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海峡:对接重大战略助力海西发展
➤中建海峡在这里落地项目超过30个,见证了荒凉之地到高楼林立的华丽蜕变
文 |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林向武
驱车行驶在福州东湖路上,初夏的清风掠过湖面,带来阵阵凉爽。路的一侧,矗立着数字中国会展中心、数字福建云计算中心等一幢幢造型优美的建筑。不远处,塔吊林立,一片繁忙,昭示着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新城。这里是长乐滨海新城,福州未来的城市副中心。
2017年以来,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在这里落地项目超过30个,创造产值超过200亿元,见证了荒凉之地到高楼林立的华丽蜕变。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建海峡扛起时代重任,坚持规划先行、战略引领,以高质量发展服务区域全方位发展的使命担当。
对接重大战略 深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的投资建设综合企业集团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在海西区域设立的首家区域总部实体运营公司,中建海峡于2012年正式组建。10年来,公司围绕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全过程;秉承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使命,依托公司前身扎根福建近40年的深厚基础,逐步成长为服务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
着力打造区域投资平台。公司深耕区域市场,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和地方投资建设需求,以投资为龙头,构建“投建营”一体化发展优势,先后与福建省及福州市等省市政府深化合作,签订超千亿元的政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了优势互补、共谋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融投资带动工程总承包等模式,公司先后投资建设了海峡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海峡文化艺术中心、木兰大道PPP项目、晋江市第二体育中心等一大批有影响力的福建地标级项目,累计在福建省内落地投资额1100亿元,实现了从单一建造商向投资商、建设商、运营商三位一体的转变。
优质履约筑牢发展基础。公司聚力打造“快速建造”“精益建造”核心竞争力,在全省重大基础设施、重大公共设施、重大民生工程等领域快速响应、精准服务,高效推动项目落地: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项目、莆田市会展中心先后刷新“海峡速度”;中建集团首条跨海盾构施工隧道厦门地铁6号线顺利贯通,填补了福建省内相关技术空白;数字中国会展中心成功承办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助力福建智联世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公司坚持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手硬,坚决履行好央企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
深化国企改革先行先试。公司积极深化央地合作,通过创新央地股权合作模式,成功打造“莆田中建”样板平台,累计落地项目超过200亿元,成为中央企业与地方国企融合发展的崭新样板。
中建海峡投资建设的福州城市地标海峡文化艺术中心 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供图
推动绿色发展 擦亮清新福建特色名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生态省建设进入快车道。中建海峡积极响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把绿色发展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深度聚焦智能建造、绿色建筑产品、低碳城市发展,助力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将清新福建的名片擦得更亮。
加快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公司紧跟国家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趋势,在福州闽清率先打造福建省首个集装配式建筑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国家级绿色建筑科技产业园示范基地。先后参与“十三五”国家建筑工业化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主持研究多项福建省科技重大课题,主编省内多项装配式建筑相关关键性地方标准,并联合省内高校培养产业工人,引领区域装配式建筑发展。中建海峡PS构件厂、PC构件厂建成投产以来,协同公司承接装配式项目约300万平方米,类型涵盖住宅、办公、医疗等全品类建筑类别,为省内发展建筑工业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21年,中建海峡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还成功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品部件智能生产线典型案例,成为当年福建省唯一入选案例。
积极布局绿色发展新赛道。公司在大力推进绿色施工、超低能耗建筑、零碳建筑研究的同时,还聚焦城市更新、生态环保和新能源三大领域,不断培育形成新业态。近年来,公司先后参与多项水域治理、景观提升、污水整治等工程,用实际行动助力打造良好生态环境。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全面展现了长汀数十年来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入选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平潭竹屿湾生态整治与修复项目打造了面积达548亩的海岸生态环境,成为国家“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代表项目;湄洲湾“蓝湾绿城”景观绿化提升工程项目通过“补绿复绿”的方法,扩大当地绿化面积、提高绿植成活率,助力了环岛石漠化生态修复工作。
数字化转型引领行业变革。中建海峡以获评“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为契机,全面加强科研要素投入,在数字设计、智能制造、智慧建造、智能运维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以数字化降低建筑业能耗,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当前公司正在推进中建海峡科创研究院组建工作,力求打造新的科创平台,加速聚集优质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发挥数字技术对管理效能提升、绿色环保发展的倍增器作用,引领区域建筑业创新发展。
助力民生改善 打造宜居宜业共享家园
近年来,中建海峡在参与城乡建设的进程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恪守“品质保障价值创造”的公司核心价值观,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品质服务提升城市面貌。公司重点聚焦旧城改造、安置房建设、学校和医疗等公建类项目,以优质工程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长乐滨海综合医院如期开诊,让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有全国一流的专家资源和优质高端的医疗服务;“福州最美学校”清华附中福州学校顺利开学,极大缓解了福州三江口周边的入学压力;“福州第一长”104国道连晋段改线工程顺利通车,连江、琅岐通往福州主城区的20分钟生活圈建成,大大方便了周边群众出行……
匠心传承守护文化记忆。公司以承建福州文化地标三坊七巷修缮工程为起点,先后承接了古建筑修复项目近二十个,全力保护城市文脉。从近代水师发源地马尾船政衙门及船政学堂到千年古镇闽安古镇,从莆仙文化发源地的莆田兴化古城历史文化街区到闽南红砖与骑楼交相辉映的漳州龙海市后港片区旧城风貌修缮改造工程,一座座古建筑、一个个历史文化街区重焕光彩。公司还注重文化培育与知识交流,先后举办两届“古建筑保护论坛”,组织编著的《三坊七巷修缮技艺》一书成为国内首部完整阐述三坊七巷修缮技艺的书籍,对福建省后续的古建筑施工保护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产业帮扶带动乡村振兴。从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公司始终坚守央企政治担当,以推进产业、就业、教育、消费和党建帮扶为抓手,为乡村振兴贡献中建海峡方案。立足当地特色产业,从资金投入、方案设计、施工建设、采购帮销等方面帮助三明市清流县嵩溪镇阳坊村打造豆腐皮产业项目,激发了当地产业发展活力;中央确定中建集团对口支援长汀县等原中央苏区以来,公司靠前服务,率先将法人子企业迁入长汀,积极吸纳当地优质供应商、分包队伍,助力革命老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