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骄傲,我是中国培养的指挥。”

2022-08-08 16:34:45 来源: 瞭望 2022年第32期

 

向世界传播中国音乐

“指挥是作曲家的代言人,只有理解好他们的创作背景、揣摩出他们的创作心境,才能读懂一首曲目。”

“我很骄傲,我是中国培养的指挥。”

“让全世界听见中国节拍,是我一生的使命。”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实习生 陈敏 于佳鑫

  

  在一场交响乐演奏中,乐团指挥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简单地说,指挥就是打拍子的人。”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指挥纪玉珏说,“而实际上,指挥是整个乐团、整场演出的灵魂人物。”

  30岁时,纪玉珏拿下国际指挥大赛金奖。评委问她曾在哪国留学,她骄傲地说:“中国”。

  多少次演出中,她手握细细的指挥棒,带领乐团奏响和谐之声,向世界传播音乐。

  “原来女性也可以成为指挥”

  纪玉珏出生于山东青岛的一个音乐之家。母亲是中国海洋大学的钢琴教师,父亲是一位航天工程师,也是一位音乐迷。每当科研工作中遇到瓶颈,他都会从妻子的歌声和琴声中汲取灵感。

  在家庭熏陶下,纪玉珏自然而然地爱上了音乐。

  小时候,她总喜欢去看交响乐演出,每次看见站在舞台正中的指挥家,纪玉珏都觉得他们光芒万丈。但她也困惑于从未看见过女指挥家的身影。

  2006年,指挥家叶咏诗受邀与青岛交响乐团合作。当看见叶咏诗手握指挥棒与乐团完美配合的场景,纪玉珏忽然感觉长久以来的困惑被解开了,“原来女性也可以成为指挥,而且演出完成得如此精彩!”那一刻,深埋于心底的指挥梦破土发芽。

  选择大学专业时,她主动来到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向老师们表达了想学指挥的心愿。

  老师们建议她审慎思考一个月后再做决定。因为指挥行业里女性不多,一旦入行,发展路径比较狭窄。

  一个月后,纪玉珏准时拨通老师的电话:“我非常确定要学指挥。不管过多久,我的答案都是一样的。”

  2008年,纪玉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乐队指挥专业。

  为作曲家代言

  2016年从中央音乐学院硕士毕业后,纪玉珏进入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开启了自己的职业指挥生涯。

  “有些不熟悉交响乐的朋友会觉得指挥的角色可有可无,但并非如此。”纪玉珏介绍,在一场演奏中,乐团指挥的作用是统筹各种配器,控制演奏速度,最终决定曲目的呈现效果。

  为了达到最佳效果,指挥需要把握曲目的整体情感,在充分理解作曲家创作心境的基础上完成演绎。“指挥是作曲家的代言人,只有理解好他们的创作背景、揣摩出他们的创作心境,才能读懂一首曲目。”她说。

  在理解曲目方面,纪玉珏有着超乎寻常的执拗。

  有时,她会因为读不懂曲子而失落。

  大二时,她接触了一首看似简单的曲目,却始终感觉抓不住曲中隐含的情绪。那感觉,就像与作曲家之间隔着一层捅不破的窗户纸。她坐在钢琴边一遍遍地弹奏,希望能从中获得灵感。

  因为想不透,琴键上落下了她的眼泪。“它就像一个持续困扰我的症结,让我足足难过了整个学期。直到四五年后,在某个瞬间我忽然领悟到了那种情绪,这个结才被打开。”纪玉珏说。

  有时,她会为了坚持自己的想法而打破传统。

  一次国际比赛中,纪玉珏发现指定曲目的乐谱将演奏速度标记得过快,无法让圆号表现出应有的力量感。于是,她与乐团商议,将演奏速度适当放慢。

  由于从未尝试过新的演奏速度,最初,纪玉珏的改动并未得到所有乐手的赞同。但她坚持认为,原定速度演奏效果不能反映作曲家的创作本意。

  事实证明,她的坚持是对的。现场评委对她的指挥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这是自己听过最优秀的版本”。也正是这份看似不讲理的执拗,帮助她拿到了比赛第一名。

  让全世界听见中国节拍

  除了在中国交响乐团担任指挥,纪玉珏还是北京一零一中学金帆交响乐团和退休音乐爱好者组建的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

  尽管乐团成员不是专业乐手,纪玉珏却非常享受与“一老一小”合作的时光。

  “金帆交响乐团的孩子们音乐悟性很高。”纪玉珏说,尽管音乐演奏技巧并不完美,但他们总是热情洋溢,求知若渴,像海绵般不断吸收新的音乐知识和技巧。

  “我也喜欢和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的老人们在一起。他们并非音乐专业人士,但表演不业余、演奏不业余,演奏的作品难度也很高。听完他们的演奏,会被他们的音乐感染,被他们的精神感动。”纪玉珏说,老人们已经在500多所大学开展过公益演出。

  为了达到更好的音乐普及效果,纪玉珏会在公益演出中选用脍炙人口的曲目。“或许演出不是尽善尽美,但我希望它能成为更多人接触古典音乐的入口。”她说。

  纪玉珏觉得,只要沉下心聆听,音乐一定能让听众获得力量。

  曾有一位乐迷经历了巨大的人生变故,情绪低落,眼泪也流不出来。直到偶然被某段旋律触动,他才放声大哭,释放出积蓄已久的情绪。

  “在接触伟大音乐作品的过程中,我也一次次被乐曲中蕴含的强大生命力所感染。”纪玉珏说。

  除了在国内推广古典音乐,纪玉珏也希望中国的古典音乐能获得全世界更广泛的关注。指挥之余,她会和团队一起收集民歌,创作极具民族特色的歌曲,为祖国的音乐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本土的音乐发展毫不逊色于其他国家。我很骄傲,我是中国培养的指挥。”纪玉珏说,“让全世界听见中国节拍,这是我一生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