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看祖国边疆新面貌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民族小学,学生在上音乐课(2021年12月13日摄) 陈欣波摄 / 本刊
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到黑龙江漠河北极村、从西藏壮美羌塘到新疆天山南北、从广西十万大山到云南澜沧江边……放眼壮阔河山,中国长约2.2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蜿蜒绵长。
边疆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展示国家实力和形象的窗口,是确保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边疆治理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出“治国必治边”的战略思想,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
经济发展实现大跨越。边疆地区切实做足“边”的文章,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特色种植养殖、边贸加工、跨境电商、文化旅游等富民产业蓬勃发展,各族群众的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2000年至2020年,陆地边境县(市、区、旗)的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900亿元,增加到突破1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不足4400元,增加到4万多元。
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大幅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边境地区69个贫困县全部摘帽,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与全国一道步入全面小康。边疆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日新月异,交通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信息通信网络覆盖更加普遍,服务发展和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能力全面提升。广大边民的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得到有力保障,上学难、看病难得到有效解决。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各族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日益富足。
沿边开发开放水平显著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边疆地区积极服务和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目前,边疆地区设有边境经济合作区17个,跨境经济合作区2个,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9个,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5个。“十三五”期间,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共实现进出口总额近6300亿元、年均增长9.2%,实现就业18.5万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文化基础不断夯实。
爱国守边的思想深入人心。边疆地区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给卓嘎、央宗姐妹和给沧源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各族群众争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神圣国土的守护者、幸福家园的建设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不断增强。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广泛深入。基础设施条件的极大改善,拉近了边疆与内地的距离,改善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条件。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边疆地区不断拓展,边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长廊建设扎实推进。依托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机制,“结对子”“手拉手”“一家亲”等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广泛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等深入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边疆地区安全稳定大局持续巩固。
安边固边兴边工作不断加强,边疆地区治理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国界法》等颁布施行,边境治理的法治根基不断夯实。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等改革红利持续释放,综合带动效应逐步显现。以广西为例,2021年边民互市贸易进出口额达419.7亿元,比2020年增长48.3%。
如今,行走在千里边境线上,一个个边陲小城,居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在东北三省,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稳固,工业增长日益提速,开放水平不断增强;
在位于北疆的甘肃、内蒙古两省区,当地抢抓发展机遇,注重生态保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势头强劲;
在中国西北角、欧亚大陆中心的新疆,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为驱动,把自身的开放战略纳入国家向西开放的总体布局,续写丝绸之路传奇;
在西南边疆的云南、广西,贫困山乡变成美丽宜居的小康家园,边陲末梢变成开放前沿;
在西藏自治区,边境小康村建设加快推进,喜马拉雅深山里一个个偏远闭塞的乡村,水、电、路、讯、网应有尽有;
……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边疆地区人民自信自强、团结奋斗,基础设施跃上新台阶,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对外开放水平稳步提高,边防巩固边境安全,各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文化认同不断强化,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空前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呈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同时也要看到,边疆地区仍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维护国家安全的重点所在。新时代党的安边固边兴边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未来,进一步发挥“边”的优势,做足“边”的文章,共同守护和建设好祖国的大美边疆,边疆地区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