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聚成都提升城市能级
成都国际工业博览会现场 成都市博览局供图
➤成都会展业竞争力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4位,国际会议目的地竞争力位列全球第38位,连续两年跻身亚太十大会展城市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贾雯静
近年来,成都会展精准发力、建圈强链,面向全球搭建投资贸易、资源配置、要素交易、交流交往和城市营销平台,“会”聚国际会展之都新优势,推动城市格局全方位拓展、城市能级全方位提升。
创新驱动立法保障
2021年8月1日,《成都市会展业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四川省首部会展业地方性法规,该《条例》既是成都会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创新之举,也标志着成都会展进入法治化发展新阶段。
《条例》结合成都会展业发展特点,对现行有效的经验做法予以总结固化,对未来发展予以引导促进:明确政府建立会展业议事协调机制和发展工作机制职责,健全会展业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不断优化完善会展业发展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多部门协同联合办理工作机制,推动职责下沉;同时对会展活动安全责任、环保责任、知识产权保护、应急处置等作出规定,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法规制度有效实施。尤其是《条例》对于产业生态、会产融合、模式创新、展会备案等的规定,体现了成都特色。
《条例》以法治方式推动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迈上新台阶,成都会展形成了建圈强链新格局。记者从成都市博览局获悉:2021年,成都举办重大展会活动950个,展出总面积1000万平方米,会展业总收入1200亿元,其中直接收入125亿元,签约投资项目650个,协议投资金额6000亿元。
近年来,成都一直在不断优化国际会展之都顶层设计,除了《条例》的颁布实施,还编制完成了《成都市“十四五”国际会展之都建设规划》,为未来五年成都会展业发展和建设国际会展之都谋篇布局;并制定了《关于成都市培育展会新模式激发增长新动能的指导意见》等15项促进会展行业规范和可持续发展的长效管理和扶持政策。
建圈强链赋能产业
成都会展建圈强链赋能产业的格局,在城市层面进一步明确。2021年12月10日,《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正式印发,该方案明确:每个重点产业链培育或引进1个标识度高、显示度强、影响力大,并与产业主导方向高度契合的品牌会展活动,形成“以产兴会、以会促产、产会一体”的良性互动。对此,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会展产业将按照“办好一个会展活动、聚焦一个产业集群、链接一批优质企业、吸引一群优秀人才、洽谈一众高端项目”的思路,发挥会展活动的磁场效应、塑造产业优势,利用产业的品牌效应、打造优质会展活动,以“会”为媒,推动全市产业形成链中有链、独立成链、链链相融、成圈成链的新格局;并同时搭建会展与主导产业信息共享平台,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对接畅通、贯通循环。
建圈强链赋能产业,成都会展在更广领域深耕。成都市博览局根据该市58个功能区的主导产业类别,梳理配对100组与全市主导产业高度契合的展会活动,编制《成都市加强会展与产业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年)》,放大重大展会功能效应,带动成都优势产业快速发展。2021年共培育产业功能区主导方向重点展会73个,举办契合成都现代产业体系的重点专业展会200余个,仅第18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就拉动服务业增收10.1亿元,签约投资合作项目195个、总金额2819.23亿元。
建圈强链赋能产业,成都会展在更大范围出圈。服务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建设,2021年6月举办的首届成都都市圈产业生态建设企业供需对接云共享大会上,成都市博览局代表成都、德阳、眉州、资阳四市发布“会展+产业+产业生态圈”供需清单52个。12月印发的《工作方案》提出全面实施产业建圈强链“链长制”,政府重点支持与市场化机制并重,关键细分领域突破与全产业链推进并行,进一步增强城市核心功能,提升经济发展质效。2022年2月,成都市博览局印发《成都市会展产业建圈强链十大行动》,从建链、育链、融链、补链等十个方面,开展会展建圈强链行动,推动会展产业能级大幅提升。
对此,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会长袁再青认为,成都在会展业发展有目共睹的基础上,正在以生态圈、产业链理念积极构建会展发展新空间,建设会展经济新高地,构筑会展产业新生态,推动会展业高质量发展。
引才育才服务全球
“从功能区到生态圈再到产业链,会展业的产业背景在变化,对会展业的认知也在不断深化。”成都市博览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人才队伍是奠定未来发展新优势的关键力量。
成都在全国率先发布《成都市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实施办法》,每年遴选10名会展领军人才,每人可获得30万元资金补助。并在人才的住房保障、子女入学、职称申报等方面为人才提供支持。据了解,2021年,9名成都会展业从业者,获评会展产业生态圈领军人才。
不仅如此,成都还多措并举健全人才体系。2017年,成都就设立了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成都培训基地,邀请了众多来自国际展览业协会(UFI)等国际知名会展组织、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等知名行业研究机构,来蓉开展多元人才交流活动。截至目前,该培训基地开展培训及经贸会展交流活动16场次,国际国内近25万人次参加,成都市受训并获得国际行业认证或国家级职业认证行业的高级管理人才达190人。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IAEE中国区委员会委员中,首次有了两名成都会展行业代表。
近年来,成都成立了全球首个ICCA国际会议研究及培训中心(CIMERT),发布国际会议目的地竞争力指数,编制国际会议专业教材《国际会议产业前沿与实务》。
成都在会展人才培养方面所做的努力,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慰平用“非常出色”总结。以成都励翔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李军为例,他不仅是会展产业生态圈领军人才之一,其“掌舵”的励翔是西部地区首家新三板挂牌会展企业,拿下西南首家ICCA认证后,又成为四川首个加入IAEE的企业会员。李军认为,文旅、文体、科技……都能与会展业联动发展,成都有太多发展可能。
建圈强链路径明晰,人才助力服务全球,成都在全国乃至全球显示度日益凸显,会展业竞争力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4位,国际会议目的地竞争力位列全球第38位,连续两年跻身亚太十大会展城市。成都会展在建设国际会展之都的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上驰而不息,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