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姑娘把影子玩到了极致

2021-11-23 09:52:00 来源: 瞭望 2021年第47期

 

玩转光与影

泰山皮影演出时,表演者四肢五官加头脑一个都不闲着,一个人干着十个人的活,要想练好这“十不闲”的功夫,差不多需要20年时间

“如果是一个从几百年前活到了现在的人,你可能会忍不住想问他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皮影不就是这样的艺术吗?”

“传统手艺是上了年纪,但总有人正年轻。”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常清潭 康晋晖 实习生 韦梦想

  

  一场精彩的好戏正在上演:一个连蹦带跳的小妖在前面游走,猪八戒大吼一声挥舞着九齿钉钯追打上来,双方兵刃交接大战了好几个回合后,小妖渐渐招架不住。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猪八戒一个凌空翻转飞起一脚将小妖踢翻在地,然后用钉钯猛打过去,小妖被打得不得动弹……

  这段表演是泰山皮影戏《西游记》的精彩桥段,表演者朱玉馨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泰山皮影”第八代传承人。当传承的压力迎面而来,朱玉馨大胆地将互联网思维应用于传统皮影戏的创新中,让这门老手艺在新时代依然光彩照人。

  玩影子的艺术

  “三尺生绢做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灯光渐暗,一面白幕上,各色人物轮番登场,嬉戏打斗,全凭皮影戏表演者十指操控,妙趣横生。

  泰山皮影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与传统皮影戏不同,泰山皮影集说唱、表演、配奏于一体,对表演者的协调性要求极其严苛,素来有“七紧、八松、九消停”的说法。

  朱玉馨说,中国皮影的流派很多,大多流派的表演方式是多人合作,表演时一般需要8个表演者合作,但泰山皮影戏十分独特,一台戏最多需要两个人,一人伴奏,一人操纵影人表演和唱词,甚至一个人也能完成一场戏的演出。这是泰山皮影戏的独门技艺:十不闲。

  “演出时,表演者要做到脑中想着词儿,口中唱着曲儿,手里舞着人儿,脚下踩着槌儿,四肢五官加头脑一个都不闲着,一个人干着十个人的活。”朱玉馨说,泰山皮影这项绝活,没有秘诀,只有勤学苦练一条路,表演者要想练好“十不闲”的功夫,差不多需要20年时间。

  作为“泰山皮影”的第八代传承人,朱玉馨凭着一股较真的劲头,一学就是20多年。

  学习泰山皮影戏,朱玉馨不仅要学表演、唱曲,还要练乐器,连影人的制作技术也要学。影人的制作流程有11个步骤。其中雕刻是最困难的。因为手劲不够大,她常常累得手酸。为了打好表演基础,她小时候还学过快板。曾经力道控制不好,大板甩到胳膊上,整条胳膊都是青紫的。

  石敢当是泰山皮影中的经典人物。小时候,朱玉馨就被他的勇敢善良深深吸引。表演的时候,她经常在不知不觉中入戏,“仿佛是在跟朋友对话一样”。

  在皮影的陪伴下长大,朱玉馨觉得,皮影已经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传承皮影戏,不仅仅是因为热爱,也不是因为所谓的家族任务,只是因为我已经习惯了生活中有皮影戏。就像是吃饭睡觉一样,我无法想象有一天没有皮影戏会怎么样”。

泰山皮影第八代传承人朱玉馨在北京泰山皮影体验馆整理道具   康晋晖摄

  在守正中创新

  朱玉馨说,自从电视和网络出现后,皮影这种单薄的表演形式已经不足以吸引人们的眼球,面临着传承危机。

  朱玉馨从小就跟着作为泰山皮影第六代传承人的外公范正安学习皮影戏。对于她来说,外公不仅是师傅,更是长辈和亲人。随着外公的年纪越来越大,传承的压力就摆到了朱玉馨面前。“皮影是外公一生最看重的东西,我不想让外公失望。”她说。

  于是,她尝试将当下的互联网思维与传统泰山皮影结合起来。

  2015年,朱玉馨团队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斩获金奖。团队通过网络、微博、微信、APP等终端宣传泰山皮影,开发皮影舞等产业,对泰山皮影进行商业运营,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门艺术,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她还尝试将泰山皮影和泰山当地的旅游产业结合,作为当地的特色演出,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现在,朱玉馨将创新重点放到了皮影戏身上。她尝试将皮影戏故事制作成通俗易懂的绘本,开发IP,根据现代人的想法去改编剧本和配乐,让皮影戏的故事更加吸引人。她还尝试改造传统的泰山皮影戏演出方式,将Flash动画应用到演出中、屏幕一切换,一张新的布景就出现了,就不需要中断演出,人工更换布景了。

  朱玉馨的创新思路不仅赢得了观众的肯定,还让泰山皮影的传承获得了资金来源。“现在我们主要靠市场获得收入。”她说,“创新的同时,我们也在坚守。老的表演方式和剧目,我们一直都在学。传统其实才是最重要的。”

  朱玉馨的外公对她的做法一直都很支持。“外公也喜欢创新,在他的那个时代,那一辈皮影戏艺人也是不断学习,结合当时观众的口味去改变融合。任何艺术都要有生命力,不能一成不变。”朱玉馨说。

  总有人正年轻

  来到北京东城区前门大街的泰山皮影传习馆,大人小孩们的欢声笑语时不时地从里面传出来。每周,朱玉馨和家人们都会在这里演出。

  2009年,朱玉馨一家开了他们的第一家皮影剧场。第一场演出时,台下很火爆。也是从那时候开始,她觉得自己的身份发生了转变。“我不放假的时候,是个学生,放假的时候就是剧组的一名工作人员,不仅要上台表演、做主持,还要打扫卫生。”她说。

  “一到台上就很高兴。”每场演出,朱玉馨都会和观众互动,“我觉得我能把这样优秀的文化展示给观众,是一件自豪的事。观众对我的认可,也让我觉得做这件事很值。”

  演出结束后,朱玉馨会带着观众们到后台,让他们把影人拿在手里玩。外公告诉她,孩子小的时候摸一摸皮影,可能会记一辈子。“这也是我们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一个目的。”她说。

  朱玉馨觉得,泰山皮影是就是一种地方志,是泰山当地生活和历史变迁的见证,“如果是一个从几百年前活到了现在的人,你可能会忍不住想问他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皮影不就是这样的艺术吗?只不过,它不会说话而已”。

  “这样优秀的文化,我不希望它失传。我们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后继有人。”朱玉馨说,“做好泰山皮影的传承就是我的梦想,传统手艺是上了年纪。但总有人正年轻,皮影戏也总会以更年轻的方式存在。”