➤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整合多方资源,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持续优化小池滨江新区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人员编制向一线下沉,使乡镇编制配备与工作强度更加匹配
文∣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委编办
近年来,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委全面落实湖北省委、黄冈市委部署,以黄梅县小池镇被列入湖北省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为契机,坚持“四能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2021年,小池镇GDP首次突破100亿元,综合实力位居中部百强乡镇第14位、湖北省第2位,先后荣获国家卫生乡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省级文明乡镇、省级经济发达镇等荣誉称号。
简政放权赋能
此次小池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突出精简组织架构,压缩行政成本,整合分散资源,提升工作效能,构建简约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
一是管理机构宜合则合。坚持横向大部制运作、纵向扁平化管理,设立中共黄梅县委湖北小池滨江新区工作委员会、湖北小池滨江新区管理委员会,与小池镇党委、小池镇政府实行区政合一的运行方式。此外,优化调整相应的内设机构和直属事业单位,整合管理、服务、执法等力量和职能,推动“以条为主”的部门管理向“以块为主、条块结合”乡镇综合治理服务转变。
二是行政权限能放就放。突破“镇级思维”,坚持先行先试,结合发展所急、管理所需、人民所盼,推动资源平台下沉,选取564项涉及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管理的县级管理权限下放至小池。县直相关部门对小池直属事业单位及时下放行政审批、许可、执法类权限。目前,小池行政政务大厅进驻部门26个、窗口45个,省市县12个审批端口前移至小池滨江新区行政审批局。
三是审批事项应减尽减。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在全省率先推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部门管市场、一支队伍管执法”,围绕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原则,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水平,缩短办事流程,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实现了审批和服务项目清单式管理、一站式受理、并联式审批、一章式办结、保姆式服务,做到审批零障碍、办理零收费、服务零距离。取消小池所有涉企行政服务性收费,每年为企业减免各类规费1300多万元。目前,小池滨江新区市场准入类审批由30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提速96%;项目建设类审批由330个工作日缩短为60个工作日,提速82%。
跨江合作聚能
小池以深化与江西九江跨江合作为切入点,打造鄂赣同频、四市互动的样板区。十年来,小池城区建成面积由5平方公里增加到27平方公里,镇区人口从不足5万人增加到近10万人。
一是规划同编、交通共网。小池积极与九江对接,由九江市发改委牵头,策划了九江绕城高速至湖北黄梅县工程、国道G105(北澳线)湖北黄梅县至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改线工程、九江长江过江隧道等项目,并纳入两地“十四五”项目储备库。
在202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的《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中,九江至黄梅过江通道和九江长江过江隧道被纳入布局规划,时间节点为2025年前,计划于“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此外,计划投资建设15亿元的小池多式联运工程,发展小池综合码头集装箱业务,同步推进码头至物流园、码头至火车站、火车站至物流园的连接线建设,与九江港协作打造公、铁、水多式联运物流节点。
二是工业同链、产业共聚。按照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原则,立足省级开发区战略定位,小池积极与九江精准对接、深度融合,依托江西九江口岸、商贸和服务功能,着力打造九江“菜篮子”,做大新九黄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力发展高效蔬菜农业,销售网络覆盖6省39县市,2021年交易额达20亿元,发展蔬菜基地10万亩,江西九江蔬菜市场60%的时蔬由小池供应。
近年来,小池累计投资近300亿元,先后完成临港产业园、中部物流园、新区教育城、5000吨级码头、联投启动区等120多个项目建设。目前,小池园区已入驻工业企业达162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家。2021年以来,小池招引九江客商投资项目8个,总投资共计33亿元,行业类型涵盖了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仓储物流等方面,对小池产业体系进行补充和加强。
三是生态同保、民生共享。从群众最关心、感受最直接的问题切入,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积极对接九江市国家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与九江市加强联合执法力度,推动十年禁渔起步见效,共建一江两岸“秀带”。建立多地联办互通互享互认常态化合作机制,与九江市签订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开设线下跨省通办专窗,线上跨省通办服务专栏,实行“收受分离、两地互认、异地代收”办事模式,154项跨省通办高频事项清单实现办理,率先在全市发出首张跨省通办营业执照。同时,加快实现社保、公积金等领域无障碍转移接续,加强黄梅戏文化交流、教育等方面合作。
惠民服务添能
小池推动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整合多方资源,推动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是综合执法规范化。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试点,2016年率先成立乡镇级综合行政执法局,新增部分行政处罚权、行政执法调查权和行政强制措施权。强化小池与相关部门间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健全权责明晰的监管执法责任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通过厘清权责边界,细化执法范围、执法种类、执法标准,推动执法事项规范化,完善主体明确、事项集中、权责清晰的乡镇综合行政执法职能体系。
二是平安建设网格化。小池开发“平安黄梅我奉献”线上平台并在镇村两级予以应用,搭建并做实“网格发现、掌上输入、社区呼叫、分级响应、协同处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平安黄梅我奉献”手机APP上手简单、操作便利的优势。
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目前,湖北小池滨江高级中学已搬迁新校区,同时完成了湖北小池滨江新区第五小学、小池滨江新区第一幼儿园新建项目,推进了农村文化广场、卫生室达标建设和黄梅县第三人民医院二级创建及整体搬迁工程建设,新建成小池人社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滨江奥体中心。
建强队伍提能
持续优化小池滨江新区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人员编制向一线下沉,使乡镇编制配备与工作强度更加匹配。同时,提升干部管理权限,赋予小池滨江新区对副科级干部的调配和使用具有建议权,对股级干部具有考察权和任免权。
一是精心自主选才。充分赋予小池滨江新区用人用编权限,尝试突破行政编制、事业编制的身份界限,实行编制资源统筹使用。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周转编制作用,合理使用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引进机制,不断充实人才队伍。实行村居干部脱产上岗、在编干部工资报酬统筹发放。
二是贴心服务留才。深化校企合作,打造人才聚集平台,用好用活政策优势,推动编制资源、人才资源向小池流动。对小池滨江新区引进的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医疗保险、个人收入所得税等方面给予奖励、扶持或提供便利。
三是倾心激励用才。紧扣小池滨江新区职能职责,创新干部管理体制,推行分线管理,实现分级负责、各司其职,科学量化、挂图作战,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营造比学赶超、争优争先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