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技自立自强注入华中科技大学力量

2022-08-29 16:00:24 来源: 瞭望 2022年第35期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元元

70年砥砺奋进,华中大形成了以重大科研平台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系

华中大创新建设“中国光谷”,树立了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强的生动典范

前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华中大共获22金,金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伟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70年砥砺奋进,作为以工医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华中科技大学(下称华中大),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培养了70余万学子。

  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征程上,如何敢担大任攀高峰、踔厉奋发向前行,在支撑科技自立自强、人才自主培养上取得更大进展?《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李元元。

  自觉担当科技自立自强使命

  《瞭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考察武汉光谷,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作为光谷的重要科技、人才支撑,华中大如何围绕国家确定的发展方向扎扎实实推进科技创新的?

  李元元:回顾华中大70年发展历程,学校始终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秉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理念,延续了“敢于竞争、善于转化”“出奇制胜、异军突起”的优良传统和“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精神气质,特别在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方面,形成了以重大科研平台为基础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力支撑了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坚守服务国家使命,注重战略前瞻布局。学校把为国家建设世界一流的科研平台作为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棋”,坚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聚焦一个国家重点战略需求,重点谋划布局一个世界级重大科研平台,推动建成一个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国之重器”。“十五”期间,建设了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十一五”期间,建设了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二五”期间,建设了精密重力测量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建设了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如今,学校已形成以这“四颗明珠”为代表的26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这些平台为推进学校科技创新、锻造“国之重器”打下了坚实基础。

  强化党的领导,深入推进有组织创新。学校地处华中腹地,在打造支撑“中部崛起”科技创新支点中大有可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学校发动全校师生开展思想大讨论,形成全校上下同心合力、和衷共济、有组织开展科技创新的共识;在此基础上,又汇聚全校人力、财力、物力,打破学科、学院边界,全面深入实施有组织科技创新攻坚,共同建设重大科技平台。

  坚持人才强校,打造创新人才高地。学校每一个重大平台建设背后都有一大批优秀科学家发挥引领性、关键性作用。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背后,有周济、李培根、邵新宇、丁汉、李德群等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的谋划与推动。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背后,有罗俊院士为代表的科学家们三十年如一日在山洞中钻研坚持。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背后,有潘垣院士、从海外引进的李亮教授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多年的坚持建设与攻坚。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背后,有叶朝辉院士、骆清铭院士等一批科学家的支撑。

  《瞭望》:聚焦“四个面向”,在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上华中大有什么经验?

  李元元:华中大坚持把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作为面向科技创新前沿的“核心棋”,鼓励教师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同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敢于“揭榜挂帅”,攻克更多“卡脖子”难题。

  首先,加强重大项目团队布局培育。在先进制造、光电技术、电气工程、生命健康等方面遴选一批提前布局的重点方向和项目,进行全链条设计和布局。面向科学前沿重大问题和国家战略需求,建设机器人化智能制造、光电融合器件和微系统、碳中和、重大疾病诊疗、精准医学等重点发展方向。

  其次,实质推进跨学科交叉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高端医疗装备等方面,超前部署对学科发展具有重要辐射引领作用的实体性校级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理工医领域坚持以目标明确的关键性科学问题和重大需求为牵引,鼓励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大力支持基础学科之间、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融合。

  再次,着力加强基础和前沿学科建设。大力发展一批有重大价值的基础学科项目,采取特殊政策,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队伍建设、科研条件等方面重点支持,促进基础研究发展。强化基础研究,不断产生和推出一批反映中国特色的重大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学术成果,争取在强磁场、重力测量、量子、干细胞、生物医学成像、公共卫生等若干基础和前沿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最后,积极参与国家各类研究计划。积极推动学校布局培育的项目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重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加强队伍组织和协调,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任务。加强同重点科研机构、大学、国家有关部门、重点行业企业的协同合作,确保学校科研工作在解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等重大战略需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不上书架就上货架”

  《瞭望》:华中大有着良好的学研产合作传统和特色,在加强校地校企战略联动上有什么经验?

  李元元:学校十分重视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一直强调“写好两篇文章”、坚持科技成果“不上书架,就上货架”等服务理念,不断搭建多平台协同的技术转移体系。

  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校地校企共建平台,学校不断探索和思考,推动有组织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近年来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不断强化需求侧牵引的有组织科研攻关。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等重大任务为驱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深化校地校企协同创新。

  实施“龙头企业对接计划”,推进校企战略合作。构建学校与行业龙头或领军企业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模式,推动大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成果转化等工作更加深入地与产业技术发展相结合,提高学校科研及学术影响力,为合作方提供长期、稳定、多方位支持。例如,学校与华为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部分成果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推动了华为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推进“校企联合研究院”建设,拓展学研产深度。学校着重打造校企联合共建科研机构,围绕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开展有组织的横向科技合作,将学校科技成果推广到企业应用,解决企业现实生产难题,并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例如,学校与国家电网聚焦国家能源革命战略需求,开展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大装备和战略规划研究,双方共建未来电网研究院。

