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抗疫英雄写本书
文 | 向求纬
2020年的3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还未结束,满城满街全是戴口罩的人,医院里还是拥挤着互相闪着警惕眼光的排队看病的人。一句话,战“疫”的硝烟才在开始飘散,整个气氛仍然显得有些紧张。这时我接到重庆市委宣传部布置的采写一部渝东北地区医护人员战疫英勇事迹报告文学的任务。当然先是征求我的意见,能不能承接下来。一是因为我已年过古稀,身体状况如何;二是因为疫情尚未远去,采写的对象基本上全在医院,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仍很高;三是天气渐渐转热,天天采访,一连数月长时间的采访写作能否吃得消……
我当时一夜没睡好,考虑了整整一个晚上。本来,作为记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我就开始采写三峡移民、三峡文物保护、三峡环境保护,写作报告文学不说是轻车熟路至少也不是什么难事。但当年是当年,现在是现在,退休后我已有好多年没写这样的“大部头”了,现在要来采写一二十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难度太大,而且是这样的时段,这样的环境,这样的题材。但转念一想,在这场空前的战疫斗争中,万州作为与湖北紧邻的渝东北地区广阔战场的主阵地,涌现了许多医护人员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我自己听别人说就时时被感动,被激励。同时自己是有39年党龄的老党员,这次如果不是由我来担纲把他们报道出来,描写出来,将是我此后余生最大的憾事。
于是我把任务接下来了。采写的主题是“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着重写人物,写群像,通过参战经历写一个一个医护人员的精神风貌、内心世界,而不是全方位的抗疫总结。我拟了个采访对象的名单,依据是网络、电视台和我们万州时报、三峡都市报宣传报道过的人物,这应该是比较典型了,我选取了各个侧面有代表性的50多位。主要在三峡中心医院、万州区疾控中心、万州区人民医院、万州区妇幼保健院等单位,基本上都是战斗在抗疫一线的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检验科、中医学科、心理咨询科、妇产科、新生儿科等科室人员,还有重庆市支援万州战疫的西医、中医学科专家,以及一些乡镇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这样就保证了这次采写对象的典型性、代表性和广泛性。
万州区委宣传部、区卫健委出了通知,各个医疗单位都作了具体安排。于是每天,我戴着口罩,带着笔记本和录音机,和人们挤电梯,然后在科室的医护休息室或是值班室等候,像一位天天跑医院看门诊的“老病号”。后来采访固定地点确定了,就定在医院的图书馆或办公室,宽敞、人少、安静、方便,这样就比较好操作了。
一天,一天,一位,一位……我们都把口罩摘下来,彼此看看对方的模样。被采访者年龄30多岁的居多,其余为20多岁,40多岁,50多岁。真是年轻化呀,猛一见面根本不像我们通常意义上认定的什么英雄形象,一个个如邻家女孩、自家兄弟,平常得很,普通得很,纯朴得很,言谈之间都自认为“一般般”“没什么可说的”“没什么可宣扬的”,从内心深处流露出一种很平常很自然很淡定的感觉。
我知道很多人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说的不如做的”,很多曾经经历的现场情况特别是一些细节不一定讲述得出来。或者,接受采访时有的人爱将当时的思想状况来一个“升华”,豪言壮语熏死人。但这次,却推翻了我多年采访的认知。这些医护人员不管“会说”“不会说”,表情都是那样的自然,性格都是那样的可爱,表达都是那样的真诚,对待这一次抗御疫情生死考验的态度和状况都是那样惊人地一致:有惶惑,有恐惧,有思想斗争,有伤心,有痛苦,有哭泣,却自始至终表现出一种坚定、一种坚强、一种从容、一种淡定,都是那样的义无反顾,那样的无怨无悔!一个个看起来十分寻常的人,平素默默无闻的人,有七情六欲的人,有各种性格差异的人,为什么在这样的史无前例的大灾难大考验面前,都能清一色地表现出舍小家顾大家、舍自己救别人、吃大苦耐大劳、抑制自己性格弱点让内心世界变得强大这样的崇高品格?
