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托”“托不起”?“托育难题”或可这样破

2022-05-09 10:20:22 来源: 瞭望 2022年第19期

  

  ➤解决托育服务的“普惠性”与“可及性”刻不容缓

  ➤普惠托育政策在全国全面推进,需要在供给侧发力,在财税上进行支持,还要转变需求端在托育市场长期存在的“心理惯性”

  ➤从“托育意愿”到真正的“送托行为”是对政策目标达成效果的衡量标尺

  文 | 王敏 韩健平

  4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做好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推荐申报工作的通知》,这意味着国家将通过示范城市建设带动普惠托育服务政策落地。

  当前,托育服务迎来快速发展期,但也面临诸多挑战。笔者在多地调研发现,托位数量不足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出现“总量不足,相对过剩”的局面。

  托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监管体系不完善、服务标准不规范、市场化机构收费过高等因素,是形成托育困境的症结所在。比如,一些地区出现托位剩余情况,原因是家长担忧托育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化机构收费过高等,因此“旺盛的托育意愿”与“犹豫的送托行为”之间形成对比。

  解决之道在于提高托育服务的“普惠性”与“可及性”。

  政府可考虑建立普惠托育服务成本核算制度,撬动和扶持民办托育机构增加供给,引导市场在坚持公益性基础上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实现收费标准平价。值得注意的是,“普惠性”不能简单理解为价格低廉,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在激励社会力量参与普惠托位供给的同时,政府要积极承担市场监管责任,谨防效率损失。

  辖区婴幼儿家庭快捷到达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是对“可及性”的要求,但需要兼顾“空间可及”和“供需匹配”,这就需要结合不同辖区婴幼儿家庭数量、需求结构等因素,对机构布局进行合理测算,防止布局“过密”带来的托位供大于求,或布局“稀疏”导致的距离不可及问题。

  普惠托育政策在全国全面推进,需要在供给侧发力,在财税上进行支持,还要转变需求端在托育市场长期存在的“心理惯性”。

  从“托育意愿”到真正的“送托行为”是对政策目标达成效果的衡量标尺。对于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既要从构建“托育友好社会”的外部环境出发,也要积极开展家庭“心理建设”。

  当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托育方案,基于中央关于普惠托育服务供给的政策精神,各个地方支持普惠托育的政策优惠包主要包括用地和住房支持政策、财政补贴方案、税收优惠政策、人才培训支持体系等。围绕财政补贴,各地区在开展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创建活动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方案和政策优惠包。

  2019年以来,中央预算按每个新增普惠托位给予1万元的补贴,“投资换机制”的做法有效撬动了社会力量举办托育机构,进一步平衡普惠的“可负担性”与托育机构的生存“利润点”,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财务保障机制。这个机制既要实现需求端的价格可负担,也要激发供给端的活力,同时还要防范化解相关市场风险,避免机构以服务质量下降来平衡财务的持续性。

  发展“托育友好社会”,托育机构硬件设施供给较容易达到高水平,保育人员等“软件人才”的供给却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任务,亟待完善婴幼儿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落实和强化职业准入和规范。

  此外,加大托育文化宣传,对家庭进行“心理建设”也非常重要。

  任何政策推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发展普惠托育需要保持理性、科学的态度。通过供给侧的持续推进、需求端的文化引导,慢慢推动“托育友好社会”迈向“生育友好社会”。

  (王敏: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副教授、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员;韩健平: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