  结合地方产业需求,校地共建工业技术研究院。面向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学校与地方政府共建了若干个工业技术研究院,将国家级科研基地优势延伸到地方,直接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形成了学研产合作的深度延伸。研究院获批建设了一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专业化众创空间,为学校科技成果的中试、熟化提供了服务支持。

  创新引领“中国光谷”发展,树立大学与城市共生、共荣、共发展的生动典范。从1970年学校成立激光科研组,到1998年学校率先提出打造“中国光谷”的建议,再到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和湖北光谷实验室相继成立,多年来,学校集中全校相关优势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起我国光电领域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创新平台,形成了支撑“中国光谷”光电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为打造万亿级光电子产业集群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构建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学科体系

  《瞭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学科结构布局至关重要。学校近年来坚持走“综合性、高水平、强特色”的学科发展之路,如何平衡三者关系?

  李元元:“综合性”“高水平”“强特色”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同一个金字塔结构。综合性是基础,高水平展实力,强特色显高度。学校近年来坚持“四个面向”,强化顶层设计,以一流学科建设为核心,夯实基础,增强实力,提升高度,通过重点建设带动整体发展,积极构建高峰凸显、高原崛起,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学科体系。

  “综合性”指构筑良好的学科生态。世界一流大学多为综合性大学。学校持续优化学科结构,扩大工科优势,强化医科优势,形成理科优势,提升文科优势,让文理医工百花齐放,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格局。以服务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学校动态调整撤销了14个学科点(含专业学位),新增设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先后成立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体育学院、艺术学院、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集成攻关大平台、医疗装备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新组建航空航天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育人体系、科研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高水平”指重点建设一批世界一流学科。一流大学需要有一批一流学科支撑。学校坚持学科建设目标导向,“目标定任务,任务配资源,绩效看质量”,重点建设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工程10个一流学科,融合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相关学科优势力量,凝练战略前沿方向,引育战略科学家和高端人才,打造和弘扬一流学科文化,着力将优质的学科资源、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带动学科整体实力、学校综合实力全面提升。

  “强特色”指着力打造学科高峰尖峰。一流大学一定要具有自身独特的学科优势。学校支持机械工程、光学工程、电气工程、公共卫生与预防、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瞄准世界一流前列目标,努力打造学科高峰乃至尖峰。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例,该学科基于10个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着力打造“人才培养-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行业应用”创新链,努力迈向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华中科技大学校园(2021年8月9日摄) 华中科技大学供图

  传承红色基因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瞭望》:华中大的工科优势明显,面对新征程国家对卓越工程师的需求,人才培养方面有什么改革举措?

  李元元:华中大1952年建校伊始就定位为“培养红色工程师的摇篮”。进入工业4.0时代,国家对工程师有了新的需求,不仅要永葆鲜红底色,还要凸显卓越。一方面,要有很扎实的理论基础,即“科学家+工程师”;另一方面,要有很高的工程创新能力,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能照搬国外技术、标准和路径,需自主创新,发现新需求,创建新标准和新的解决方案;此外,要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全球视野,具有系统设计、技术集成和卓越的领导能力。

  2010年,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0。我校累计有15个本科专业、11个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获批。在此基础上,学校设立了13个卓越计划实验班,进行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018年以来,聚焦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学校又推进新工科建设,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打造人才培养特区。加大科教协同、产教融合、国际合作力度,改善教学条件与环境,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开展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等探索。

  《瞭望》:华中大打造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特区,“特”在什么地方?

  李元元: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核心要素建设,建设了启明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等人才培养特区。

  “特”在打破专业院(系)学科壁垒。2008年学校与业界共建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启明学院,创建多学科交叉育人环境。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创新机制、学科交叉、拔尖示范”的办学思路,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主动性实践和创新性科研。经过十多年探索与实践,学校双创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榜单(本科)居全国第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覆盖面达86%。从双创拔尖人才看,前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22金,金奖总数位居全国第二。

  “特”在分级通关办教改试验区。学校将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列为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设立网络安全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实验班。学院大力实施分级通关式综合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在本科教学中系统性推行综合实践能力培养的网络安全专业院校。近三年,学生团队斩获2021年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全球桂冠等多项重量级赛事荣誉。

  “特”在面向未来新工科。学校是全国首批12所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单位之一,着眼于未来科学技术原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推动“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升级。融合光学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A+学科方向,发展以共融互联智能机器人为牵引的智能制造、智能芯片、智能感知等未来技术领域。

  面向未来,我们将以只争朝夕的使命感,承担起高水平人才培养的使命,为走好战略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作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