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释放提速效应

2021-12-07 10:03:27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49期

  

郑州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面提速,武汉长江航运中心地位显著提升,合肥、太原、长沙、南昌等18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域辐射功能加快完善,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中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加快内陆双向开放等方面不断提速,加速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余贤红

  

  “中部通,全国通”。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服务国内国际经济循环的重要枢纽。《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中部六省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中部地区交通运输着力补齐发展短板,设施建设全面推进,保障能力逐步增强,中转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基本搭建起立体互联的网络架构。

2018年2月1日,动车组停靠在武汉动车段的存车线上,准备进行检修和保温作业 肖艺九摄/本刊

  中部交通大跨越

  连接“革命老区”与“大湾区”的赣深高铁开通进入倒计时。

  作为南北大通道京港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赣深高铁北起江西赣州,途经广东河源、惠州等城市,南至深圳,正线全长436.37公里。赣深高铁于2017年开工建设,将于今年底具备开通运营条件。赣深高铁建成通车后,赣州至深圳的列车运行时间将由现在的近7个小时缩短为2个小时左右。

  记者在各地采访了解到,近年来,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大跨越,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

  综合交通线网加快完善。

  截至2019年底,中部地区高速铁路营业里程9939公里,占全国总里程的28%,路网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覆盖93%的地级行政区;高速公路总里程3.8万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2倍;现有民航机场36个,密度为0.35个/万平方公里,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4倍。

  以江西为例,“十三五”期间当地建成运营昌吉赣客专、武九客专、九景衢铁路、蒙华铁路等重点铁路项目920公里,全省铁路营业里程达到4941公里,其中250公里/小时及以上的铁路里程达到1329公里,“五纵五横”干线铁路网基本形成。到2020年底,全省综合交通网络里程达到22万公里,较“十二五”末增加32.5%。

  在安徽,至2020年底,全省高速铁路运营总里程2329公里,居全国第1,全省公路总里程达23.6万公里,居全国第7位;

  在湖南,五年完成综合交通投资约5500亿元,长株潭1小时通勤圈加速构建,全省2小时高铁圈、4小时高速圈基本形成;

  在河南,郑徐、郑万、郑阜、商合杭、太焦等高铁建成运营,米字形高铁网基本成形,郑州机场二期建成投用、三期北货运区开工建设,信阳明港机场建成通航,形成“一枢三支”格局……

  区域对内对外互联互通工程加快推进,基本形成连通主要城市产业集群(都市圈)的“三轴三走廊四通道”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交通短板加速补齐。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刘震华介绍,“十三五”以来,全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省级直接投入资金466亿元。贫困地区国家高速公路于2019年初全面建成通车,提前两年完成通车任务。贫困地区公路网络路况得到明显改善,全省所有县城实现通二级及以上公路。截至2020年5月,江西省贫困地区实现具备条件建制村全部通客车。

  交通基础设施综合效益不断释放。

  近年来,中部地区着力深化交通领域改革创新,释放出一系列政策红利。江西推进“进境与沿海同价到港、出境与沿海同价起运、通关与沿海同样效率”的三同改革试点,进一步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河南推进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在全国率先出台治超地方性法规,车辆超限率和安全事故率明显下降……

  “按照之前的业务流程,货物在进港后一般要等待一两天,经过理货、申报、验放等一系列手续后才能提货。”江西中外运报关行负责人尹霞表示,“得益于‘三同改革试点’,现在推行‘船边直提’监管模式,进口货物在运输途中可以提前完成所有通关程序,货物运抵码头后可以直接提离港区,省去中途环节,平均每个货柜可以节约成本300元”。

  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运输联席会、湘赣边区域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等一个个协作平台不断建立;《中部六省推进公路货物甩挂运输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中部六省道路货运信息共享合作协议》《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战略框架协议》等一个个协议接连签订……中部区域内特别是毗邻省份间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深化。

  中部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门户功能快速提升,郑州入选首批国家和地方共建枢纽示范城市,“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初步建成,中欧班列(郑州)获批建设中东部地区唯一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年开行超过1300班;郑州机场跻身全球货运机场50强,基本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武汉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长江航运中心地位显著提升,天河机场国际门户作用持续增强。合肥、太原、长沙、南昌等18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域辐射功能加快完善,各种运输方式间深化协调衔接,中转设施和集疏运网络进一步优化。

