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深耕石墨烯,探索产业集群生态
➤谁把握关键技术、关键材料,谁就能把握未来制造业主动权。如今,石墨烯产业也成为各国竞争的新材料领域之一
➤截至2020年,常州累计招引石墨烯相关人才团队40多个,招引和孵化相关项目160余个,形成产值约40亿元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李松
石墨烯是一种强度大、导电导热性能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在光学、力学、电学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石墨烯产业也成为各国竞争的新材料领域之一。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了解到,十年来,江苏省常州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和人才为主体,持续投入,激活创新创业内生动力,培育出业界领先的石墨烯产业生态和集群。
勇闯材料创新“无人区”
目前,我国已成为石墨烯研究和应用开发最活跃的国家之一。
在石墨烯产业奠基方面颇有建树的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原院长冯冠平说:“不同于其他产业,石墨烯以原始创新为特征。”可以说,石墨烯对全球来说都是“无人区”。
十年来,我国石墨烯经历了从竞相布局到资本炒作,再到回归理性,多次起伏,这一过程中,很多企业被淘汰。而常州石墨烯产业不仅“活”了下来,还为国内石墨烯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首创成果不断涌现。常州实施了一大批重点研发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陆续研制了150余种原创石墨烯产品,建成了全球最早的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生产线和氧化石墨烯粉体生产线,率先发布了全球首款石墨烯电容式触摸屏,创造了全球首创科技成果十多项。
集群水平领跑全国。截至2020年,常州累计招引石墨烯相关人才团队40多个,招引和孵化相关项目160余个,形成产值约40亿元。常州第六元素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烯粉体生产商,粉体销量占全球六成以上。常州富烯科技是全球最大的石墨烯散热膜生产商,在产品细分领域规模和技术均遥遥领先。常州中超科技是石墨烯屏蔽料的领军者,常州二维暖烯是石墨烯复合发热膜的领军者,常州碳索是石墨烯粉末涂料的领军者……石墨烯产业集群规模持续壮大。
品牌效应持续放大。常州石墨烯产业已获省级部门以上的品牌荣誉30多种。其中,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被科技部授予全国首个国家石墨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江南石墨烯研究院获批科技部科技服务行业试点单位、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型碳材料集群促进机构;常州石墨烯小镇被国家发改委评选为发展典型经验小镇。
“十年来,以常州为代表的中国石墨烯产业从无到有,破茧而出,推动我国在该领域的快速发展。”冯冠平说。
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管委会供图
构建原创产业发展生态
十年前,国内鲜有人知道石墨烯。
常州市通过市区联动、创新机制,走上了一条石墨烯产业的培育之路。
政府担当天使投资人。平台先行,统筹资源,常州成立了我国首家专业从事石墨烯研发和产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同步启动常州石墨烯科技产业园建设,支撑石墨烯团队创新创业。
出台专项政策支持。在江苏“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石墨烯领域创新、“十四五”规划“点名”培育石墨烯等高端新材料集群的背景下,常州连续出台多项文件,扶持力度持续加码。同时,常州积极争取上级联动支持,为石墨烯产业发展增添更强动能。
构建协同创新体系。从创业者最需要的设备、资金、服务等出发,“先人所需”提前布局、“急人所想”细化服务,帮助创业团队缺什么补什么。以江南石墨烯研究院为基础,常州构建了涵盖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标准制定、产品认证、知识产权、投融资等服务。
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原始创新不光需要生态,更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体制和机制。一直以来常州始终坚持以政府引导、市场导向和企业主体的产业孵育模式。2017年,常州进行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改革,进一步强化该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常州联合石墨烯上下游龙头企业,采用创新机制建设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提供路径。
江南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张铭说:“我们伴随石墨烯成长,在初期政府提供产业扶持资金、搭建产业孵化以及产品中试平台,中期我们构建产业全链条科技服务体系,后期我们积极对接应用领域,政府‘退出’项目让利创业者。”
十年来,一轮接一轮的政策支持、一代接一代产业伴随者的专业接力,培育了常州石墨烯产业化、集群化生态。
聚焦应用驱动产业突破
本刊记者了解到,目前石墨烯在制备技术上还不完全成熟,杀手级应用还未突破。近年来,常州瞄准关键要素、关键技术和关键市场,奋力推动石墨烯应用。
汇聚高层次人才资源。2011年,常州在本市“龙城英才”计划中,为石墨烯人才开出绿色通道,提出对落户人才提供每人200万元的启动经费,600万元的无偿贷款,大力支持创业团队。常州通过吸引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石墨烯领军人才进驻,提高项目的生存几率。
“在常州,你可以第一时间获悉石墨烯最新的信息、技术、团队、市场、应用,在这随处能看到企业家朋友谈论石墨烯。”二维碳素董事长金虎说。
提升原材料制备水平。任何一种新材料的大规模应用,都需要相关制备技术支撑。“产业化不同于做实验,需要对生产成本、效率、效益等进行综合考虑,石墨烯在十年前价格堪比黄金,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大规模制备方法。”冯冠平说。
常州在2013年解决了石墨烯原材料工业制备的问题,目前正专注提高制备水平。常州第六元素改进氧化还原工艺,实现了废酸循环利用,提高了原材料品质,同时降低了成本。目前该公司南通工厂已经投运,满负荷生产能实现每年1000吨的产能规模,居全球领先水平。
常州还同步拓展制备方法,引进了CVD法、超临界法、物理法、开尔一步法等不同制备方法,实现应用的最大价值。
瞄准市场需求突破。“新材料的推广,一方面要有足够的替代优势,另一方面要让更多人用,这两个缺一不可。”江苏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杨俊和说。
十年来,常州布局落地一批石墨烯应用示范工程,出台“首台套”系列政策,为石墨烯企业提供展示场景、开拓市场、获取客户。
中超石墨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最初准备利用材料技术优势生产石墨烯线缆,但面临资金、场地等难题。在常州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该公司与江苏上上电缆集团等企业合作,将石墨烯屏蔽料作为发展重点,成为诸多线缆龙头企业的供应商。
业界人士表示,目前常州石墨烯产业逐步进入快速成长期。未来应坚定产业定位,直面发展瓶颈,从更高维度补齐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