有人在采访时说,他自己都不知道上战场的时候为什么那样坚定,不管不顾,在病区的时候为什么那样勇敢,那样不顾自身安危,好像这不是平常自己的性格呀!有人说刚去时怕这怕那,防护服一穿进病房一看到病人,便什么都不怕了,便什么都忘记了,只剩下拼命救治病人这一个念头。后来被选为全国抗疫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的黄霞,参与救治“重庆第一例”重症病人,有几次昏倒在重症病房,醒来后又坚持上班。后来她戴着口罩的特写照片被刊登在人民日报公益广告版上,她的事迹给全国人民很大的激励。
看来人的潜能,许多时候是不为人知,甚至不为己知的,只有在特定的天大的紧急状态下才能激发出来,一发散出来便具有不可抗拒的力量。以这次抗疫白衣战士为代表的中国老百姓,平素看不起眼,普通平常,在关键时刻和危急时刻暴发出来正能量,这是和我们党多年的教育、人民多年的哺育、社会主义祖国多年的熏陶分不开的。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重症医学主治医师黄霞(2020 年 1 月 29 日摄) 王全超摄 / 本刊
对于我来说,这次采访写作真是一次受教育的过程。这不是套话,是内心话。从3月到7月,4个多月时间里,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真实的人,走过抗疫战役硝烟的人,我这本已苍老的、“尘埃落定”的情感世界又一次掀起了波涛。不是吗,有人在谈到隔离期间,只能偷偷地远远地看一眼自己的儿女却不能相认相见时再一次掉下眼泪;有人在谈到隔离很久回到家中和儿女相见儿女已不认识自己时仍禁不住失声痛哭;有人在谈到专注地抢救病人面对感染的危险浑然不觉时,直言现在才感到后怕;有人在谈到病人通过不识面目的防护服“认出”了自己熟悉了自己记住了自己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太多震撼的场面,太多感人的细节,太多悲壮的镜头,太多出彩的语言!
那么作为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我想说,眼睛,护目镜里边的眼睛,口罩之上的眼睛!千遮万遮遮不住,千捂万捂捂不住,这次医患之间、同伴之间、亲友之间交流最多的就是眼睛。这一次我看到眼睛真的会说话,会表意,会传情呢。这次战场上的医护人员的眼睛真是超负荷运转,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受了很多苦,很多委屈。众里寻他千百度,眼睛却在寂寞苦痛处。三级防护中的眼睛,长时间在病房里捂着遮着浸着肿着的眼睛,不能揉不能揩不能闭还要努力睁大保持视线清晰的眼睛,对面前病人的病情心情细微变化明察秋毫的眼睛,在和亲人视频聊天时看得见的勒痕累累红肿发青的眼睛……那都是些贮满国家的嘱托人民的希望上级的期盼的眼睛,咫尺天涯望穿秋水始终朝着家的方向的眼睛呀!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扇窗户这次开得好大,开得好久,开得好清晰,开得好艰难,开得好苦!但是,这一双一双的眼睛却是这样的懂事,这样的明理,这样的清澈,这样的明亮,这样的动情,这样的动人!反正从今往后,我是再也忘不掉白衣战士们的这一双双眼睛了。
于是,我将作品的名字定为《最亮的眼睛》,而且每一章的标题都与眼睛有关,每一章开头处还用一首关于眼睛的诗歌作为引子。有人说整本书都只剩下眼睛了。我说没错,防疫抗疫的工作将进入常态化,别说医护人员,人员密集场所的所有老百姓都得随时戴上口罩防护自己,满大街还不是只剩下眼睛来说话,来交流,这样人与人之间心灵的窗户就前所未有地打开了,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就更加心灵相通了。
作为一个老人,一个老共产党员,这次采访写作使我终生难忘。是亲爱的党多年的培养教育使我能够勇于承担重任,是人民群众中这一批平凡普通的英雄人物教育激励了我,一位老党员老记者老作家的这一笔精神财富,这辈子算是够我受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