  融入双循环快车道

  位于湖北省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铁山区的天玑智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车间,一块块显示屏从流水线上组装、检验、包装,将通过大广、沪渝等多条高速公路运往各地。“疫情期间,显示器需求大增,企业出口产品从4款增加到14款。”天玑智谷董事长助理袁小亮向记者介绍。

  从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大广高速、武鄂高速一路向西,不到20分钟就能到达建设中的鄂州花湖机场,约40分钟可达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小时直达武汉中心城区。

  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四通八达的多式联运交通网,10年间,这座鄂东小城的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与武汉错位发展,聚势成峰:从投资33亿元的沪士电子落户,到成为全国最大的PCB(印刷线路板)产业聚集区之一;拥有PCB企业28家,PCB上下游企业76家……

  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变化,是中部地区交通区位提升助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得益于交通枢纽地位的进一步巩固,中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区域经济分工协作、加快内陆双向开放等方面不断提速,加速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

  前不久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上,中非双方不断传来签下先进工程机械订单的消息:中联重科获得3000万元人民币越野轮胎吊车订单,签约买家来自非洲南部,购买的产品包括40吨、110吨级别越野轮胎吊车产品;同日,山河智能与来自科特迪瓦和刚果(金)的代理商签约,出口20台总价超过2000万元的大型挖掘机和旋挖钻机……

  湖南与非洲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交通便利性不断提升,对非经贸合作客货运通道进一步拓展: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已经正式启运,此次新通道的建成启用,有效解决了对非物流时效低、成本高等问题。在传统江海航线继续发展同时,新开辟的湘粤非通道至东非基本港、西非基本港的全程运输时间分别缩短10天和9天……

  商务部发布的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吸收外资数据显示,中部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9%,东部、西部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9.8%、4.1%。

  不仅是对外贸易和吸收对外投资,在开展区域经济协作方面中部地区近年来呈现出许多新亮点。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江西,当地积极打造南接粤港澳大湾区、东联长三角、西通新亚欧大陆桥的经济走廊,形成与沿海发达地区的新型产业合作模式。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江西将电子信息产业作为着力打造的两个万亿级产业之一,大批量承接沿海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形成了整机+关键元器件+电子材料完整产业链,产业规模居全国第八、中部第一。在吉安,当地集聚了800多家企业,18个单项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行业前十,产品配套率达80%。

  靶向引进全球覆铜板、线路板行业两家巨头企业后,靠近广东的江西龙南市根据产业链图谱缺什么补什么,先后引进14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形成了从覆铜板、线路板、电子元器件到智能终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江西联茂电子公司项目负责人梁杰说:“在龙南,上下游企业就在我们周边,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

  中部速度未来可期

  多位受访专家指出,为拓展高质量发展的空间,中部地区应进一步强化区域内外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提升交通网络覆盖和服务能力,推进交通运输与国土空间、重点产业间的协同融合发展。从中部各地陆续公布的交通建设发展规划看,一幅内陆开放的新蓝图逐次展开。

  打造更细更密的交通网。

  河南省提出,构筑多向连通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京津冀—粤港澳主轴、大陆桥走廊、二湛通道等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设,提升京港澳、陆桥、济郑渝、太郑合等“米”字形通道,拓展完善二广、大广、晋豫鲁、沪陕等“井”字形通道,布局新增北沿黄和宁洛“人”字形通道,形成多向立体、内联外通的“米+井+人”10大综合运输通道,支撑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

  安徽省提出,着力打造“4轴5廊6通道”的安徽省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打造京港澳、武合宁、沿江、郑合杭4条交通主轴,加快建设沿淮、商阜景、连芜黄、宁洛、徽杭5条交通走廊,建设徐阜武、盐洛、合青、合西、合福、武黄6条交通通道,构筑安徽省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主动脉。

  推进交通运输与国土空间、重点产业的协同融合发展。湖南省提出,“十四五”期间,不断拓展长沙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加快形成省内1小时通航服务圈,基本建成长株潭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和各市州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不同运输方式有效衔接,二级及以上公路连通主要客货运枢纽,基本实现三级以上公路“乡乡通”,内河主要港口的枢纽性港区铁路专用线进港率达85%,综合交通总体运输效率有效提升。

  加快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化绿色化水平。山西、江西等地提出,加强5G、北斗导航、大数据、互联网、车联网等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强运输工具节能减排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强土地、岸线、空域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

  受访专家认为,随着一系列规划的落地实施,一个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慧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为中部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撑。(参与采写记者:苏晓洲 徐海波 胡锐 张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