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等级制源流

2021-11-29 14:59:57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48期

  

2020 年6 月19 日,美国各地民众举行“六月节”集会游行,抗议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等问题 克里斯· 迪尔茨摄/ 本刊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自1620年欧洲殖民船“五月花”号抵达北美大陆至今,白人种族优越论的幽灵,始终在那片土地上空游荡。它伴随着对印第安人的种族灭绝、对黑人的奴役与隔离、对华人的排斥、对拉美裔和犹太裔的打压与歧视,渐渐演变为强大的由种族主义、精英主义和新教伦理共同构建的隐秘等级制,深入美国社会的肌理,成为其社会生活中的常态。

  数百年来,美国社会一直被一条无形的“肤色界线”一分为二,据此区分优越与卑微、文明与落后。在形式上,它是多种族汇聚而成的移民国家;在实质上,却是少数白人群体掌控政治经济权力、无时无处不在维护其文化与价值观主导地位的国家。

  种族主义将美国的历史、民族意识、社会及法律等打上白人至上的烙印的同时,精英主义又以财富和特权为标尺,制造了基于阶级差异的等级制度。在这个典型的资本社会里,一系列制度设计都是保障白人精英阶层最先获益且获益最多,资本逐利导致富者愈富。相比之下,有色人种的基本人权和公民权被长期无视、压制,在卫生、司法、就业、住房、教育等领域均遭受歧视性对待,向上流动困难重重。

  更有一层,是基督教的新教伦理又对美国社会进行了无形的切割。新教追求宗教伦理与政治价值的一致性,把自己说成一种“民主的、共和的宗教”,贬斥其他宗教,划下了一条无形但强有力的我们与他者的界线。

  美国社会生活中持久而深重的不平等,源于种族主义、精英主义和新教伦理的塑造,构成了美国等级制的隐秘内核,这是当下美国政治撕裂、社会动荡的根源。

  当美国繁荣领先的时候,财富消弭了社会矛盾,但冷战胜利后推行的新自由主义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矛盾和贫富差距,“民主”制度和选举政治使不符合美国“主流价值”的少数族裔、穷人难有出头之日,“主流文化”要求有色人种克服其所谓“文化缺陷”接受“同化”……处于弱势地位、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少数族裔的愤怒不断累积,开始激烈抗议。

  另一方面,当失去财富后,一部分白人的地位也在变化。美国保守势力认为,随着少数族裔人口的增加,白人的工作被抢走了,财富流失了,主流地位将面临巨大挑战,面临“生存危机”。这是近年来美国国内民粹主义抬头的重要背景。

  美国文化中有强力改造这种内在排他性,以缓和社会矛盾的基因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