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设计的潮玩,带文物“走”出博物馆
唤醒沉睡的文物
➤许多三星堆文物受到严格保护,不能“出国旅游”,但三星堆潮玩可以
➤潮玩既是玩具也是艺术品,当设计师将自己的思想注入潮玩时,它便被赋予了灵魂
➤“让下一代随手摸到的就是沉淀千年的文化。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实习生 黄长江 刘舟
矗立四千多年的青铜大立人终于“坐下”休息,戴着青铜面具的人偶“演”起变脸的绝活……这些离奇可爱的场景,在潮玩设计师曾舟的手中一一实现。
通过潮玩让博物馆里沉睡的文物“走”出来,曾舟正在用年轻人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带到更多人身边。
因三星堆圆梦
“我小时候的梦想是能一直玩玩具。”曾舟没想到,那个曾经对玩具无法割舍的小男孩,长大后成了一名潮玩设计师,将爱好变成了事业。
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学画画,大学也选择了动画游戏相关专业,毕业后,曾舟进入一家游戏公司担任角色概念设计师。虽然踏进了游戏行业,但他仍觉得,现实与梦想之间隔着一层薄雾。
曾舟希望能将自己的创意在作品上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但“做一款游戏需要考虑的方面比较多,个人想法不一定能充分体现”。这一横亘在他心中多年的矛盾,直到四年前踏进三星堆博物馆的大门后,终于得到化解。
那是曾舟第一次参观三星堆博物馆,在那里他见识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商青铜神树,领略了造型奇特的青铜人面具,也遇见了一人多高、笔直矗立着的青铜大立人像。
“他是谁?他为什么是站立的?”这些问题萦绕在曾舟心头。
当天夜里,他梦见自己穿越到四千年前的古蜀国,“旁观”青铜大立人像站在武王伐纣的军队中振臂高呼的情景:“感觉他很高很威严,好像承担着很重的责任,无法放松。他这样站了几千年应该也累了,是不是可以坐下休息一会儿?”
有了让青铜大立人像坐下的灵感,曾舟立刻投入了创作:三星堆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就是青铜面具,不同的面具代表着不同的职位和身份,于是他为自己设计的坐姿大立人像戴上了不同的面具,赋予他们不同身份。
“《山海经》里有一个传说——神树上有十只鸟轮流载着太阳从东到西,掌管太阳的起落。”曾舟以商青铜神树为原型设计了一组盲盒,把神树栖鸟的形象做了卡通化处理。
谈及这些设计,曾舟如数家珍,因为这一次,从创意到成品拍摄,他全过程参与,个人想法得到了充分体现。从玩玩具到做玩具,曾舟的儿时梦想一朝成真。
不同文化碰撞
“我们这代人,是看着国外的动漫、玩着国外的玩具长大的。”曾舟感慨道。他有时也会畅想,如果能让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尤其是自己设计的玩具出现在这一代小朋友的童年中,将是多么美妙的场景。
于是,在传统文化与潮玩相融合的路上走得更远,成为曾舟的第二个梦想。
在固有观念里,潮玩的属性或许与传统文化的庄重威严是相悖的,但曾舟觉得,这种壁垒从未存在,潮玩也可以成为大家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物的载体,只是将古老的传统文化换一种俏皮的方式表达。
在曾舟的影响下,身边的朋友们开始主动走进三星堆博物馆,去看他设计的那些姿态各异的作品,到底有着怎样的神奇原型。曾舟两岁多的女儿也对那些千奇百怪的造型有了印象,当大人指着展柜里的青铜大立人像问她这是什么的时候,她会笑着回答:“这是堆堆。”
这一切都让曾舟无比感动,让更多人了解文物和它们背后的文化,这就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
但有一个问题仍旧困扰着他:“如何让父母那一辈人接受,这是难点。”
为了平衡不同年龄群体消费者的需求,曾舟在设计风格上会有所取舍——在充分卡通化的同时,保留文物本身的特点和历史厚重感。他想通过这种方式,让三星堆潮玩成为老少皆宜的作品。
曾舟还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代替三星堆文物走出国门。由于太过珍贵,加上运输过程中容易受损,许多三星堆文物受到严格保护,不能“出国旅游”,但三星堆潮玩可以。
曾舟希望,未来他设计的潮玩可以走向海外,向外国友人们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
曾舟设计的大立人潮玩 黄长江摄
在快时代做慢东西
“做潮玩,耐心和坚持很重要。”在曾舟眼中,潮玩既是玩具也是艺术品,当设计师将自己的思想注入潮玩时,它便被赋予了灵魂。
目前国内的潮玩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一些年轻人会被潮玩这一新颖概念所吸引,但对产品做工和内涵价值的要求并不高。这也导致部分出品方为了快速占领市场,推出了一系列同质化严重的潮玩。
但曾舟想做的不是这样的流水线产品,而是富有力量、能与消费者共鸣的作品。在他看来,一些通过外包设计师、简单地3D建模后就生产出来的产品,失去了内涵和价值,“好作品还是需要时间慢慢打磨”。
在以成都博物馆的镇水石犀为原型设计潮玩时,曾舟就花了很长时间思考消费者到底需要怎样的产品。
他认为,潮玩一定要跟人们实现情感上的共鸣才有价值,如果能将成都人生活中常见的元素化用在潮玩里,或许能产生不错的效果。于是他将成都市花芙蓉花、市树银杏树以及川剧特技变脸等元素融入了产品设计。
“让下一代随手摸到的就是沉淀千年的文化。”曾舟正通过自己的设计,让传承千年的文明变成流行的文化,“圈粉”更多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